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森林昆虫识别与防治歌诀:吹绵蚧壳虫(吹绵蚧、绵团蚧、棉籽蚧、白条蚧)

 dzcha 2021-11-19

吹绵蚧壳虫Icerya purchaseMaskell

(若虫)

吹绵蚧壳虫,若虫是橘红,身体椭圆形,躲在蜡囊中,囊白如米粒,背部向上隆,腹面则平坦,平时懒得动。

防治吹绵蚧,这里作简介:苗木严检疫,虫从源头戒。加强土肥水,树壮虫拒绝。结合枝修剪,除去虫枝叶;通风又透光,卵虫难藏掖。少量发生时,可把卵囊捏;刷除雌成虫,可用刷或镊。引放瓢虫类,捕食最直接。肥皂洗衣粉,香烟浸出液;喷雾杀若虫,简单可自学。早春发芽前,若虫把冬越;喷洒石硫剂,铲除要坚决。初孵若虫期,喷药来消灭;每隔两周内,再喷莫要歇,连喷三四次,蚧虫可消灭。

聚集在柑橘枝条上的吹绵蚧若虫蜡囊

别把蜡囊当成了它的真身

吹绵蚧属于半翅目同翅亚目硕蚧科吹绵蚧属昆虫,其雌成虫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桔红色或暗红色。体表面生有黑色短毛,背面被有白色蜡粉并向上隆起,而以背中央向上隆起较高,腹面则平坦。眼发达,具硬化的眼座,黑褐色。触角黑褐色,位于虫体腹面头前端两侧,触角11节,第1节宽大,第2和第3节粗长,从第4节开始直至第11节皆呈念珠状,每节生有若干细毛,但第11节较长,其上细毛也较多。足3对较强劲,黑色胫节稍有弯曲,瓜具二根细毛状爪冠毛,较短。腹气门二对,腹裂.三个。虫体上的刺毛呈毛状,沿虫体边缘形成明显的毛群。雌成虫初无卵囊,发育到产卵期则渐渐生出白色半卵形或长形的隆起之卵囊,很突出,不分裂是一整体,但有明显的纵行沟纹约l5条,卵囊与虫体腹部约为45°角向后伸出

常见于柑橘、橙、枇杷、山茶、樟树上吸食汁液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昆虫(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35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