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表证再分,倡导中风贯穿发病、病传、病...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1-11-20
三、表证再分,倡导中风贯穿发病、病传、病解全程

如前所述,仲景在扁鹊医学体系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思考与实践,创立了阴阳的三分法,即三阴三阳六病辨治体系,而且仲景经方体系的特点是“首辨表里,尤重表证”,故经方学派亦有“伤寒”学派之称谓,而在治则治法和病传病解规律中,六病实则以“中风”证为主要眼目,是以《伤寒论》书中“伤寒”“中风”两个名词频现。

仲景在传承扁鹊表里观的基础上,在病因方面指出,所有的邪气都是从表入里的,此为邪气之来路。

如《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言:“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即内因是表邪入里引起的。

“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即外因是外邪困表引起的。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由此可见,在仲景三因病学说中,除了第三种房劳和生物、物理性损伤外,皆与表邪客气邪风相关。而在治法上,也是通过汗、吐、下、温、清、补等方法,以使得里邪出表、阴病转阳,达到人体阴阳自和病乃自愈之医疗目的。

或问:表病解表易懂,里病解表难会,里病应治里,表病应解表,然乎?

答曰:此即仲景伤寒体系所以厥功甚伟登峰造极之所在也。欲将表里绝对隔离,实乃象牙之塔、空中楼阁也,执于此念,终其一生不能入仲圣法门。纯表纯里,非曰不见,只百中一二耳,表里互兼,互为消长,则十之八九焉。

或问:表证里证,泾渭分明,如何贯通?

答曰:经言煌煌,《伤寒论》书中六病之“中风”证耳。

伤寒大论,(风、寒、湿、燥、火)伤寒中风为表急,卫气之消长盈亏存焉;(二便、经带、精血)不利下利为里急,胃气之强弱虚实寒热存焉。

而表急之“伤寒”与“中风”实则大有不同。

仲景在表病中再分出伤寒证和中风证,这是伤寒经方体系对扁鹊表里观的又一重大突破,体现了仲景经方体系“首辨表里,尤重表证”,“六病皆有中风”,“中风为六病眼目”的学术特点。这种分类方法既能确立不同表证的治法,又能揭示六病的病传病解规律,还能判断表里、阴阳、正邪之进退。而且也从侧面证明了陶弘景评论张仲景等大批汉末魏晋名医“似乱旧经”“或致新效”的治学风潮是真实存在的,而尤以仲景最为“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故被尊为“医圣”。

《素问·疏五过论》:“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