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有点儿大,也有点儿深,咱们怎么切入呢?上次咱们准备的要读公众号文章《请管好你自己的孩子》,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读,那么今天就以这个切入! 这个事情已经翻篇,所以不再赘述。咱们提取出两个点来谈,一个就是文字的力量,再一个就是如何立德修身。综合起来就贴合上咱们的“读书与做人”这一话题了! 首先说说文字的力量,也可以说是文人的力量,我在文章中也提到了,从古至今,当文人真正扔掉笔杆子、握紧枪杆子的时候,战斗力也是惊人的,因为书籍、文化给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心理支撑,而且更为关键且致命的是读书人智慧的力量,所谓“杀人诛心”。关于这个,《三国演义》里面就有个很著名的故事,诸葛亮骂死王朗,两军对阵,诸葛亮嘚啵嘚啵开骂,愣是把王朗骂的吐血坠马而死,还有一个故事是七擒七纵孟获,终于让孟获心服口服,这个故事教给我们一个道理,跟有智慧的人玩儿游戏,你会输的裤衩子都找不到,所以,想要有智慧,就得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不被玩! 说起读书人成就伟业,自然不能不说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们知道,毛主席是湖南师范毕业的,最初的理想可能就是教书育人,但是,历史选择了毛主席、人民选择了毛主席,他指挥人民军队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伟大胜利,他指挥打仗虚虚实实、全局谋划,无数次以弱胜强,创造了无数的军事奇迹和经典战例,毛主席有一个很经典的电报退敌,解放战争期间,当时中共中央驻地已经转移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距离傅作义的北京很近了,因为主力部队派出外线有战斗任务,西柏坡守备比较空虚,傅作义打探到这个消息,就派大军前来,企图占领西柏坡,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形势非常严峻,但是主席镇定自若,拿出纸笔,刷刷刷就是一篇评论,大意是:你傅作义做着占领西柏坡的春秋大梦,那么,我想问问你,石家庄你还要不要?北平你还要不要?你把所有的兵力都摆出来打西柏坡,那么你还守不守石家庄和北平,如果你执意进攻,占领西柏坡之时,也就是你丢掉北平、石家庄之日。 主席谈笑之间,就把几十万军队吓退了,他厉不厉害? 主席为什么能那么厉害,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读书多,他在战争期间,无论转战那里,带的最多的就是书,最困难的时候,打下一座城市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报纸、书籍。当然了,多读书,还要会读书,我们最应该学到的一项技能包就是把书读成自己的,就像我一次次讲的,吃饭要消化吸收,否则你是不会长身体的,读书也是如此,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你读再多书也没有用。 我注意到,同学们的这一问题就比较突出,因为据你们说,自己的阅读量并不少,可是每次写东西,都感觉很困难。不会写、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我分析你们很可能有“写作恐惧症”。咱们做人做事都一样的道理,你越觉得难,就会越不想做,就会想要逃避,这就需要费一番功夫克服才行,解决你们目前突出问题的方法,除了需要坚持阅读积累以外,我觉得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找到这把打开自己心扉的钥匙,让自己能够读出东西来。那么我简单的给你们提供几个思路,回去以后你们结合自身的情况再琢磨琢磨。 一是要学会用心读。你们要谨记一点:读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读书的目的和意义也不是单纯的想要得到什么具体的好处,读书是跟吃饭一样的基本需要,所以一定要用心。读书的时候要做到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要钻进去跟书中人物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比如你读《西游记》,那么你就是唐僧,你就是孙悟空,你就是猪八戒,你想象自己成为书中的人物,用心把自己代入进去,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就好记了,而一旦你记住了,很可能想忘也忘不掉! 二是要学会动脑筋。大家都一个个很聪明,但是聪明一定要用对地方,要从小就立志做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而不是耍小聪明。读书也一样啊!一定要多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却不思考,跟没读过是一样的!比如你读《红楼梦》,你就可以思考,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写?他为什么要把贾宝玉和林黛玉写成悲剧?贾家为什么会衰败?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读书,你才会有自己的收获。 三是要学会勤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记住的内容很多,怎么办呢?就是多做读书笔记,把自己喜欢的,看着好的摘抄下来,尤其是那些打动你的句子。另外就是写读书的体会,收获,也就是正在训练大家的随读随想随写。 四是任何事情贵在坚持。好习惯更是如此,要懂得厚积薄发,不急于求成,别想着一下子就要成为什么,不可能的事,世间万事,不下苦功夫,是成就不了一番功业的! ——来自课外讲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