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芸娘的角度看《浮生六记》,爱情无法承载的偏执与卑微

 花小鼠 2023-05-27 发布于广东

《浮生六记》历来被文青们赞叹欣赏,说是“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虽然文笔并无大家才子那种豪迈或绮丽的魅力,却也朴素真挚,展现了生活情趣之美,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俗人情。

文章图片1

林语堂曾盛赞此书的女主: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也许古今各代都有这种女人,不过在芸身上,我们似乎看见这样贤达的美德特别齐全,一生中不可多得。……她的一生,正可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说它是“事如春梦了无痕”。

林先生和众多读者一样,都是经由沈复的美文去认识和了解芸娘的,如果是从芸娘的角度来讲述,抛开沈复的个人审美滤镜,或许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芸娘是沈复舅舅陈心余的女儿,名叫陈芸,字淑珍,比沈复大十个月。四岁丧父,孀母幼弟相依为命,“家徒壁立”,凭绣工养家。她聪敏过人,因学语时会诵《琵琶行》,由此而自学识字和作诗。

文章图片2

可以想象,在如此家境下,芸娘是得不到母亲太多疼爱和关注的,她只能通过承担更多来得到长辈的赞赏。所以,沈复的母亲“爱其柔和”,既然沈复说“非淑姐不娶”,便为他定下了这个媳妇。

沈复的父亲沈稼夫是个专业幕僚,光干儿子就认了二十六个,还让老婆认了九个干闺女。沈稼夫的堂兄沈素存早亡,沈稼夫就把大儿子沈复过继给他。

因为大儿子已经名义上是堂兄的儿子了。小儿子沈启堂才是沈稼夫留给自己养老的,所以格外关照。他给小儿子启堂娶的媳妇,是著名书法家王虚舟的孙女。这位王虚舟是江苏金坛人,名叫王澍,字若林,虚舟是他的号,曾官至吏部员外郎,得到康熙皇帝特命,做五经篆文馆总裁官。为了要娶这个门第显赫的小儿媳,沈家还特地让沈复夫妇搬去仓米巷,好把沧浪亭畔的雅居让给弟弟。

相比之下,寒门小家的芸娘嫁入沈家,便有了点 “高攀”的味道,而她所嫁的丈夫偏偏也是不受宠的那个。

文章图片3

那时的女子受到的教育都是要以家庭利益为重。芸娘虽幼年艰苦,却不曾在大家族里生活过,仅读的一点书字又都是浪漫诗歌和《西厢记》之类,对于人心险恶毫无概念,就一头扎进了人际关系复杂的沈家,一步步走进了自己的悲剧。这里固然有时代和制度的禁锢,但她自身的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性格上的缺陷。

古代女性普遍社会化不足,这是她们最大的魅力,也是最大的短板。好听说是天真,难听说是无知。她们唯一能倚仗改善这方面的导师,就是她们的丈夫。不幸的是,芸娘遇到的是沈复。

沈复本身就是个很天真任性的人,他自称爽直,落拓不羁,起初芸娘很拘束谨慎,沈复还嫌她迂腐多礼,拼命鼓励她撩拨她。一来二去,芸娘在婆家也逐渐放飞自我了。

芸娘生得颇为秀雅: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美人三分龅,芸娘外貌唯一瑕疵就是两齿微露。龅牙是容易惹人非议的面相,而两齿龅,属于兔牙,很多可爱美女都是兔牙,但这种人往往性格上也有疯狂偏执的一面。这些都在芸娘余生得到了应验。

文章图片4

兔牙美女范例

龅牙的人通常不太会说话,不是口才不好,而是往往说话不合时宜,该说的时候不说,不该说的时候又乱说,或者说也说不到点子上。

沈复随父在外作幕僚,芸娘写信给他,被沈父发现,就叫她以后代笔家书。此后,每当家中有矛盾,沈母就怀疑是芸娘写信没写清楚,不叫她写家信了。

芸娘读书不多,虽然能诗,但未必能写逻辑严谨的文字,所以,让她为婆婆草拟家书,代言一大家子上下复杂事体,确实勉为其难,沈父高估了她的文字水平。而婆婆疑心她转述不当引发纠纷,也未必就是误会冤枉。

芸娘停笔之后,沈父起疑,问她原因,芸娘怕解释多了得罪婆婆,就不肯答,还叫丈夫也一起保持沉默。沈父就以为是芸娘不屑于代笔,误会从此生根。

沈父想纳个妾,叫人转述给沈复。沈复就让芸娘去物色,这么棘手的事,别人甩脱还来不及,沈复却揽收给自己老婆。芸娘大概也生怕自己不能为婆家效力讨好,就赶着操办。

文章图片5

在人生的每一次关键抉择时,这两口子总能精准选中那个错误答案。一遇到事情,该解释的时候却保持缄默,导致矛盾积累发酵。该拒绝的事情却不敢拒绝,导致费力不讨好。

芸娘找了个姚姓姑娘来相看,托词说是闺蜜,事成之后,婆婆发现老伴儿新娶的小妾正是大儿媳的“闺蜜”,从此婆婆也厌恶她了。后来公公生病,婆婆更怀疑是因纳妾所致。

背着婆婆给公公纳妾已经很不智了,理应及早收手,然而芸娘却还妄想往回找补。此时便嘴快,写信给沈复说明了婆婆的心思,叫他教姚姨太假装想家,她自己找姚家父母去接她回乡,以便大家都好卸去责任。

她帮忙纳妾已是既成事实,此时再卸去的责任,主要也是姚姨太的,并不会减轻她在婆婆心里的罪过。也许她真是热心,或者她与姚姨太真有几分闺蜜情,但在已然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要如此提议,实属节外生枝。而且,她在信中称婆婆为“令堂”,称公公为“老人”。今天夫妻间提到彼此父母,说“你爸你妈”“我爸我妈”,都很正常,但在乾隆年间属于大不敬。

此时沈复在外地伺候父亲,父子家信都是同收同发,古代不讲隐私权,公公拆看儿媳寄给儿子的情书也是脸不红心不跳的,所以就读了这封信,大怒,派人斥逐芸娘,最后将他们夫妇逐出家门。

芸娘无知且多嘴多事,沈复粗疏又不拘小节,赶上一个自私又小气的沈老头,自然没有好结果。

沈启堂娶媳妇催妆时,缺了珠花,陈芸捐出了自己纳彩时得到的珠花。小家碧玉却做出仗义疏财之态,实在难得,旁边的丫头仆妇都为之感叹可惜。

若是到此为止,给自己立一个慷慨懂事的大嫂形象,正是恰到好处。然而芸娘还想多说几句卖弄一下自己的见识:

“凡为妇人已属纯阴,珠乃纯阴之精,用为首饰,阳气全克矣,何贵焉。”

文章图片6

不管这话是真心还是客气,都不适宜在这个喜庆场合说出吧?该她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她装聋作哑,这会儿本该闷声充大方,偏又说出一番“珍珠克阳气不是好东西所以送给你”这样的话来,那谁还念她的好?明明付出了很多,却要画蛇添足,给别人种下怨恨,自己给自己挖坑。

这几件事只是沈陈夫妻二十三年婚姻生活中的二三小事而已,由此已能看出,芸娘是一个很不合时宜,不会说话和办事的人,那么失欢于原本就嫌弃她寒门娘家的公婆,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无力识人。

芸娘其实很聪明能干,擅长女红,自学诗词,还能巧手莳花弄草,安排三餐菜饭四季衣裳,夫妇二人纵使在贫困潦倒时,只要芸娘未病,他们的生活依然可以过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文章图片7

有一次,夫妇二人以芸娘头戴茉莉花说笑。

芸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茉莉是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谄笑。'

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

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

《论语》上说,君子之道是: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但是,做君子需要修身自律,凡人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芸娘并不向往周正端严的君子气质,宁可做个轻松快乐的小女人,所以她说“笑君子,爱小人”。

不料一语成谶,她余生所遇,多半都是小人,就连沈复也是如此。夫妻二人都成了吸渣体质。

小叔子启堂管邻居借钱,要芸娘担保,芸娘便答应。邻居上门要债,启堂避开,公公还觉得芸娘是诬陷小叔子。

无独有偶,沈复的朋友借了高利贷,也求沈复做保,沈复答应了,结果朋友逃走,沈复背锅。

沈复已经过继给堂伯父家,实质上,他们夫妇在沈家只是亲戚,不是主人,日后家产是要给启堂继承的,所以启堂对他们夫妇各种排挤陷害。

启堂媳妇出身大家,自然更善于持家和察言观色,更会讨婆婆喜欢。芸娘又被沈复调教得放浪不羁,一会儿扮男装陪丈夫出去游玩看戏,一会儿又跟船家女一起陪丈夫喝酒,一会儿还跟娼妓憨园结拜姐妹……这种种行为加上以往生活细节中的疏忽,再被启堂夫妻稍微挑拨算计,足以引发公婆的厌恶。

芸娘社会经验极为有限,并无识人之能。她看不透小叔子对他们夫妇的提防和陷害。沈复也不能吸取教训,依旧对弟弟轻信。弟弟说父亲生气,他就乖乖离家,弟弟封锁父亲病故的消息,离间沈复与父母的感情,以免他能争夺家产,沈复也就从不打听父亲病况。弟弟霸占全部家产,沈复也就傲然净身离家,弟弟要求他分摊父亲的丧葬费,他就乖乖奉上二十两银子。

这一对天真无邪的夫妇,完全按照人家居心叵测的计划,一步步走到设好的陷阱里,被吃干抹净。这还不够,他们还要自己主动靠近那些危险人物,生出事端,给自己添堵。

芸娘一心要为丈夫找一个“美而韵”的小妾。她看中了名妓温冷香十五岁的女儿憨园。这种色艺双绝的扬州瘦马都是预备养大了卖给达官显贵的,绝非沈复这种寒儒所能享有,沈复自己也不想要。但芸娘坚持要以情感化她,又是送钱财又是请吃酒,还送翡翠钏,拜干姐妹。芸娘自己重情轻财,所以不明白“婊子无情”的常识,况且憨园的母亲才是最终的决定者,芸娘能笼络哄骗一个十五岁的雏妓来跟她一起吃苦,可骗不过那老江湖的鸨母。结果最后闹个人财两空,还被公婆厌弃,再次赶出家门。

芸娘由此病倒,家境拮据又添了医药费,芸娘为了赚钱积德,就去绣心经,钱没赚多少,病情反而加重,“唤水索汤,上下厌之”-----看来她做沈家少奶奶这些年,真没积攒下什么人缘。尽管她仗义疏财,但以她的背景,能有多少财可拿去打点人心?如《红楼梦》里形容的,“又不是他们正经主子”,那么,奴仆们也没有必要对他们忠诚付出了。

夫妇只好去投奔她的干姐姐华夫人,养病稍好之后,去邗江租房子住,华夫人送了个小女仆阿双给她。偏偏这阿双也厌弃这新主子家男穷女病,干活又累又没前途,于是趁着沈复出门借钱,自己逃走了。这是给了芸娘脆弱生命的最后一击。

芸娘自述一生情痴,总是轻信别人,轻易付出真心,却屡屡失望、遭到背叛。其实这里固然有命运多舛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她缺乏足够的识人能力。

第三,讨好型人格。

芸娘由一个“家徒壁立”的环境嫁入了沧浪亭畔的“衣冠之家”,又得到了沈复这样一个才貌俱佳、温柔多情的丈夫,这种命运的转折让年轻幼稚的她难以应对。自幼就缺爱,不得不处处以服务别人、讨好他人为己任的芸娘以为,要想在这里立足,就必须讨好所有人,尤其是她的丈夫。

沈复喜欢她能诗,他们便在一处吟咏,沈复喜欢盆景花卉,她就悉心研究揣摩,成为侍花高手。沈复好饮酒吃喝,她就设计了梅花盒供他装菜下酒,租了馄饨挑子伺候他和朋友们野游酒菜。沈复喝茶讲究,她就用纱囊撮茶叶放在荷花心,次日早晨取出用天泉水烹茶……

芸娘每一次主动和被动的付出,都得到了沈复的极口夸赞,夸赞她的灵心慧性,贤惠大度。芸娘的个人价值在沈复这里得到了实现,驯顺惯了的她也是从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要求。甚至有时候别人没提出要求,她先替别人想到了。前文说到的几件事,但凡她懂得说一次“不”,结局都不至于那么惨。

沈家仆人们看不起她,公婆后来也嫌弃她,弟弟弟媳都排挤她,唯一能给她温暖和赞赏的,就只有她的丈夫,所以她一切都以取悦于沈复为人生最高目标。

沈复天性不喜欢读书考试,他只喜欢那些风花雪月的文字,画两笔画,吟几句诗。对于应试学问和寒窗苦读,他毫无兴趣。他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

文章图片8

按说,他没有资格如此任性。沈家并不富贵,沈父又爱花钱和社交,家产都是要给弟弟继承的。所以,沈复如果聪明,就该及早给自己寻找安身立命的出路,要么读书考科举,要么跟着父亲学做幕僚,要么去经商。

沈父也替他前途打算,新婚弥月,就安排他师从武林赵省齐先生门下读书。沈复对此感觉是“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读书期间,他“心殊怏怏,梦魂颠倒”,害起了相思病。先生也看出他读不进去,就给他留了作业,放假回家。他感觉这三个月“如十年之隔”。

沈复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相比于做学问,他更喜欢陪老婆读诗,教老婆行酒令,赏花看戏之类。也许他父母觉得既然已经把这儿子过继给了别人,够对不起他了,也就不要太逼迫他,所以,父亲转而携带他跟着自己学做幕僚。然而沈复“见热闹场中卑鄙之状不堪入目”,又跟同事闹矛盾,就连幕僚也不做了,转去行商。

沈复最成功的一次行商是跟着表妹夫徐秀峰去粤东,这次赚了多少钱,他不太计较,他津津乐道的是旅游见闻。他嫖了一个外形很像芸娘的雏妓,名叫喜儿,而且对人家各种温柔体贴,使她成为妓院姐妹们的羡慕对象。在粤四个月,沈复在喜儿身上花了一百两银子。

此时的他八成想不到后来会有因为还不起五十两银子的高利贷而被老爸赶出家门,芸娘因为无钱请医问药,最终贫病而死的局面。

喜儿赎身要五百两,沈复吓跑了,次年秀峰再去,喜儿不见沈复,差点儿自杀。沈复自鸣得意说“半年一觉扬州梦,赢得花船薄幸名”。

沈复最大的乐趣就是教芸娘她所没机会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她他自己所经历的见闻。这在旧时代是难得的丈夫,也是芸娘最感动的地方。

他乐意带着芸娘出游,看她面对万顷太湖碧波感叹天地之大,还叫她女扮男装陪他出去看戏,让她享受男人的快乐。芸娘的惊喜和感慨也给了他这个在事业上毫无成就的人相当的优越感。

芸娘听话,一方面是自己好奇,另一方面也不愿拂他美意。她男装陪他出游,还一起与船家女素云饮酒行令。这些行为都在日后成为惹人非议的把柄。沈复成就了芸娘的快乐,也毁了她的余生。

粤东回来后,沈复把此行经历都告诉了芸娘。芸娘这种能主动给他和船娘留二人世界饮酒的妻子,自然不会吃醋。不但如此,沈复还带了芸娘去看徐秀峰从粤东带回的新妾。这一番操作有何居心,只有沈复自己明白。

于是,芸娘很贤惠地发誓要给丈夫纳妾,后来不顾一切笼络憨园,甚至结拜姐妹,最终人财两空名声扫地,健康受损,还被逐出家门。这一切追根溯源,都是由沈复分享艳遇而起。

沈复爱闲适,厌倦劳苦,所以做一行厌一行。起初他们夫妇寄居大家族,还能逍遥度日。被逐后,日子就艰苦起来。

文章图片9

芸娘未嫁时,靠着绣工可以养活母亲和弟弟,还能供弟弟读书。可是被逐之后,虽然沈复还能帮忙卖字画,她自己也拼命做活,却怎么也养活不起一家四口,不得不停止医药,病重等死。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沈复花钱太任性。他喜欢请朋友喝酒,还要借钱给朋友,而芸娘也就典当钗环来满足他。芸娘卧病等钱医治,他正月出门借钱,却没带够衣服,为了避寒,居然把钱都拿去买酒喝,以致没钱坐船。晚上用火烤鞋袜,还把袜子烧了一半。

文章图片10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事业和生活上都很低能,但花钱却毫无概念毫不计较的人,不但不能分担芸娘的经济压力,甚至还要增加她的生活负担。

贫贱夫妻百事哀,受连累的总是孩子。女儿青君十四岁就被嫁给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去做童养媳。儿子逢森十二岁就被迫去店里做学徒。旧时学徒,不但工作辛苦,还会有打骂饿饭等各种虐待,所以逢森十八岁就去世了。

孩子在沈复的生命中似乎并不那么重要。《浮生六记》这本传世之作里,提及两个孩子的笔墨还不如那些花鸟草虫多。沈复自己没有独立谋生能力,也从未为老婆孩子筹划存钱。有一点钱,他就拿去游玩买醉、看戏宿妓,等到没钱的时候,一家四口“隆冬无裘,挺身而过”。青君“衣单股栗”强说“不寒”,这个做父亲的只会夸她“贤能”,再无别话。

如果在今时今日,谁遇到这么个丈夫,必定会大呼“上了渣男的当”。而芸娘临死还在感叹自己的婚姻多么幸福:

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休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像沈复这样肯给老婆好脸色看,愿意教老婆文化,还带老婆出去玩的男人,已经是凤毛麟角。自幼缺爱的芸娘遇到沈复这样一个好脾气也肯体贴的男人,觉得自己是上了天堂。她父母双亡,弟弟失踪,公婆又厌弃她,她在世上唯一的依靠就是沈复,所以她对沈复的态度,有点类似于《红楼梦》里邢夫人对贾赦那种“一味奉承以自保”,只是他们夫妇之间更少利益算计,更多情爱缠绵,因而显得纯洁浪漫。

他们镌刻了“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在往来书信中使用。他们在内室设了月老画像,每逢朔望就焚香膜拜。在爱情中,沈复可以逃避世俗谋生的艰难,而对芸娘来说,只有留住丈夫的爱,才有她的容身之地。所以爱情大过一切的想法,在他们夫妇是不谋而合。

“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与否?”

文章图片11

为了爱情美满,她没有夫人的架子,曲意逢迎丈夫,甚至能跟妓女拜把子。因为她的处境,本质上跟那个粤东的喜儿一样,遇到沈复这样一个男人,已经觉得是前世积德了。

凡是沈复喜欢的,追求的,她都认为好,哪怕需要她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凡是沈复不喜欢的,哪怕是对她和孩子有益的,她也绝不强求沈复去追求。

这样的妻子,可以说是对丈夫溺爱到了极致,为了丈夫高兴,可以不顾自己的名誉、金钱、健康,甚至不顾孩子的前途,只要丈夫开心就好,这是芸娘的疯狂与偏执。

文章图片12

​只谋爱,不谋生。难怪林语堂会夸芸娘是最可爱的女人。这世上有几个女人肯为了爱情,而祭出自己和孩子们一生的幸福呢?

很多男性读者喜欢林黛玉,厌恶薛宝钗,也是同样的道理。

蒲松龄写过一个章丘人,名叫耿崧生。他老婆边织布边监督他读书,考砸了不许回家,与朋友的谈话内容必须与仕途有关,后来中了进士。她把持家里经济大权,哪怕是给小舅子辅导功课,老婆也催他跟老丈人要钱。还有一位李善迁孝廉,喜欢在妓院做DJ,被老婆抓回去锁在家里读书,终成大器。

有这种英明老婆的领导,他们及其孩子自然不会落得沈复父子那样的境地,但是做丈夫的生活乐趣也是乏善可陈。这种望夫成龙的女人,在那个时代被视为贤妻。但现实生活中,是男性避之不及的。芸娘那样的妻子才是大家的梦想。她对丈夫一无所求,相信有情饮水饱,能把苦日子也过成诗情画意。

她是她爱情宗教里最坚定的信徒,还打算传教给憨园,邀她一起建设和守护他们的爱情乌托邦。憨园的背盟,动摇了她的精神支柱。她的信仰,在别人眼中,并没有那么了不起。最终,芸娘成了她自己爱情理想的唯一殉道者。

文章图片13

沈复在芸娘死后,一度想要出家,后来还是算了,他的上司送了个妾给他,从此“又入春梦”。对他来说,浮生如梦,不必较真,也无法争取。芸娘不过是他众多美梦中的一个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