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思维当中,更多的人已经开始倾向于人大于组织,人大于岗位的思维,我们经常讲一个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组织,取决于岗位的设置,岗位的功能,职业的发展等等。现在很多的思维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人的多样性,人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所以满足人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我有更好的人才,这个人有更多能力的时候,我可以因为这个人来调整组织,来重新划定岗位。 现在新的思维已经往这个方向走,特别对于我们灵活性越来越强的小微企业,这是一个更有价值的思维方式。 很多企业都会为岗位设定说明书,让每个人知道自己岗位是做什么的,就像产品出厂以后都会有一个产品的说明书,每一个岗位也是企业的产品,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因此也会有说明书,一个岗位的说明书实际上是由这样的一些内容组成。 包括岗位的基本情况、职责、权限、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一些岗位的要求,岗位的职责权限来组成,它形成了岗位说明书的主体内容。 岗位说明书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话题,岗位说明书是固化层次还是一年一修,因为我去过很多企业,我发现稍微规范一些的企业,他们都喜欢把岗位说明书做几件事情,比如形成一个模板或者形成一个资料,然后贴在墙上,甚至编印成册,然后提供给员工或者是新来的员工去了解。 员工可能在刚刚入职的时候会看,但是后面实际上都忘了自己到底是哪些岗位职责,当然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岗位职责要不要定期的做调整?如果定期调整,就没有必要形成手册,因为你不可能每一年或者某一个阶段都来运营我们手册,对企业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成本和投入。 影响岗位职责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什么?第一个因素是组织,岗位的设置肯定是来源于组织的需要,从组织设置概念来讲,就是岗位。 岗位的存在都是因为组织的需要而存在的,如果我们组织发生了改变,那么岗位肯定要发生调整,从部门来讲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合并,那么合并完以后,下面的岗位一定要发生调整。采购和营运做了一些功能的调整,那下面的岗位有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是组织的改变。 很多小公司为什么会提倡因人设岗呢?是因为我们的组织可能会经常性的改变,比如我们运营总监的能力不够,但是没有别的人,只能把这个小伙子提上来做运营总监。 可是我发现他工作职责的一些东西无法满足,所以有可能会把他的一些工作,抛给采购部或者生产部,或其他营销的部门,这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所以营运和营销的功能经常会发生一些交叉,甚至功能之间的改变,改变完了以后就会存在下面的岗位,也会发生相对的调整。 他是隶属的部门,不一样的工作职责不一样的工作重心,不一样的工作焦点也会发生对应的一些改变,因此组织有可能会影响到岗位设置。 第二因素就是目标,目标对企业来讲是很重要的部分,这两年很多的小微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势不太好,目标也发生一些调整,比如说2021年比2020年我的目标要增长百分之三十,但是真正到了2021年,发现不仅不能增长百分之三十,可能萎缩了百分之十。 当初为2021的百分之三十的递增目标,配置了不少的人员或是岗位。但是实际上到了2021年这个时间因为目标达不到,因此人员多了,又要做岗位重新的配置,重新的调整,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个因素叫做流程,流程是基于很多企业不断的优化,比如说我们增加了新的生产设备,或者我们优化了某一项工作的需要,工作之间的关联性就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些改变同样会让岗位做调整。 比如说富士康原来都是靠人工来做,现在用了很多机器人,岗位原来一个车间要六百个人,现在只要六十个人可能就够了,这种情况之下基于企业的一些变革带来的流程上的优化,造成的岗位调整。 影响岗位的因素,其实核心的就是这三大因素,这三大因素会改变很多东西,因此我们在做岗位说明书的时候,我认为不要把它给形成一个固化的手册,更多的是经常性的调整,经常性调整会对企业的岗位设置,带来很好的价值。 一般来讲,当公司的组织或业务发生改变时,才要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基于什么样的需求来做的?首先组织本身在发生改变,那么岗位的分析也要对应的进行。 比如组织规模发生变化的时候,还有组织的结构,另外建立新的部门或者岗位,新管理模式的导入,人员的结构发生改变,工作分析是基于我们的某一些深层次的工作需要,而这个需要其实是在发生的时候就要做岗位分析。 很多人问,是不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都要把岗位分析在这些改变之前就要把它做好,当然如果我们没有做岗位分析,我们就会存在人效的浪费,人员配置的浪费,人员臃肿的问题,还有岗位流程之间出现裂缝,出现无法链接等等一系列问题。 工作分析对企业的战略落地和组织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实现我们战略,并且明确岗位的内容和边界,提高流程的效率,实现权责的对等。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发挥着很基础性的功能,工作分析与职责之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在设置组织建立的时候,为什么要设置一些部门?为什么要把这个功能职责给到这个岗位,这些都是通过工作分析得到的。 做人力资源整体的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还有接班人的计划,人员的标准,都是要通过工作分析来实现,我们的招聘和配置,我们到底要配置什么人,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有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吗?同时也要看到人岗是否匹配,这些也是工作分析的价值。 还有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当中要对每一个岗位的价值做出提炼,提炼也是基于对工作的分析才能够得到实现的。 薪酬的管理是由于我对这个岗位做了综合的分析,比如这个岗位他的劳动强度、难度、岗位技术的含量等等。 还有他对公司贡献价值做分析之后,对这个岗位的一个薪酬也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位。 人才的开放,培训的落地,如何给这个岗位提供更有价值的培训,如何给这个岗位组织培训的设计、课程的设计、考核的设计等等,甚至职业生涯的咨询和指导,他们都是通过工作分析才得以实现。 所以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工作最基础的部分,因为它太基础,所以经常不容易引起我们对他正面的了解,很多企业也可能忽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