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刀走凌云志

 云是鱼的知己 2021-11-20

    你是秦砖汉瓦浑宏气象的度化, 你是率土之滨盛大尊严的象征,你是泼墨华彩间的留白。

                     1.

     古玺,你诞生在封泥之中,你挺拔的金属意味的线条,令人着迷。

     古玺,泛指秦以前的印章(由于从考古角度证实的可靠的春秋时期的玺印暂未发现,因此,有时也称之为战国玺印)。

     玺在古代可写作璽、鉨、鈢,因各国文字的不同,玺印的质地不同,因而有了写法上的差异。

      古玺印的材质多为铜、玉或陶,其中铜质印章,朱文多铸造,白文有铸有凿,凿多于铸。

     古玺,按地域文字和风格可以分成楚玺、燕玺、齐玺、三晋玺,按场合及用途可以分成官玺、私玺、成语玺。

     古玺印兴起约在春秋时期,用作信用凭证,同时也是行政机构行使职权的工具。(盖在封泥上,印章如同签押,可以防止伪诈,以防凭信之物)。

      官印是权利的象征,代表着官阶和职位。印章背上原有钮,中有小孔,为便于穿绳,随身佩戴。

                        2.

     秦印,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和统一六国以后的秦国印的统称。

     秦以前的先民有佩戴印玺的风尚,材质不限;秦统一后,独皇帝印称玺且为玉质,别人不敢。

     秦印多为凿制,且带有日字格和田字格,由官阶高低决定,也为了消灭地方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的格局。

     秦代以秦系文字为模版创立了小篆,结构较之前更稳定。

     关于摹印篆,就是依小篆笔画略取方势,用来适合方形印面。印文辅之以边栏,因此,秦印灵活而又和谐,浑厚统一,秀雅古朴。

     如“右马将厩”“弓舍”。

     秦私印分为姓名印、成语印、肖形印;两字姓名中间以横线作区隔,三字统一为圆形印三等分处理。

     “秦书八体”:大篆、小篆、虫书、隶书、刻符、摹印、署书、殳(shu)书(后四种实为文字的使用形式)。

     吉语印有四字成语印和二字印,多为“日、口”界格,最早出现在战国早期。此类印章刻制较自由随意,结字章法灵活多变,它们更多地展现了秦印的独特风格。如“敬事”“高志”“慎”“思言”“日敬毋怠”等字样。

       另:铸印分翻砂和拔蜡两种。

                         3.

      汉代文字主要是隶书,除此以外,王莽建立“新”以后,提倡复古,出现了新莽六书,即古文、奇字、小篆、佐书、缪篆、虫书。

     这时,汉代篆书已不作为日常的书写体,而是用于特殊场合;汉篆融入了隶书的偏旁和结构,笔画盘曲形成装饰化。

     汉印除专指汉代印章外,更多的是指汉印风格的印章,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前后约有六世纪,材料主要为金、银、铜、玉、滑石。

    秦书八体中的“摹印篆”到了新莽时期,定名为“缪篆”,为官六书之一。

      关于缪篆。缪篆是在秦代“摹印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摹印篆是在田字格或日字格之内,为了让形体适应具体的需要,多趋方整,有时甚至采取挪移的办法以便于安排;汉的缪篆在此基础上,日益向结构匀称和线条圆转方面发展,乃至虽无框格,大小平整,字体绸缪屈曲,笔画饱满。

     汉印比秦印更加平正方直,与活泼的秦印相比,汉印寓变化于统一之中,展现出博大雄浑的风貌。

      汉印有官印和私印两种。

      玉印是用比玉更加坚硬的解玉砂,通过轮轴带动的磋磨工具徐徐琢磨出来的。

      汉私印多用白文,朱文较少,也有朱白相间的情况;在印文排列上,甚至把姓与名分作两行以示区别,出现逆时针的“回文”章法;正常情况下,笔画较多的用白文,笔画较少的用朱文。

     汉官印大致分为四个时期:西汉初期、西汉时期、新莽时期、东汉时期;汉代印章有明确规定:除印材、印钮、大小外,帝后诸侯称玺,列侯、将军部署及郡邑长官称印,将军称章。

     汉印凿多铸少。凿印与铸印的不同处:凿印刀口挺峻,笔画交界处往往都比较方棱,显得爽利挺拔,骨胜于肉,给人一种开朗之美,我们称之为“刀味”。

    古代有部分印章因作战需要往往“军中急于封拜”故意到笔不到,此为“急救章”。

                     4.

      静静的房间里,能听到钟表的滴答声,彷佛回到了亘古,穿行在黄钟大吕的阵列中,触摸着先人的遗迹,我们的刀下瞬间像长出了胡须,变得如此古老而又簇新。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不要问身在哪里,但问心在何方;

     滚滚的万丈红尘里,守得住这样一方细腻而又深刻的天地,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在路上一剪梅写于2021.2.4

      谢谢您的赏读和鼓励🌹亲,愿我的文字您能喜欢💕

     谢谢关注转发和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