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慕其闲雅,哀其不幸!——读沈复《浮生六记》随感

 窗含西岭白鹭飞 2021-11-19

文|孙洪霞

慕其闲雅,哀其不幸!——读沈复《浮生六记》随感

林语堂先生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子。

因为她天资聪颖,女红极好,足以养家。家人口授白居易的《琵琶行》,她能倒背如流,自学诗词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诗句传世。她率真活泼,与沈复评论李杜诗歌时,更喜李白的潇洒飘逸,其言曰:“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她兰心蕙质,情趣高雅,夏荷初开之时,晚间含着花苞,晨时开放,芸就用小纱囊包些许茶叶,放在花心里。次日晨起取出,用雨水烹煮冲泡,荷香袅袅,茶韵悠悠。美得沈复禁不住慨叹道:“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

鲁迅也禁不住赞誉道:芸,虽非西施面目,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清朝状元——石韫玉,也为沈复夫妇写就词作,沈复为石状元的幕僚,当时陈芸已香消玉殒矣。

洞仙歌——题沈三白夫妇

春光一舸,趁江流如箭,料仙源路未远。

问刘纲佳偶,暂谪凡尘,消受过,几度月明花艳。

比肩人已杳,憔悴崔郎,犹对夭桃旧时面。

不用水沉香,百种芳华,早熏得、真真活现。

倘佩环、珊珊夜深归?算只有嫦娥,当年曾见。

慕其闲雅,哀其不幸!——读沈复《浮生六记》随感

沈复和芸娘琴瑟和谐,伉俪情深,把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过成了风花雪月的美好憧憬:有“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的真率倾心;有一碗暖粥小菜的牵念与悲酸;一起喝的莲花茶;一起焚的香;一起插的花;一起刻的章;一起品的卤瓜的滋味;有女扮男装畅游水仙庙的怡然自乐;有泛舟太湖山光水色的感慨洒脱……青梅竹马的两个人,兴趣爱好高度契合,平淡无奇的小日子,被他们演绎得那么潇洒美好,那么气韵流畅,那么和谐悦耳,真真让人慕其闲情雅致! 这藏在细碎生活的小确幸中,经沈复的妙笔一点染,是多么的流丽动人!

然而,谁的一生,也不可能总是鲜花着锦,绿毯铺地,还有突如其来的风霜雨雪,悲欢离合!沈陈夫妻也没过逃过这个宿命。

半世烟雨,半世落花!

沈复和陈芸,神仙眷侣般的艺术生活中,既有前半生诗意盎然的相知相伴,也有后半生落花流水般的凄惨暗淡。沈复细细道来,娓娓而谈,无论记事写人,还是状物写景,甚至连大家庭内部的矛盾,都不加任何掩饰的,原原本本的呈现给我们。

沈陈夫妇曾因家中杂事,两次被父亲赶出家门。也许是因为,陈芸太珍惜这个美满的家庭了,极力想做一个孝顺的儿媳,所以即便公婆有了错,也不去辨解。两年以后,沈复的父亲知道了事情真相,误解了大儿和儿媳,于是亲自去儿子儿媳家道歉,并接沈陈二人回家。第二次是因为陈芸沉疴在床,婆家的人讨厌她唤水索汤;来探望她的朋友锡山华氏,又被父亲误以为是憨园之使。而落拓不羁的沈复,又一次因担保,落了个人财两空的境地……于是,盛怒之下,父亲摆出家长的威风,要他们夫妇三日之内速速离家,自谋生活。

可悲的是,沈复就是一朵温室的花朵,离了大家庭,经济不独立,根本无法生存,且带着生病的妻子,而女儿青君非常懂事,天寒地冻,孩子只穿一件薄衣,却硬说不冷。尤其是儿子逢森,母亲离家之日,本来睡得很香,却突然醒来,嚎啕大哭,孩子的哭声难道是谶语,这一晚,竟是他和母亲最后的相守。

每当读到此处,我总是纳罕,沈复为什么这么软弱,父母的言行,难道都是正确的吗?为什么不去辩解,不去澄清,简直是愚孝!最让人痛恨的是,他的亲弟弟启堂,诬陷嫂子陈芸,欺负哥哥的软弱。连父亲去世的消息,也不通知亲哥。害怕哥哥回家,争夺家产。这次沈复终于拆穿了弟弟的鬼域内幕,怫然怒斥他道:“兄虽不肖,并未作恶不端,若言出嗣降服,从未得过纤毫嗣产,此次奔丧归来,本人子之道,岂为争产故耶?大丈夫贵乎自立,我既一身归,仍以一身去耳!”言已,返身入幕,不觉大恸。”

此话说得真是解气,一针见血,堂堂正正!但解气之后,没有了下文,愤然离家出走,不管儿女。后来不得已,女儿给人家做了童养媳。可怜的逢森,在母亲病逝,爷爷去世,父亲离家后不久,跟着叔叔启堂过生活,很快也夭折了。沈复闻之,只是刺骨痛心地哭泣,呼天莫及地叹息,可生活不相信眼泪。为什么不去追问,活泼健康的一个孩子,怎么说没就没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做人,太善良了,就是一场灾难!

慕其闲雅,哀其不幸!——读沈复《浮生六记》随感

陈芸的善良,却遭到公婆的误解;沈复的善良,助长了弟弟的贪婪。沈陈夫妇,可谓“举案齐眉,情深意笃”,但对于自己的孩子,没尽到父母的责任!中国有句古话;“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沈陈夫妇若看远一点,孩子定要有个安定温暖的家,过经济宽裕的生活,而自己又没有这种能力,必须依靠大家庭,他们就不会触怒父亲所维护的封建礼法,与憨园这样的人来往;不会替家弟做担保,被追债人所逼,弟弟又耍了阴谋,死不承认,还诬陷芸娘多事,而自己又不向父亲解释清楚,让父亲心生嫌隙。

父亲遗留下来的房产,多达三四千两银子,沈复分文不要,拱手让给歹毒的弟弟启堂。有了这笔钱,妻子芸娘就不会贫病致死,也能给女儿青君一个美好的婚姻,不至于沦落到做童养媳,儿子逢森会更健康快乐的长大。

试想沈复当年,父死妻丧,儿子早夭离世,自已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面对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攥空拳,肝胆心欲裂。此恨绵绵,何处话凄凉!

“事如春梦了无痕,”为纪念生命中的人和事,尤其是对芸娘的无限怀恋,46岁的沈复,涉笔成趣,于是,悲欣交集的文学名著《浮生六记》问世。

《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这块水晶里,有情思宛转,也有凄清曲折;有简单细碎,也有酸甜苦辣,有温暖感伤,也有爱恨嗔痴……

真实,真趣,真率。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的力量。隔着200年的烟雨岁月,字里行间的清冽与甘美,凉薄与悲怆,永远让人为之动容,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如同原野上美丽的花朵,芬芳馥郁着,清丽多姿着,晶莹剔透着……

慕其闲雅,哀其不幸!——读沈复《浮生六记》随感

作者简介:孙洪霞,女,山东省平原县人。中学教师,教育硕士。德州市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教育论文、随笔化写作均获全国一等奖。多次辅导学生作文获全国级、省级、县级一等奖。诗词散文多篇发表在《作家平台》《文学前线》等网络平台,及市报党刊如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廊坊都市报、廊坊日报等报刊。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描写,以淡雅之情抒怀。最近几年已发表作品17万字。

壹点号 玉河微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