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鲁士崛起:德意志统一的曙光

 修远兮 2021-11-19



三十年战争几乎毁灭了德意志。

但就像凤凰涅槃一样,德意志东北部的重要邦国普鲁士在混乱中崛起。

它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日后一统德国奠定了基础。

普鲁士人本是“蛮族”的一支,居住在维斯瓦河与涅曼河之间的地区。

十三世纪时,德意志骑士团征服了这一带,大量移民使得该地区德意志化。

后来因为打了败仗,骑士团把该地西部割让给波兰且向波兰臣服。

1511年,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莱希特被推举为骑士团团长。

阿尔布莱希特趁着宗教改革的东风宣布改信路德宗,并把骑士团的教会地产世俗化,东普鲁士也成了他们家族的世袭领地——普鲁士公国。

可见宗教改革打造了不少既得利益群体,日后登基称帝的霍亨索伦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霍亨索伦家族自1415年起担任勃兰登堡选侯。

十七世纪时,该家族将两个邦国合二为一,形成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还运用手段摆脱了波兰的宗主权。

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就此成了日后普鲁士国家的龙兴之地。

1650年,公国首府由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迁至勃兰登堡的柏林。

此时三十年战争刚刚结束,勃兰登堡曾经是双方拉锯的战场,人口一度减少三分之二。

但是,该邦国地理位置优越,控制着易北河与奥得河,这两条河流都是德意志重要的贸易通道。

作为新教邦国,公国还接纳了不少宗教难民。

在其境内避难的法国胡格诺派新教徒就多达两万余人。

这些人大多有资金、有技术,开办了好些手工工场,以至于柏林形成了繁华的“法国人区”。

随着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勃兰登堡经济逐步恢复。

三十年内,邦国的财政收入增长七倍之多。

进入十八世纪后,普鲁士在历史舞台上更加活跃了。

勃兰登堡选侯弗里德里希三世向皇帝出租军队,换来一个“普鲁士的国王”头衔。

1701年1月18日,他在柯尼斯堡举行隆重的加冕仪式,成为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

弗里德里希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对普鲁士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位国王过着斯巴达式的节俭生活。

他把王宫的奢侈品全部拍卖掉,自己用着木头桌子和小板凳,抽着陶土制的烟斗(这个似乎在今天反而是奢侈品)。

国王省下的钱都去了哪里呢?

答案是军队。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号称“军人国王”。

普鲁士军队原有三万八千人,他把数字颠倒了一下,变成八万三千人。

当时普鲁士在欧陆诸国中国土面积排第十,人口排第十三,可军队数量却能排第三。

他的士兵来源于普鲁士境内各个征兵区,军官则主要是容克地主。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容克。

作为普鲁士国家的支柱力量,容克(Junker)在普鲁士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单词原意为地主之子或年轻贵族,泛指德意志东部的地主阶级。

容克地主的特点是与军事活动关系密切。

普鲁士的容克贵族子弟被要求参加军校,毕业后加入军官团。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方针是重用军官。

普鲁士军官享有特殊地位,他们身着华丽的制服,佩挂肩章,有权直接上书国王。

国王则定期同高级军官商讨军务。

因此,容克贵族尚武,形成了一个忠于国王的普鲁士军官团。

“只有上帝和普鲁士国王才是他们的主人”。

容克军官长期保持着高傲的贵族派头,甚至有种说法:“普鲁士贵族永远不能步行!”

1760年的一次战役中,一位将军的坐骑被打死,他本人又因为受伤不能骑马,于是就坐在一门炮上让士兵把他拖到前线。

容克阶层对普鲁士和德国的政治军事都有着重大影响。

容克传统带领德国走向统一与扩张,也推动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另一重大贡献是组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官僚制度。

他设计了一套高效的行政机构,包括中央各部和地方省、县等基层行政机构。

国王要求他的官员服从、尽职、勤政、节俭。他自己以身作则,每天从早上七点开始办公,一天工作12个小时。

不过,官僚系统的发达也养成了德国人拘泥形式的弱点。

传说德国军官甚至会认真辩论将行军速度由每分钟75步提升到76步的利弊。

历代普鲁士君主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普鲁士的霸业添砖加瓦。

看似不起眼的长期积淀,终于在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下一代结成硕果。

他的儿子,鼎鼎有名的弗里德里希大王,即将继承父亲的财富与战士,带领普鲁士走向巅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