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家长的又五点提醒

 感悟zs 2021-11-19

  

  

  

  

  

  

给家长的又五点提醒

六、适当地让孩子做些家务。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今天的父母鲜有让孩子做家务的,以至于很多大学新生到了厨房只会下方便面,更有很多将脏衣服打包带回家的。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究竟有什么不好?孩子学习累了,做点家务,大脑可以休息。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让孩子去关心父母,去学会考虑别人。

    七、为人“父”表。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推给母亲,父亲应当承担必要的责任。做老师的讲究“为人师表”,那是因为老师在学生面前,有着重要的“榜样”的力量。而相对于老师而言,父母的“榜样”作用,更显得重要,对孩子的影响也更大更持久。所以做父母的,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说,想要孩子孝敬自己,就必须自己要先孝敬父母。

    八、多和孩子沟通,争取和孩子做朋友。应该每星期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像朋友那样和孩子沟通,努力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在交谈中,要始终“恪守”朋友的身份,抛弃“说教”的成分,要始终尊重孩子的言论和思想。妈妈的唠叨往往使孩子麻烦,效果不好。用沟通代替唠叨。

    九、该批评时就批评。人的本性里总是有些阴暗的东西,比如好逸恶劳,比如自私自利,所以人需要有约束、有教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哪怕是成人,也是时时需要批评的,更别说孩子。该出手就出手,该批评时就批评,不能手软。现在来自老师的批评是日益减少了,所以家长的批评就显得十分珍贵。如果经过认真考虑,认为对孩子的批评是正确的,那么请一定不用妥协。另外,千万不要让批评成为过家家式的游戏。
    十、要积极引导孩子的阅读、看电视和上网。不要拒绝孩子上网。网络能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孩子读哪些书,看哪些电视,上哪些网站,对他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要密切关注孩子的阅读、看电视和上网。关注的目的不是“干涉”,不是“拒绝”,而是“引导”。“引导”意味着父母要和孩子沟通,要“以理服人”,要接近孩子的实际去培养孩子较积极的兴趣。通过阅读、看电视、上网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扩大孩子的视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