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学习——要善于做笔记 又到了周末,我本来不打算在周末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但这个周末我还是给他们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让他们在课本上做第九课与第十一课的笔记。第十课的笔记,我曾在周三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布置过了。 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孩子,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善于做笔记,尤其是做课堂笔记。上个学期的时候,我曾利用课余时间翻过一些孩子的课本。除了几个孩子做得认真详细外,其他的基本是空白一片。或许,这一切又情有可原,毕竟三年级的孩子还小,那书写方面,还要专注于工整规范上面,而不是书写速度上面。要孩子们做好课堂,挺为难他们的。老师要兼顾课堂进度,不可能讲一下,或在黑板上抄就停下来,等孩子们抄完。若是这样,几节课下来,估计也难完成一个课时。我曾做过这样的事,太费时间,后来就不敢了。班上,大多数的孩子抄写速度还是非常慢的,而且,单靠我用嘴说,不抄在黑板上,大多数的孩子也做不出笔记来。我抄,再到他们抄,也会花费很多时间。 现在,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把课堂从教室里移到了网上。很多老师上网课的形式都是通过微信上传学习视频,并在微信里交流,比在教室里的课堂形式灵活了一些,可以暂停,可以回放。基于这一点,给孩子们上网课时我才经常强调要孩子们学会适当暂停,做好课堂笔记。上段时间家访的时候,我也特意翻了一下孩子们的课本,大多数的孩子几乎是没有做笔记的,跟上个学期一样。难道这跟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关?细想,这方面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老师与家长没有引导好。为引起孩子们的重视,于是这个星期,我就把孩子做笔记这方面作为学习任务来抓,它与作业的地位是一样的。 因为要兼顾其他形式的学习任务,这个星期里,我布置了两次做笔记这样形式的学习任务。从这类任务的检查来看,孩子们完成得也不怎么好。当然,这里不排除有少数同学还是很认真去做的,而且也做得很好。先看一下他们的完成率,星期三布置的那一次,有25个孩子上交了,但是其中有一个孩子纯粹是滥竽充数,随便抄了点生字词就交上来了,只能算24人上率了,完成率是44.44%,算很低的完成率了。而这个周末布置做笔记的任务,到目前为止,才上交了12份。当然,这次任务,份量是加倍的,是两篇课文的笔记。如果那些孩子上网课时都及时去做了,那直接上交就可以了。然而,对于那些没有上网课的孩子,则需要很认真地回看那两篇课文的学习视频了,需要认真回看五、六个学习视频,加上去做课堂笔记,也是很需要时间的。从这上次率来看,估计很多孩子都不愿意认真去回看了。那12份作业,我还没有去批改,但去翻看了一下,大多数孩子写得还是比较随意简单的。 三年级的孩子应该要学会去做笔记,在教室里的课堂上,善于抓取课堂上关键的知识,先简单的记,然后在课后再去详细的补充,如果笔记中能带上孩子们自己的独立思考那就更好了。 要求孩子们做笔记,自然是对他们的学习有好处的。我个人觉得,孩子们做笔记,有利于他们抓取课文中的关键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知识,有基础性、片段性的输入,也有整体性、理解性的输入。做笔记,两者兼有。比如说,对生字的拼音、组词等相关的笔记,这些是基础性、片段性的输入。对段落的概括,对中心思想的定义等相关的笔记,这些是整体性、理解性的输入。两方面都做好了,孩子们才能真正好语文来。 这笔记绝对不能太狭隘。现在,我们大部分的孩子做的笔记都很狭隘的,仅仅局限于抄,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解与思考,甚至对整体性、理解性的输入还追求什么唯一的标准的答案。什么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呢?那就是老师说的,与参考书上提供的。孩子们对这些答案有太强的依赖性,以致于他们懒于思考了。所以,希望孩子们做整体性、理解性的笔记的时候,要勇于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太过于迷信老师说,参考书提供的答案。 这是莎士比亚说:“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意思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允许我们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与感悟,做笔记也是如此。你们说呢? 2020年4月12日星期日上午 相关阅读 11.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朗诵比赛,还没进入紧张的准备状态 31.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孩子在家里学习,更需要家长的引导、监督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一片荒草照野园 微信号 : mozuning804 就这样默默地写着自己的心灵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