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破解胸部CT黑白魅影

 禅ck48rxhs86zn 2021-11-19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胸部CT六大基础知识+八大基本征象

一节课理清


面对复杂多变的胸部CT,你还是经常毫无头绪吗?别担心!本次课程请来了儋州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生成老师,手把手教大家学会看胸部CT!六大基础知识点,带你打好胸部CT基础,让“黑白魅影”就此显形!

一、组织密度和X线影像关系的对比表

学习胸部CT 6大基础知识,首先要清楚肺窗和纵隔窗下的肺、骨头、血管分别是什么颜色,从下表中可以看到各个组织在CT下的颜色。比如在肺窗下肺组织为黑色,可见肺纹理、血管;而在纵隔窗下看不到肺纹理,可见白色骨骼。

图片

图 1:组织密度、X线片和CT对比表

图片

图 2:胸部CT-肺窗

图片

图 3:胸部CT-纵隔窗

二、肺部的分叶和分段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肺部的基本解剖:

从图4中可以看到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斜裂的下方为下叶,斜裂与水平裂中间为中叶,水平裂上方为上叶。左肺分为两叶,分别为上叶和下叶,由于左侧没有水平裂,则斜裂的下方为下叶,斜裂上方为上叶。

图片

图 4:肺部的分叶

前面我们了解了肺部解剖中的分叶,接下来就是肺叶支气管的分段。

图片

图 5:肺叶分段图表

由图5我们可以看到左右侧支气管重要区别是:

  • 右上叶和有中叶之间有个中间支气管,且有右中叶,而左上叶和左下叶之间没有中间支气管,也没有右中叶,但有舌段。

  • 右上叶尖后段是分开的,而左上叶尖后段是一起的。

  • 右下叶的内前基底段是分开的,而左下叶的内前基底段是一起的。

左右叶区别的重点是右上叶尖后段是分开的,而左上叶尖后段是一起的;右下叶的内前基底段是分开的,而左下叶的内前基底段是一起的。

这些有助于了解肺部基本解剖的分叶和分段,为判断胸部CT奠定基础。

三、胸部血管、心脏等相关解剖和位置

了解了肺部的解剖后,胸部中血管和心脏的位置也很重要。在血管异常的情况下,通过纵隔窗的CT看主动脉弓和主动脉弓的分支,有助于观察到肺栓塞、淋巴结异常和主动脉钙化等情况。

图片

图 6:胸部血管、心脏等相关解剖和位置

四、胸部CT的切面的形成及意义

胸部CT切面的形成是我们学习CT非常重要的一点。王老师生动形象地将人体的胸部比作西瓜,当拍X线片时只能拍到西瓜的轮廓,里面的果肉和西瓜籽是重合在一起的,我们看不到西瓜的内部是什么样的。

同理,当拍胸部X线片时,心脏和肺也是叠加在一起的,不能看清内部轮廓。而胸部CT是将西瓜切成片,内部的前后左右便能清楚地看到。

图片

图 7:CT切面的形成

五、胸部CT水平面的左右肺位置

CT影像和做支气管镜的方向不同。支气管镜是站在患者的头部去做,医生的方向和患者的方向是相同的(图8左)。CT图像是从足部向头部看的,胸部CT图像的左侧是患者的右肺,而右侧则是患者的左肺(图8右)。

图片

图 8  左:支气管镜操作   右:胸部CT操作

六、胸部CT有肺窗和纵隔窗

胸部CT的肺窗和纵隔窗结合起来看更有助于疾病的判断。

在肺窗主要观察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包括肺纹理)等。了解有无炎症、占位、肺气肿、空洞及气胸、胸水等。

在纵隔窗主要观察血管和淋巴结、软组织。如主要观察骨骼、钙化、软组织及肿块内部结构、胸水等。

图片图 9:胸部CT-肺窗

图片

图 10:胸部CT纵隔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