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龙片鳞》第178期 |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明理有道 2021-11-19
Image

Image

《聚龙片鳞》
第178期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古典诗词往往以人的情感和生命体验,辐射到、甚至移植到宇宙万象、日月山川之间,出现了物我两忘、天地同歌的动人景象。


李白诗云:“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把讲究诚实信誉的赊借,迁移到白云明月那里了,令人称奇。

杜甫诗云:“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把自由嬉戏飞鸟,都当成了亲密无间的日常家居的朋友,真令赞叹。

罗隐诗云:“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在这一碍一遮中,似乎责怪芳草飞云,却把自己留连美景的欣悦的心情烘托出来了。

李后主诗云:“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浪花有意,桃李多情,把垂钓江上的恬适心情,都归功于浪花和桃李作美了。

诗人们对山川草木的亲切感,似乎是别有一种诗情画意的缘分,“相看两不厌”。正由于诗人生命和情志的迁移,使一些花木鸟兽成为特定诗人的人品志趣的象征。

比如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他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菊花也成了陶渊明高洁、闲适、悠然的形象代表。

再如林和靖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导致有人为梅花抱不平,“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Image

聚龙片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