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合理认识使用抗感冒药

 人生好比斗地主 2021-11-19

感冒为什么会打喷嚏、流鼻涕?感冒时,病毒入侵鼻腔,侵犯了鼻粘膜,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去消灭这些病毒。抗体和感冒病毒结合后,会剌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组胺是一种过敏性介质。组胺会刺激鼻粘膜细胞,打喷嚏并产生大量 鼻涕。

感冒为什么会发热?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温之所以维持在37度,是因为我们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把体温设定在37度左右,感冒的时候由于病原体入侵机体,导致机体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而内源性致热源会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我们的体温调节失灵,使体温调定点上调,于是,产热过程增多而散热过程减少。导致机体体温升高。

一、常见感冒药。常用抗感冒药组分

1、解热镇痛药NSAIDs:缓解肌肉酸痛,发热等症状。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aspirin)、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扶他林),

这一类药物他主要的药理作用有以下几点:第一,解热,缓解感冒时的发热,让体温恢复正常。第二,镇痛,可以缓解感冒时的头痛等症状。第三,抗炎,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关节炎。第四,抗血小板聚集,如阿斯匹林,可用于预防一些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医学史上三大经典药物(另外两种是青霉素和安定)之一的阿斯匹林,上百年老药,它的临床应用除了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现在发现它在预防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抗血小板聚集(小剂量),以及预防肿瘤,直肠癌方面也有一定功效。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诱发加重溃疡。(2)、加重出血倾向:术前一周停用,因为抗血小板聚集。(3)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诱发哮喘。(4)瑞夷综合征:指儿童在感染病毒性疾病的时候,如果用阿司匹林退热,可以出现不良反应。由于阿期匹林的这种不良反应,18岁以下青年及儿童退热不用阿司匹林,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当然,对乙酰氨基酚也有不良反应,FDA发出警告:感冒药里的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致肝损伤,甚至导致肝衰竭乃至死亡。容易导致肝损伤的三种情况:第一、服用超过说明书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第二、同时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第三、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时候饮酒

2、抗组胺药:抗过敏、减轻流涕、喷嚏等过敏症状。抗过敏药——让人犯困的感冒药。代表药物有,氯苯那敏(扑尔敏)、特非那定、苯海拉明。主要用于缓解感冒时的流鼻涕、打喷嚏等一些过敏症状。主要作用是阻断组胺H型受体:,缓解过敏症状。另外还有中枢抑制作用,比如镇静、嗜睡。它的主要用途有,第一,抗过敏,用于治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蚊虫叮咬所致皮肤瘙痒,也可以配在感冒药里作为副方,缓解感冒症状。第二,这种药物还可以治疗晕动病比如晕车晕船,就可以提前服用这些药物来预防。抗过敏药物分为两代,

第一代:苯海拉明、茶苯海明(乘晕宁)、氯苯那敏(扑尔敏) ,复方感冒药里最常用。

第二代:特非那定、氮卓斯汀(爱赛平)、氯雷他定(开瑞坦)。相对来讲,第二代的中枢抑制作用比较轻一些。一般用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

抗过敏药物的不良反应:第一,中枢抑制作用,困倦,嗜睡,所以要开车的时候尽量不要服用第二,对消化系统也有一定影响。

3、减充血剂:收缩鼻窦血管,减轻鼻塞流涕。减鼻粘膜充血药。代表药物是伪麻黄碱。它的作用,收缩鼻粘膜血管,消除鼻粘膜充血,减轻鼻塞,流涕。

这类药物也有不良反应:它在收缩鼻粘膜血管的时候,也会收缩其他部位的血管,因些会导致机体血压升高,并且有一定的中枢兴奋作用,有些人服用之后会出现失眠的不良反应。总之,它可以兴奋心脏、升高血压、中枢兴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小心!

4、镇咳药:镇咳作用。代表药物有右美沙芬、可待因(联邦止咳露)。还有其他一些止咳糖浆里面都有这种可待因。这个药物有一定的成瘾性,因此,不宜长期服用。这些药物都是作用于中枢,属于中枢性的镇咳药。一般来讲,不推荐儿童使用右美沙芬、可待因等中枢性镇咳药。

5、抗病毒药。普通感冒,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对于流感,推荐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分为三类。第一类,三氮唑核苷,如利巴韦林(病毒唑)。第二类是M2蛋白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第三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属于比较新型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普通感冒——不需要用抗病毒药

普通感冒无需服用抗病毒药。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等曾发布《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没有合并其他病症,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应用抗病毒药物获益很有限。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流感——可用抗病毒药

国家卫计委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 8年版)》推荐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它们对甲型、乙型的流感均有效。而且推荐使用时机是尽早(发病48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这样可以明显减少后期的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使用范围包括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

6、中枢兴奋药。代表药物是咖啡因。它除了有增强解热镇痛药的作用之外,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抗过敏药带来的困倦、嗜睡这些不良反应,所以有时候感冒药里也会把它加进去,作为复方的一种成分,

7、祛痰药:痰液变稀、易于咳出。

二、感冒的总体治疗原则

1、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5-7天, 可以自行痊愈。普通感冒可以不用药,多喝水、多休息、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症状严重的,可以对症治疗。

2、避免重复用药。市售抗感冒药的组成成分常常会出现重叠,如果同时服用多种抗感冒药可能会造成其中某些成分服用超量,从而引起不良反应。也就是,市场上出售的复方抗感冒药物虽然名字五花八门,但里面的成分几乎是大同小异,那么不同的药物,可能都同时含有像对乙酰氨基酚、扑尔敏等等这样一些成分,如果你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复方感冒药物,这里面有些相同的成分,药量就会叠加,就有可能因为剂量的增加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3、小儿用感冒药需谨慎

儿童感冒的频率要比成年人多,小儿感冒时用药要特别慎重,多数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儿童不适合,甚至有害。很多人认为,儿童用药只是剂量减半,实际上这是不合适的。FDA专家共识:禁止2岁以下婴幼儿服用感冒药,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服用感冒药,4-6 岁的儿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感冒药。

抗过敏成分过量会致命:2007年,美国FDA统计了之前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数据,发现有69例因服用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过量死亡的病例,其中多数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肝损伤。对儿童来说,他的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因此更易出现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瑞夷综合症(不要用其退热)

对于儿童感冒,主流观点:休息+对症治疗+预防继发感染。尽量不用药物,因为:第一,没有办法证明,相比安慰剂,使用OTC药物能缩短病程(=好得快) ;用了,可能产生严重副作用第二,各个国家都不推荐给< 12岁普通感冒患儿用OTC药物。第三,非要给6岁以上儿童用药,最好针对最令人烦恼的症状,选单一成分的药,而不要选择复方的抗感冒药物。

可以用:

1、解热镇痛类:

(1)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 3个月的儿童,发热(体温> 38.5°C)引起不适时使用

(2)布洛芬:适用于> 6个月的儿童

2、减鼻充血和流涕: < 12岁的儿童,可以用鼻吸引、盐水滴鼻剂或鼻喷雾、冷雾加湿器等。

3、蜂蜜:适用于1岁+急性咳嗽的孩子。喝一杯温热的蜂蜜水对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不可以用:

1.镇咳药:右美沙芬,可待因。它们都是针对无痰干咳,只是抑制中枢神经,镇咳。而儿童感冒咳嗽都是有痰的。如果用了这些药物,往往使痰液更不容易咳出。儿童的咳嗽反射能力相对是比较差的,所以不推荐,也不能够让儿童来使用这些镇咳的药物。

2.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

3.退热也不能使用阿司匹林。

4.特殊人群

孕妇:妊娠头三个月为致畸敏感期,尽量不用或慎用抗感冒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特别是阿斯匹林,双氯芬酸钠、苯海拉明、布洛芬、右美沙芬等等这样一些药物。

哺乳妇:尽量选择单一成分的药物,禁用苯海拉明、金刚烷胺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乳汁分泌,会影响到幼儿。

老年人:无特殊禁忌,但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可能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要注意。

5.不要随便输液

感冒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药物。

静脉补液仅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因感冒导致患者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需要静脉给药;

由于患者严重腹泻或高热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补充水和电解质;

由于胃肠不适、呕吐而无法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身体基础代谢。

6.不要滥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感冒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任何效果,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所以,除非发生呼吸道或肺部感染,一般是不需要抗生素的。

什么时候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不建议使用抗生素,这不代表感冒不能用抗菌药,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比如症状持续七~十天没有改善,或者甚至加重了,这个时候可能就提示有合并细菌感染。或者伴有发热,以及有白细胞的增高,这时候都可能有继发细菌感染。

7.注意药驾问题

感冒药中常见的抗过敏药可引起嗜睡,需要开车或进行较危险的作业时请避免使用。如确需开车,尽量不吃带有犯困成分(抗过敏药)的感冒药

8.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请勿饮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