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年战争:城头变幻大王旗

 修远兮 2021-11-19


宗教改革开始后,德国北方几乎所有诸侯都成了路德派,建立起自己的教会组织。

改宗后诸侯好处多多,自己成为本邦国教会首脑,可以不再向罗马纳税,顺势还可以夺取教产。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德意志诸侯为自己的利益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在1530年召开的帝国议会上,路德派正式将其系统主张提交皇帝。

皇帝希望新教诸侯同他一道参加基督圣体节游行,遭到了拒绝。

勃兰登堡侯爵站起来说:“我宁愿跪在陛下面前并砍下我的脑袋,也绝不违抗上帝和上帝的福音。”

他居然真的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吓得皇帝连说“不要砍脑袋,不要砍脑袋”。

同年,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在萨克森的施马卡尔登结盟。

经过长期斗争,路德宗诸侯取得了合法地位。

1555年,皇帝查理五世公布《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了“教随邦定”原则,各邦诸侯有权决定本国和臣民的宗教信仰。

在谁的国家,信谁的宗教。

路德宗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正式承认。

路德本人此前于1546年去世,葬在他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的那个威滕伯格教堂。


他去世不到十年,路德宗就取得了和天主教在帝国内的平等地位,想必可以含笑九泉了。

然而,“教随邦定”原则确定后,新旧教之争远没有就此结束。

相反,邦国利益和地缘政治的矛盾开始披上宗教外衣。

双方都在持续扩充地盘和势力。

1608年,新教诸侯组建了军事联盟组织“新教联盟”。

天主教一方也组建了“天主教同盟”。

前者得到英国、法国、俄国、瑞典的支持,后者则有哈布斯堡皇帝、教皇和西班牙撑腰。

德国正式分裂为两大宗教政治集团,一场欧洲范围的“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这就是著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捷克人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成为战争导火线。

捷克在1526年失去独立,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十七世纪初,信仰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试图在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

新教首领被投入监狱,教堂被拆毁,布拉格市长下达严令,禁止新教徒举行集会。

布拉格群众愤怒了。

1618年5月,布拉格新教徒举行起义,新教贵族冲进城堡,将两名帝国官员扔出了14米高的窗户。

这就是著名的“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

那两个倒霉蛋被从五层楼的高度丢下,竟然都保住了性命,天主教徒宣传说他们得到了圣母的庇佑。

不过据好事者考证,实情是他们掉到了城堡壕沟的一堆大粪上。

把帝国官员丢出去以后,捷克成立了临时政府,宣布脱离哈布斯堡的统治。

捷克人清楚要和皇帝做对必须要有强硬的靠山。

新教联盟首领、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五世被他们钦定为捷克国王,高高兴兴地上任了,浑然不知此乃惹祸上身。

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因而得名捷克-普法尔茨阶段。

恰在此时,原来奥地利指定的捷克国王斐迪南,被推举为新皇帝,称斐迪南二世。

皇帝陛下眼看自家领地失守,非常愤怒。

他派遣名将蒂利率领天主教同盟军队进攻捷克。

新教这边反而出于国家统一的观念,没有坚定地支持捷克。

1620年11月,捷克军在布拉格城下的“白山战役”中战败。

天主教军队占领布拉格,大肆屠杀新教贵族。

捷克沦为奥地利的一个省份。

弗里德里希五世的普法尔茨选侯资格被剥夺,只好带领家族逃亡海牙。

如果战争就此结束,史书上估计只会把它当作捷克一次失败的反抗。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1625年,丹麦、英国与荷兰结盟反对哈布斯堡,并得到法国、瑞典和德意志新教诸侯支持。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借口支援德国新教徒,率领六万大军杀入德意志。

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丹麦阶段。

从这一时期开始,三十年战争由德意志内战演变为国际战争。

丹麦军队初期进展顺利,占领了下萨克森。

这时,烦恼中的皇帝斐迪南二世收到一封自荐信。

写信人是个波希米亚小贵族,信里表示他不求名利,愿为皇帝效犬马之劳。

他就是“三十年战争”名人阿尔布雷希特·瓦伦斯坦。

瓦伦斯坦出身波希米亚贫穷贵族家庭,早年上大学攻读神学,结果因为打架被开除。

通过改信天主教、靠拢耶稣会、迎娶有钱的寡妇、卖军火等一系列手段,瓦伦斯坦在40岁时成为波希米亚最富裕的地主。

上书御前时他已经42岁。

皇帝把他召到维也纳,要求他组建一支两万人的军队。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就该知难而退了。

但瓦伦斯坦绝不是一般人,他回答说:“陛下,两万人还不够,应该达到五万人。”

他还承诺了至关重要的两点:几个月之内军队组建完毕,不动用国库资金。

瓦伦斯坦唯一的要求就是保证自己拥有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权。

皇帝大喜过望,任命他为弗里德兰公爵、神圣罗马帝国全军统帅。

瓦伦斯坦不是说空话的骗子,他很快组建起一支大军,还真没花国库的钱。

秘诀就一条——以战养战。

和平时期瓦伦斯坦向地方大肆摊派军饷,战时就纵兵抢劫补充军饷。

瓦伦斯坦靠这种方式维持军队的日常运作。

他的卫队比皇帝还风光,装备有1000匹战马和46辆战车,士兵衣服上绣金线,长矛尖上镀银。

瓦伦斯坦的部队能抢劫也能打仗。

1626年,瓦伦斯坦打败了丹麦军队,进而把新教势力赶出波罗的海沿岸。

1629年,丹麦被迫签订和约保证不再干涉德国事务,并退出所占土地。

皇帝决心让德国重新天主教化。

这年3月,他颁布《恢复教产敕令》,下令新教没收的财产一律返还天主教会。

于是利益受损的新教诸侯又引来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

这位国王信仰新教,能力出众,将瑞典打造成北方强国,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他也梦想有主宰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天。

1630年7月,古斯塔夫二世在奥得河口登陆,很快得到勃兰登堡、萨克森等邦配合。

战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开始了。

此时,皇帝收回了瓦伦斯坦的指挥权。

接掌帝国军的蒂利将军屡战屡败。

1631年,瑞典军深入德意志西南,次年又打进巴伐利亚,先后占领法兰克福、纽伦堡、慕尼黑等重要城市。

蒂利也在一次战役中被炮弹炸死。

无奈之下,斐迪南二世再次请瓦伦斯坦出山。

这回瓦伦斯坦争取到几乎绝对自由的指挥大权,不受任何监视,甚至可以同外国谈判,作为全权代表签署和约。

他很快组织了七万人的大军,并购买了80门大炮,准备与古斯塔夫二世一决雌雄。

1632年11月,三十年战争中的两位“明星”在莱比锡和纽伦堡之间的吕岑展开决战。

瓦伦斯坦身披猩红大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但是,瑞典军是根据义务兵役制征召的农民子弟组成,战斗意志胜于德方的雇佣兵。

瑞典一方在数量上也占有优势。

结果瓦伦斯坦军损失了六千人,在援军和夜幕掩护下撤退到莱比锡。

而瑞典也损失了四千人,更要命的是,古斯塔夫二世在混战中被一颗子弹击中后背,落马死亡,尸体还被敌军抢去了。

然而,瑞典国王的宿敌也没能活多久,瓦伦斯坦现在已有功高震主之嫌。

法国首相黎塞留甚至写来密信,提议他配合法国对德国的进攻,答应事成之后让瓦伦斯坦当波希米亚国王。

瓦伦斯坦没有同意,而是同黎塞留虚与委蛇,但他们的定期通信引起了皇帝的警觉。

皇帝在各种密报和谣言影响下,决心除掉瓦伦斯坦。

1634年1月底,皇帝免去瓦伦斯坦的职务,将军权交给皇太子。

瓦伦斯坦部下的一些军队发起暴动,拥戴他为波希米亚国王。

尽管瓦伦斯坦没有公开支持这些下属,但这事本身已证明他具有谋反的实力。

不久,瓦伦斯坦在流亡中被刺死。

德国文豪席勒在历史剧《瓦伦斯坦》中将他描绘为具有统一理想、忧国忧民的伟大人物,有些不符合实际。

但这位出身波希米亚小贵族的帝国军统帅,的确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段传奇。

传说结束了,战争还在继续。

1634年下半年,瑞典军战败退往莱茵河西岸,帝国军再次进占南德。

然而,1635年,法国向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宣战,斐迪南二世只好出兵救援。

“三十年战争”进入最后的法国-瑞典阶段。

此时战场已经遍及欧洲,意大利、尼德兰、德意志到处燃起熊熊战火。

德意志诸侯在长期战事中精疲力竭。

1648年,各方终于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宣告战争结束。

法国获利最多,取得了阿尔萨斯地区,把疆界东推到莱茵河。

荷兰与瑞士的独立得到承认,瑞典也获得不少实惠。

最倒霉的还是德意志。

经过此战,神圣罗马帝国受到致命打击,它无法像同时期的法国一样,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打造强盛国家。

德意志在政治上进一步分裂,全境共有三百多个独立邦国,神圣罗马帝国完全“碎片化”,号称一年有多少天,就有多少个小邦。

此外,三十年战争把德意志当作主战场,各国军队大肆抢掠、屠杀,本国军队也是瓦伦斯坦这种以战养战的类型。

德意志人民受尽了苦难,仅人口就损失了三分之一,从二千一百万下降到一千三百五十万。

除了直接死于战场的33万人,大部分人死于战争引起的饥饿和瘟疫。

烧、杀、抢、掠成为常态,三百多座城市和两千多个村庄被毁,大片田园变成荒地,德意志许多地方呈现出一片凋敝景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