分享

教师重建 参加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式有感

 豫见物理 2021-11-19

2021年11月19日下午,焦作十一中全体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科技楼多媒体报告厅集中观看了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式,聆听了专家讲座,升华教育思想,涤荡教育心灵。

年会主题

会场主持 焦作十一中校长 王水利

校长王水利在开幕式开始前指出,新冠疫情的蔓延阻止了我们外出学习的脚步,我们囿于校园内太久了,需要推开一扇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天,我们这是通过云端来参加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式,在开幕式结束后,我们还要根据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具体活动安排,组织相应教师跟进参与后续的学习和培训,通过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让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与外面的世界保持同频共振。

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开场报告主讲人 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李斌

教师重建的两个比喻

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李斌指出,区域教育生态、学校组织行为对教师生长环境的设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时候,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好的人才不是靠培养得来的,而是给他们“合适的土壤”,他们自己自发地长出来的。

而适合教师发展的“土壤”被学校的文化机制、组织结构、空间环境、资源状况、工具基础、技术准备、工作与学习关系、课程与学习方式、评价与激励制度等一系列的要素影响着,“土壤”的成分基本可以由学校的组织行为来决定,它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师的发展空间与成长速度。

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李斌把教师的内在素养与认知结构比作“种子”,比如职业动机、生涯目标、知识积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周边关系、认知逻辑等,这些学校可以影响和引导,却无法决定。“土壤”和“种子”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师重建的两个拷问

我们会留什么样的下一代给未来?

我们能留什么样的自己给下一代!

我们作为教师,一边在创造美好的世界,一边在世界万象中迷失,一边在心灵内外去寻找,一边不断地进行身心重建。

我们正处于一场时不我待的社会变革和教育转型中,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把迎面相遇的一切变成顺势而为的自我重建和教育契机。

教师重建的七个方面

教师创建1

教师创建2

教师创建3

教师创建4

教师创建5

教师创建6

教师创建7

教师重建的三个支点

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李斌指出,学校如果要真正地支持每一位老师,需要选准如下三个支点:

第一个支点是学校回到教育的本来,教师才能朝向儿童的未来。

第二个支点是学校行为的根本意义,不是培养、引进甚至留住名师,而是让土壤变得适合每一位教师生长,让每一位生长着的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第三个支点是在学校教育生态中,校长是学校生态系统的编程大师,老师是学习生态系统的编程大师,父母是成长生态系统的编程大师;所有人都首先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展开编程,校长越是成功编程,老师和家长就越能成功编程,就越能在深度的教育行为中连接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