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系社会”,男性只被公用,所以是“公”

 零壹贰012 2021-11-19

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起始时,人类社会是处于母系社会末期。

什么是母系社会?

用现在的新定义应该是:“不需要男性、不需要男性劳作、不需要男性保护亦能正常生存的社会”。

母系社会时,人类部族内部原则上是没有成年男性的。

成年的男性会被赶出部族,一般是住在山上的洞穴,被称为:“仙”,字面会意是:“山上的人”,一直到有女人愿意叫他“送子”,才可以升级为“神”,“神”是送过“子”有后代的人,关键要看他的能力和吸引力,比如会不会懂得历法,能不能送出理想的颜值期盼等,在没有“送子”之前,没人照顾日常生活,餐餐生冷硬饭,没有热腾腾、香喷喷的“软饭”。

部族里的女性没有男性怎么生养繁衍?

部族里的女性想要怀胎,可以去找“神仙”,但“仙”的吸引力差些,估计找“神”的会多些,“神”很多会历法,会将观察所得的“道道”编成“日历”,而这正是“道家”,女性只知阴历不知日历,所以,“道”是女性崇敬的男性。

“道”住在“虚”里,而且还分“台”,母系社会的女性想要怀胎,就得带着上好的“软饭”去“虚”里找“坐台”的“道”,“台”就是“胎”,正音也是“胎”,其会意的中心是“厶”字中心的“丶”,而去“虚”的日子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所以,中国人是讲“虚岁”的,“台州”的正读应该是“胎州”,多数“台”字都应这样正读。

“道”也叫“公”,“公”的中心会意也是“厶”的“丶”,是送子之人,只不过“道”的“老道”被广州话误传为“老窦”。

母系社会非常有趣,也可以叫原始共产主义,不过,以前备受恶意贬乏的“共妻”是根本就没有的事,而千真万确存在的竟然是“共公”,既“共用的公”。

在送子行为之后,所得的结果如果是男孩,就会被称为“公子”,如果是女孩,就会被称为“公主”,母系社会是以女性为“主”,而如果照推这个“公子”再得儿子,这就是“公孙”,黄帝的名字就是“公孙”。

华夏初始历史的大框架就此已成雏形:

第一代主要人物:华胥氏

第二代主要人物:盘古、天齐王、常羲、羲和等

第三代主要人物:炎帝、黄帝、蚩尤等

在母系社会跨入父系社会之际,华夏正好由母系自主地选择尽量好的“公”送子,这是完成了族人基本的体质精选,包括华胥氏在“雷泽”自主选择了“大脚印”,而等到父系社会的时代,女性就很少再有自主选择的机会。

就这样,盘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父系社会一般都是以男性主导的固定对偶婚姻家庭为主,男性不再呆在“虚”里等待被来到的女性公用,“公”在后来只是惯称。

所以,盘古的真名是“允”,“允”字是“公”字的上下倒写,故宫里“允执厥中”匾额地位绝对超高,后来,“允”又再加了表示成年的字号“文”,“文”的古体为“攵”,所以盘古的正名为“夋qun4”,尊称为“俊”,老年被戏称为“皴cun1”,哈哈。

文章图片1

类似母系社会的景象

(丁丁哥/20211012/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