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看我2006年的一本笔记

 一片荒草照野园 2021-11-19

回看我2006年的一本笔记

      今天的天气较冷,一走到生活阳台上,我便被冷冷的北风吹到浑身不适,——赶紧缩了进来,关紧了推拉门。这南方也终于入了冬?

      最近,我想写点回忆方面的东西,却常常苦于脑海的迷茫,回忆不到可以写又值得写的东西。这周末,在县城的房子里,我可以翻翻以前写的笔记、日记了。我最早的笔记、日记可以延伸到我念初中的时候。除了高中的笔记,日记在火中化成灰烬之外,大学的还在,曾经在佛山顺德打工的还在,来这里教书的,也都在。

      在我写的诸多文字里,除了那篇《小屋回忆》外,关于高中的文字,我写得很少。

       今天早上,趁两个孩子还没有睡醒,我坐在书房里,把藏在书柜里的一叠笔记日记拿出来。我想翻看一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可以写又值得写的回忆。这早上,我翻看的是一本教学手册,上面备注着“杂记,课堂随笔,文学,2006”,这意味着这里写的东西有点杂乱,偏于文学方面的。

       我从后面翻起,先看到一些写作的感想,或构思,有《小说<小店>》,《小说<孩子>》,《散文<秋夜>》,《小说<爱>》,《诗歌<灵感>》,写的内容都不长,两三百字,最多的也只有五百来字吧。现在再去读一下,那些文字的酝酿过程仿佛在我的脑海里又活了过来。如在《小说<爱>》里写道:“这篇小说是我先写好了,然后再定名字(题目)。这名也不容易起,我想了很久,直到没撤了,才扔下这个名字来。起初,我一点不喜欢这个名,觉得它跟小说的内容毫无关联。后来,过了很久,我再回看这小说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名字很贴切。小说的内容虽然没有华丽、浪漫和激动,但那平淡的生活场景中却处处溢着爱。这种爱,无比真实。同样,刚写好这小说的时候,我也不喜欢它的内容,觉得它的内容没有起伏,没有扣人心弦的环节,——也是过了很久很久,经历了很多事了,再去回看的时候,那简单平淡的生活场景使我感动。这是一篇多好的小说呀,'伴’陪着'我’平凡地走过每一天,不需要华丽,浪漫和激动。彼此偎依着,爱着,对那段人生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爱。”在这篇文字的后面,还有我写篇小说的缘由:“我写这个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爱一个人。那是大学二年级……于是,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幻想'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样子。”最后写道:“我的人生很多时候是孤独的,又甘愿孤独着。”

      其次,是一些课堂的记录。第三十一堂课至第五十堂课的简单记录都在这笔记本上,前面的三十堂课的课堂记录却不知道写在哪里去了。我看里面的内容,应该算是当天的课堂记录,量词方面应该改用“天”或“次”,题目也要稍改一下,如“第四十五堂课”改为“第四十五次课堂记录”。这些2006年的课堂记录,离今天已经有十五年了,时间跨度比较长,里面的情形我基本想不起来了,但里面的提到的一些的学生我还大概记得,如罗文夫,练伟平,张向晃,胡惠珍,黄顺林,黄文标等。看那些简单的课堂纪录,我便知道了那是我教的第二届学生,初一的三个班。在每一份课堂记录的最后,我都给三个班当天课堂综合表现打了分,均在70分到85分之间。

      那时,是我教的第二个学年,思想还比较幼稚,单纯,在课堂管理上,总想让学生怕,从而维持到良好的课堂纪律,或是树立自己自私的威严。因此,我在课堂上很多做法都是粗暴简单的,甚至会伤害到一些孩子的心灵。现在,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我应该为我过去在课堂上粗暴简单的做法,为曾经被我伤害过的学生做出真诚的道歉,以及深刻的反思。

      再往前翻,就是我的一些主题发言稿了,如《怎么学英语》,《学好英语的建议》,《英语基础的重要性》,《如何自学英语》等,有一些写了一大堆,连题目也没有起,都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说给他们听的,内容比较长,估计在课堂上说,也能说上十来二十分钟左右。在这里,我摘抄一些内容出来,如《如何自学英语》:“自学英语,是学好英语的一种很高尚的方式,它包含了主动意识。被动学英语和主动学英语,它们的学习效果很大的差别。被动学习英语是一种消极的学习方式,导致人大脑的潜意识里会抗拒被塞进来的知识,更难去消化它们。而主动学习英语则不同,它内含我们积极的心态,随之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向你们提倡自学英语。”当然,因为我的水平能力问题,这些文字中内含的观点有些偏颇,也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但我的出发点,旨在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英语,自学英语,是围绕着主题展开来写的。

     再往前翻,就是一些文学方面的文字了,有诗歌,散文与小说。我主要看了一下诗歌,感觉我以前写的诗歌还可以,比较纯,清新,更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那时写的诗歌,就我一个人看,不用顾虑什么东西。如《雨》:

早晨醒来,天空的昏暗已经漫到窗口

没有风,一片宁静的幻想,在萌芽,在生长,长凋谢

我伏在桌前,为我找不着的那支笔而叹息。

风来了,把一切幻想吹走

窗口外的那几朵野花,张开了嘲笑的花瓣

我坐在竹椅里,向窗外抛出愤怒

雨的声音,在敲打窗的玻璃,演奏一支催眠曲

把我的思想吹到梦的边缘

合上双眼,只有一个轻轻而朦胧的世界

明朗的光爬上我的脸蛋,吻动我的心灵

风走了,雨停了,窗外的那几朵花装着太阳的呼吸

张开耳朵,听鸟的歌唱,这世界多么美好(2006年4月24日写)

      写诗歌,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爱好,它可以延伸到我的初中时候了。如果按数量来算,我自己也算不出到底写了多少诗歌了。乐也诗歌,哀也诗歌,生活处处是诗歌。2006年5月4日写的一首诗,叫《我在等待谁》,我也蛮喜欢:

我在等待谁

窗子打开,

轻风卷了进来

      梦被唤醒

我在等待谁

一园子的绿色

点缀着的花蕾

      与思念张开

我在等待谁

清晨的线条

绑来一束阳光

      听心的跳动

我在等待谁

笔下的信笺

字里行间

      萌动爱的芽儿

      在这些文字中,也有不少日记式的文字,记录着我那时的生活情况,还有一个未完成的小说,叫《抽烟日记》。我在日记式的文字中也提到了它:“我的小说《抽烟日记》写了几页后,思绪开始模糊。那些所写的文字,情节似乎不是很合理。但愿我还有勇气写下去吧,自娱自乐,不要太在乎质量的好坏,就当练笔吧。”我翻了整本笔记,到底还是没有写下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