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336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建议先分享,后阅读! 打球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正手短是一个难点。如果不太会处理,那么比赛中对手就会疯狂地给你正手短,控制到你难受。 处理正手短的方法当然有不少,可是正手挑打是必须要学会的经典! 我们先来给大家一个正手挑打的参考流程: 先做预判,判断来球的落点、旋转性质和强度,然后上步引拍,挑打的技术,引拍动作不需要太大,然后就是加速挥拍; 挥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是,控制好自己的大臂,不要过 挑打动作做完之后别忘了还原和准备下一板球奥! 球友们在练习正手短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最后练成四不像。 那么今天,乒谈就来给大家整理下,练习正手挑打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都是坑,一定要注意! 有很多球友不重视准备姿势,认为准备姿势有什么重要的。 其实不是这样,准备姿势作为技战术动作的重要一环,是绝对不可以马虎的。 比如说,准备击球的时候,手臂究竟应该如何放,过高或者过低都是不对的。 如果手臂过高,击球时候就要先把手臂降下来,然后再上步引拍击球,反之如果手臂过低,就需要先将手臂抬起来,然后才是上步引拍击球。 因此,不管是过高还是过低,击球的过程都会多余一个动作,不经济! 一般来说,建议大家把手臂稍微拿起来一些,放置到球台台面以上即可。 重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水平和垂直2个层面来看,水平层面就是重心究竟该压在左腿还是右腿还是中间的问题,垂直层面的问题就是重心过高或者过低。 这里主要说的就是垂直层面,重心过高的问题。 直观层面上来说,就是球友打球的时候站 一般来说,正确的做法就是:“屈膝弯腰,降低重心,尽量让视线贴近台面。”。 手腕的问题,一方面是不稳定,另一方面就是外翻或者内扣得太厉害。 在练习正手挑打技术的时候,很多球友的问题就是手腕内扣得太厉害,另外出手的时候手腕没有固定好。 手腕内扣太厉害,带来的不利就是,球拍给球的撞击不够,摩擦过多,一般来说击球就难以过网,或者出现自己预料范围外的击球效果。 针对这个问题,给到的建议就是在出手的时候手腕可以打开一些,让球拍击球面亮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力量作用于球上。 击球时机,就是在什么时候击球的问题:上升初期、上升末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期...... 一般来说,在练习正手挑打技术的时候,建议大家在高点期或者下降前期出手,过早或者过晚出手都不好。球在跳起来之后要稍微有个顿一下,感受顿一下的感觉。 肘部距离身体太远,这是典型的用大胳膊打球。因为距离身体太远,所以身体就脱离了对于击球的控制,最后影响击球的质量。 因此建议有这样习惯的球友,打球时肘部距离身体近一些,整个手臂贴近球台,手不要高于球。 很多球友有这样的心理,在挑打的时候怕下网,因此板型会给 其实如今40+的时代,球的速度和旋转大幅度下降,力量要素更加凸显,板型立起来一些将球击出即可。 以上的6个小点,就是在练习正手挑打技术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误区,希望可以启发到广大球友,需要了解更多技战术,请在评论区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