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山东莘县徐庄成立了民兵模范班。年轻的民兵们是真高兴了几天,可是不尽如人意的是,手里攥的武器都是些 “土家伙”,只有徐荣先这个当班长的有支土制“撅把子”,还经常打不响。这一天,民兵徐明先在他哥哥徐荣先面前又没完没了地唠叨起来了:“当民兵没有枪,靠大刀、梭标、兔子炮,还没等你亮家伙,人家的枪子儿就把你'咬住'了。唉,真没劲! ” 。 土制手枪 弟弟徐明先胆子大,他曾经为了搞到一支枪,自己偷偷一个人跑到金堤去截过往的鬼子汉奸,还煞有介事地用红布包了个扫帚疙瘩,鼓鼓囊囊地掖在腰里冒充短枪。不料鬼子汉奸没碰着,竟然截了八路军的便衣侦察员,枪没搞到,连自己的扫帚疙瘩都成了人家的战利品。 “哈哈,你小子的枪瘾又犯了吧?只要听哥的,保你弄支真家伙。”徐荣先笑着说。他早就有到敌人手里搞枪的打算,只是还没有找到机会。 “真的?”徐明先两眼瞪得溜圆。“那还能假,过几天陆塔镇大集,咱们去看看,瞅到机会咱就干一把,搞支真家伙!” 图片来源于影视作品剧照 二月初五,是陆塔镇的大集。通往陆塔镇的大道、小路上,出现了推车、 挑担赶集的人群。 只见镇子东南方向,一条羊肠小道上走过来一高一矮两个人。走在前面一身英武之气的高个子是哥哥徐荣先,他上穿对襟黑棉袄,下着蓝黑棉裤,脚蹬一双平口棉布鞋,头戴一顶瓦块瓜皮帽,那支“撅把子”藏在贴身的夹袄里。稍矮的是徐明先,他跟在哥哥后面,背着一个赶集人常用的背搭子,腰里还掖了一颗手榴弹。 很快,哥俩就走到了陆塔镇。只见寨门大开,几个倒背着枪的伪军,在门前装腔作势、吆五喝六,“丈人” “舅子”地喝骂着来赶集的老百姓。 一个一脸麻子的伪军正在敲诈一个小贩。只见那小贩鼻子一把泪一把地苦苦哀求:“老总,俺本钱少,赚不了几个子儿,您行行好,等俺赚了钱,一定孝敬您……呜呜” 。 看到这情景,血气方刚的徐明先恨恨地捏紧了拳头,心想:奶奶个熊,等老子搞到了枪,先收拾你们这些的龟孙揍滴! 他俩跟着赶紧了人流进了寨门,只见集上店铺林立,人流熙攘,卖狗皮膏药、老鼠药、洋片、仁丹、大力丸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他两人向前挪动着脚步,徐明先虽说是初出茅庐的“牛犊”胆子大,但他缺少经验,跟在哥哥后面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突然,徐荣先停住了脚步,前面不远,赶集的人群骚动起来,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传来。迎面过来了一队伪军,躲避已经来不及了,他俩急忙靠到身旁的一个烟摊旁。 徐荣先伸手在兜里摸出几张日伪流通的金票递给烟贩,不曾想,却随手带出一卷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发行的鲁西票,落在了地上。他刚要弯腰去拣,一个歪戴帽子,长的鼠头獐脑的汉奸正巧随那队伪军走过来,他滴溜着两只贼眼,一看掉在地上的鲁西票,疑心大发。 '妈的,干什么的!'他恶狠狠地上前一把拽住了徐荣先的脖领。徐荣先心里不觉“咯噔'一下:糟糕,怎么碰上这么一个王八蛋! 他疾速地环视了四下周围,见那队伪军并未注意,已经走远,便满面堆笑地打了个哈哈:“别误会,那是俺卖鸡蛋的钱,庄稼人谁认识这是哪路的票子。”那汉奸眼珠子一瞪,刚想发作,却见徐荣先从烟摊上拿了几包“太阳牌'香烟,塞到了他手里:“不成敬意,小意思,拿去吸着,嘿嘿”。 这家伙也真是见物眼开,马上换了笑脸,呲着一嘴黄牙:“嗬,孝敬老子,好哇,你他妈的还真有点眼力价。”顺手将香烟掖到腰包,摇头晃脑地走了。看那汉奸走远,徐荣先深深松了一口气。 图片来源于影视作品剧照 他俩在人群中拥拥挤挤,不多时,便来到南街的鬼子炮楼跟前。这个鬼子炮楼修得非常坚固,有六七米高,成四角形,三排黑洞洞的枪眼上下排列,四周有高大的围墙环绕。炮楼顶上,一个鬼子哨兵端着枪审视着赶集的人群,枪上的刺刀在太阳光下不时折射出一道道寒光。“这里戒备森严,夺枪不太容易。”徐荣先冷静地思考着,决定返回四街寻找落单的日伪军,找机会下手。 这时天已近中午,他俩走得正感觉有点饥肠咕噜,正想着先吃点饭,填填肚子再说。 “哥,你看!”徐明先从身后捅了他一下,小声说。 只见一个鬼子军官摇摇晃晃地从一家酒楼走了出来。这家伙喝得醉醺醺的,一步一个踉跄,右肩还挂着一支王八盒子枪,甩来甩去得让徐明先看着十分眼馋,心里象猫爪挠一般,恨不得扑上去。但是,这里离炮楼不远,又是日伪军时常出没的地方, 如果贸然行动,很容易惊动炮楼里的敌人。徐荣先向徐明先使了个眼神,转身向东走去。 “真是的,今儿个白来 一趟……”徐明先一脸不情愿地嘟囔着。 '急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东关住着一些伪军,咱们到那里看看。”徐荣先压低嗓音。 图片来源于影视作品剧照 两个人正盘算着,还没走到东关,迎面从东门走过来一个挎匣枪的伪军官。只见,这家伙倒背着手,嘴里哼着酸溜溜的小曲,鹅行鸭步地迎面走来。 徐荣先停下脚步,观察了一下四周环境,这里离炮楼已经有一段距离,而且不是集市的中心,较为僻静。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拿定主意,他拍了徐明先一把,徐明先顿时心领 神会。 只见他俩分开,一南一北从两边向伪军官靠了上去。说时迟,那时快,徐明先从背后一把将那伪军官的俩小腿抱住,只听“扑通” 一声,伪军官一头栽倒,摔了个嘴啃泥。 “八路,八……八路!”伪军官杀猪似地叫唤起来。 徐荣先掏出掖在衣服里的'撅把子”朝伪军官头上狠狠砸去。瞬间,这家伙头上像开瓢的烂西瓜,污血涂了满头满脸,哼叽着像死狗一般瘫在地上。 “快!拿枪,把子弹也带上。”徐荣先高声喊。他俩踩住那伪军官,麻溜地解他身上的枪和子弹。 这么一折腾,那被砸晕的伪军官又醒了过来,两只手乱抓乱挠,还鬼嚎样地喊叫起来:“我的枪,我…的… 枪…”。 徐明先一看这死狗还了阳,还拽住枪不松手,抡起拳头又照着他头上狠狠砸了几下。只见这军官刚刚抬起的血葫芦头,面团似地歪到一边,嘴里只有出气没进气了。 他俩解下枪和子弹,撒腿就向东门外跑。被刚才的情形惊呆了的路人,猛地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事情,四下哄散。为了趁混乱出寨门,徐荣先抽出手枪“叭!叭!'朝天放了两枪,随即大喊:“八路军进来了!八路军进来了! ”这一喊,真是火上浇油,东城门附近一下子像了蚂蜂窝,赶车的、挑担的,你拥我挤,整个集市炸了营。 受惊的人群东躲西 藏,纷纷向几个寨门外涌去。东门口站岗的伪军一看寨里大乱,听见“八路军进来了!”的喊声,也麻了爪,慌了神,一个家伙刚想用枪拦挡人群,就被人群冲了个大跟头。徐荣先两人随潮水般的人流冲出东门,还没跑多远,身后就响起了枪声,炮楼里窜出一队伪军拼命地追了上来。他俩掏枪边跑边打,打倒了前面的几个,后面的还是穷追不舍。他们甩掉身上的棉袄,跳过沟堑,穿过树林、坟地,向着东南方向一路狂奔。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这是鬼子的马队出动了。四面都是旷野,两条腿怎么能跑过四条腿?就在危急关头,他们突然发现前边不远有一座废弃的破砖窑,决定钻进去抵挡鬼子马队的追赶。 鬼子马队将这座旷野中的砖窑团团围住,一边围着砖窑兜着圈子,一边对着砖窑里喊道:“八路的,出来,出来的!'但他们并不敢下马靠近砖窑。 兄弟二人跑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两人握枪,透过窑内的一个砖缝观察着外面鬼子的动静。 这时,外面隐隐又传来敌人步兵追来的嘈杂声。得冲出去!不然敌人越来越多,不能再拖延下去!冲出去是危险的,不过眼下,也只有这一条路了。徐荣先紧紧攥着徐明先的手:'兄弟,咱决不当俘虏,一会我掩护你!你跑过了前面的封锁沟,就到了咱们的根据地了,到了那里就安全了” 。 '哥,咱死也要死在一块,我不能丢下你! ”徐明先的声音哽咽。此时,这个从来不知掉泪啥滋味的“倔小子”,眼里含着泪光,把哥哥的手握得死死的。 时间紧迫!徐荣先也不说什么了,他决意俩人一块冲出去,趁敌步兵还未赶到,打鬼子马队一个措手不及。 窑外又传来鬼子的阵阵喊叫声。徐明先靠近窑门,从身上摸出了那颗手榴弹扔了出去。 “轰”的一声,鬼子马队中间腾起一股烟雾,几匹高大的东洋马被炸得“咴咴”嘶叫起来,腾起前蹄狂跳不止。几个鬼子兵措不及防,被掀落到了马下,正连滚带爬地哇哇直叫。就在烟雾即将散去的时候,徐荣先打出一梭子子弹,随即两人冲出砖窑,拼命向远处狂奔。等惊恐的鬼子兵好不容易收拢受惊的马匹反应过来,已经被他们远远地甩到后面了。 密集的枪声在旷野回荡不息。兄弟俩翻过封锁沟,摆脱敌人的追赶后,成功到达了抗日根据地的边沿区。沮丧的鬼子骑兵眼睁睁看着两个“土八路”跑没了影, 在上司一片“混蛋、饭桶,八格牙路”的臭骂声中,灰溜溜地回了营。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