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起源于中国道家文化,它与来自印度的冥想有一定相似之处,都被赋予了很多“功效”,例如治疗、修仙甚至是和延寿,如今看来这当然是极不科学的,但科学家们也确实从古老的东方智慧中获得了灵感。 例如辟谷中的“限制饮食”就可能促进人的寿命,并拿出了一些权威的科学研究。 一、权威研究:夜间间歇性饮食,或延寿18%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马特·乌格莱特(Matt Ulgherait)教授团队,9月在《Nature》(《自然》杂志)上刊文,研究指出,间歇性禁食或能从微观层面对抗细胞的衰老,并在实验中提出了寿命拉长和健康改善的关键之处。 科学家以果蝇作为本次实验主体,因为果蝇与人类的生物钟具有一定相似性,该实验将持续40天,果蝇也被分为4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 第一组果蝇被设置为对照组,可24小时全天随意进食。 第二组果蝇实行对半进食模式,白天的12小时可随意进食,晚上的12小时则禁食。 第三组果蝇则是饥一天饱一天模式,即首日全天禁食,次日敞开肚子随便吃。 第四组果蝇是本次研究的重点,采用了严格间歇性禁食模式,首日只有中午的4小时可以进食,其余20小时保持禁食状态,直至第二日方可恢复正常饮食。 历时40天的实验结束后,科学家对比实验结果发现,与其他3组相比较,只有第4组果蝇的寿命获得了显著延长,其中雄性平均延长了13%,雌性平均延长了18%,此外他们的肌肉以及肠道的老化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简而言之,间歇性禁食尤其是过午不食,大概率能够让你的健康期延长。 二、禁食促长寿,关键或在细胞自噬 但如果把间歇性禁食直接等同于寿命延长,是不准确的。一般科学观点认为,“吃得多”“吃宵夜”会短寿的原因可能在于过饱容易使脾胃负担过重,引起肠胃炎、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此外过度饮食还会导致肥胖,提升心血管症疾发生概率,缩短寿命。 而从微观层面出发,科学家认为间歇性饮食的寿延效果与一种名为“细胞自噬”的反应有很大关系。复旦大学科普团队“时光派”指出:所谓的自噬反应,其实就是细胞开启的自我清理过程,健康细胞会将受损、老化细胞清除。 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自噬反应关键机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今它是重要的衰老延缓途径之一。 如何激活细胞自噬,保持寿长?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新柯莱在实验中发现,补充一种名为β烟先胺的小分子可激活SIRT1(长寿蛋白家族成员之一)蛋白的活性,进而促进AMPK通路,而促进AMPK通路正是诱导自噬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β烟先胺小分子普遍存在于绿色蔬菜中,例如每100g西兰花中就蕴含了0.25~1.12mg、每100g番茄也含有约1mg,不少营养学家提倡食用绿色蔬菜或就与此有关。 不过相较于人体的庞大需求,从食物中获取显然是杯水车薪,生物医药企Bioagen以此分子为核心,复配落地出“派洛维”补剂,1颗便相当于凝练数十上百公斤蔬菜。 近年来,随着国内老龄化加剧,上述补剂“派洛维”也悄然走俏于京东等消费渠道,一二线城市高龄人士颇为倚仗此类科研成果对抗缞老,据传香港首富李嘉城九旬高龄依旧精神矍铄,也与服用此类物质不无关系。 三、百岁人生,你准备好了吗? 人类从不缺向上天多借几年阳寿的勇气,但截至当前,就算是最前沿的科学家也不敢说自己攻克了衰老。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表示,人能活到多少岁,主要是取决于我们的免疫系统,而我们的免疫系统从来没为活到100岁做好准备。 所幸的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很严峻,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也正不断加码,各路资本抢滩登陆,除间歇性饮食外,“派洛维”类科研成果落地京东热度居高不下,更被证券公司预测具备千亿级潜力,因此在寿长这件事上我们也不应过分悲观。 哈佛传奇教授、《lifespan》(《寿命》)作者新柯莱曾乐观表示:“变老不是人们的唯一宿命,我们很可能在本世纪迎来寿命飞跃,正式进入百岁时代”。面对即将到来的百岁人生,我们可以多一份乐观与豁达.... .孟.大.夫.健.康.之.家.百.家.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