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了……(二) 三 常常觉得他的性格难以界定,你说他内向吧,在家里是过于活跃好动,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插手,甚至桀骜不驯,野马一般。你说他活泼吧,在学校里却表现得畏首畏尾,容易紧张,过于拘谨,并且从不主动参与活动。 每个学期期末,老师的评语里都是建议他多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能够活泼一些。 在家里,我经常鼓励他大胆在人前表现,得到的常是他的一句口头禅:“我才不呢,爱怎么怎么。” 我就奇怪小小的他咋那么佛性,不随他娘小时候,虽然性格内向,但却是那么虚荣,特爱表现自己。 五年级了,我才觉得我一直没有看懂他的内心。 这学期,班里要举行讲民间故事比赛,第一次看到他那么在乎,充分地做备战。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会讲给我听。开始即使面对我,也会紧张,总是卡壳。一个星期下来,已经练得非常熟练了,倒背如流的样子。 看样子这次他会主动参加的,故事比赛开始了,他仍没有报名。回来我问他,为什么不报名锻炼自己?他说,也希望能参加,但是不想自己报名。 想参加就报名啊,你已经练得很熟练了!我说,无论讲得怎么样,能积极地去展示、锻炼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他终于答应了第二天就报名。 不由反思起对他的教育。从小在家里,他就是大闹天宫无所畏惧的孙猴子,对于他的成长,脆弱的妈妈一直怀着忐忑的心理,惧怕一个性格刚烈的男孩子可怕的青春期,怕到时候会管不了他,所以从小对他的压制就比较多。 是因为我们压制的教育方式,还是因为基因的遗传?或者是性格上本来就有双重性?为什么在外面他总是那么怵头,不敢大大方方表达自己? 总之,这就是一个特别的他。 鉴于他的性格,所以我对徐老师说如果他不好意思报名,请提醒他。 比赛结束后,他很激动、很有成就感的样子。我问他讲故事有没有紧张,顺利吧?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为什么别的同学卡壳了又会想起来,而我却就是怎么也接不上了?” “因为你比别人锻炼得少呀。后来呢?” “后来老师让我下去拿书看看,我才记起来,又接下去讲完了。” 孩子的积极性是需要保护的,遇到了一个懂得孩子的好老师,是幸运的。 对于从来都对一切漫不经心的他而言,能够关注参与,这就是大大的进步了。我慷慨地表示要重重奖励他。 他对物质从来没有要求,想不出要什么。最后,买了一支新钢笔,也便感到了心满意足。 四 每个孩子内心里都会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宇宙,表面的那种无所谓态度可能会是假象。 那个上午放学接到他,他非常兴奋:“妈妈,我让老师选上了!” 选上了什么?原来学校公开课,每次都会在班里选几个同学去大礼堂听课。一直到五年级,这是他第一次被选上。 他是那么有成就感的样子,喋喋不休地一路向我叙述被选上的经过,最后庆幸地说:“哎呀,幸亏体育课我回教室早,被那个老师发现了,不然又会选不上我了。” 然后,他又说了和他同去的是谁谁,提到的都是班里成绩好的学生。看得出来,他很高兴与他们同伍。 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我才知道,其实他并不是对什么都不在乎,只是对于自己达不到的高度,他不够自信,如此就做出无所谓的态度。 因为他在课堂上不够活跃,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当然不会被选上参加公开课的听课。 “妈妈,你知道以前我都是成功地被老师选上干什么吗?我都是负责搬桌子的!”他似乎是在自嘲。 “哈哈,那是因为你是个很有力气的男子汉!”我肯定了他。 五年级的他,身高与体重都在飙升,抱三十斤的水桶上四楼嗖嗖的,已经是个强壮有力气的小男子汉了。 向来他喜欢干出力气的事,不喜欢写字。出去窜一天都不叫苦,坐下来写几个字就喊累。 下午接到他,却换了一副很惋惜的表情:“唉!好容易被选上的,到了大礼堂,老师却说少了一个座位,又让我和另一个同学先回去了。” 看着他失落的样子,我鼓励说:“你以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老师就会选你了。你如果从来一言不发,老师怎么知道你其实也会?” 意外地,他没有甩出那句口头禅:“我才不呢!爱怎么怎么!”! 他第一次以诚恳的态度答应着:“嗯,我当然知道!” 看着他,我不由想到一个故事—— 那只玻璃杯里的跳蚤,只因玻璃杯上加了一个透明的盖子,跳蚤经过多次跳跃,都会被挡回来,于是慢慢地,它会认为自己只能达到这个高度,等到实验者拿走玻璃杯上的盖子后,他们发现,这只跳蚤已经再也跳不出来了。 这就是心理高度的自我设限,他习惯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所以从不会想到突破自己,其实我对他的认知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也许一个小小的契机,会让孩子变得自信,改变自我认知,得到成长的突破。 五年级了,第一次发现他对事有了积极的态度,即使不够优秀,我也应该欣慰。蜕变是很难的,是点点滴滴成长的积累,也应该是自发的力量。 五 又闻到了疫情硝烟的味道,使得这学期的期末考试提前了。不知道来自谁的创意,吃油条鸡蛋,是为考前仪式感。 早餐的桌前,他把油条与鸡蛋摆成一百分的形状,说这样即使吃不上另一个鸡蛋,也代表能考一百分了。 五年级的他,对于分数,再也不是那个漫不经心、一贯淡定的他了。 能不在乎吗?大人的表现使得他认为,分数似乎是评判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条件了。在他进入校园以后,我们或喜或忧好像大多都是因为分数。分数似乎成为我们是否为他骄傲的唯一理由了。分数,代表他成长中的底气。 我告诉他,考前怎么紧张都没有用,因为通过分数看到的是平时努力不努力的结果,靠的是那一点一滴的积累。 只有他真正懂得这一点,并且为之有了自律的能力,才会有蜕变的内驱力。 想起不久前,滑冰场上,刚刚学会滑冰的他,就要尝试冲下滑道。看着漫长的陡坡,我一遍遍对他说,我可不能陪你,你自己行吗?敢吗? 其实我是在问自己的心,习惯了一直牵着他的手慢慢行走,你敢放他自己冲下去吗? 他用一句话说服了我:“哎呀妈妈,你不让我试试,怎么知道我行不行?” 看着他一个人迅速地冲下去,越来越快,越来越远,最后在冰天雪地中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 又一次体会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父母的一次目送。你终得放手让他自己尝试,获得成长的勇气与力量。 徐徐上升的电梯上,终于,我看到了他那自豪的笑脸,像是出征归来。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内心涌动着骄傲的暖流。 一个小小男子汉的渐渐成长,对生活有积极的姿态,这就应该是母亲为之骄傲的理由。不应该让他认为分数是我爱他的标尺,我应该时时提醒自己。 |
|
来自: 新用户3601tvj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