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15克),茯苓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白朮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 【煎服】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解说】本证为阳虚寒湿内侵,以身体骨节疼痛、肢冷背寒、脉沉为特征。方解: 附子汤参附合用,以峻补元阳之虚; 朮附合用,以去寒湿之邪; 加芍药以监附子之悍。 共奏温经扶阳,除湿止痛之功。 背恶寒乃少阴阳气虚衰之险兆, 临床当急用灸法以救阳气,随后用汤,方不误事。 【运用】 一、脾肾虚寒 俞长荣医案:陈某,男,30岁。初受外感,咳嗽, 愈后但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微怕冷,偶感四肢腰背疫痛。自认为病后元气未复,未即就医治疗。拖延十余日,天天如是,甚感不适,始来就诊。脉象沉细,面色苍白,舌滑无苔。 此乃脾肾虚寒,中阳衰馁, 治当温补中宫,振奋阳气, 附子汤主之。 处方: 炮附子9克,白朮12克,横纹潞9克?,杭芍(酒炒)6克,茯苓9克. 服1剂后,诸症略有瘥减,
次日复诊,嘱按原方续服2剂。 过数日,于途中遇见,病者愉快告云:前后服药3剂,诸症悉愈' 现已下田耕种。 按语:脉证所现,里虚寒证无疑,与少阴悠关,断以附子汤取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