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很刻苦很努力,但学到后面收效平平,而有的人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能学玩两不误,而且能在学完有很多的收获。 我曾经暗暗发誓要做出改变,定了满满的计划,想象着成为厉害的人,惊艳到所有人。每一天都要利用好时间,要高效学习至少6小时,真的是“早晨起来信心满满”后来学着学着注意力就开始分散,就想掏出手机刷视频,而且觉得思维反应迟钝,经常走神,“老师刚才说了什么,我再倒回去听一遍”突然感觉效率变低了,学习激情也没刚开始大了,全靠意志力苦苦支撑。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每次浪费了一点时间就对自己进行批判,认为要想做成功某事就是要如此刻苦,怎么这点苦也吃不了,后来在自我压力下突然坚持不了了,放纵了好几天,却一点也不想打开学习视频,好像突然厌恶了学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后来了解到有效学习是保持极度专注,而非一味比拼毅力,精力得到保持是关键,如果一脚油门踩到底,到后面势必会精力不足,难以为继。严重的就会有厌恶情绪,觉得痛苦,很想逃避。试着换种方法,在整个过程中设置一些服务区以供休息,是不是精力能得到回升,也能坚持的更久呢? 科学的管理模式应该是极度专注 主动休息,如此反复。只有精力充沛了,才能保持专注,而主动休息就是在给精力“回血”。 后面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先让自己保持短时间的极度专注,在有些累的时候就停下来。 在保持极度专注的内容上也要精细选择,选择那些“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内容,使自己在拉伸区学习,而不是在舒适区,一直重复那些已经会了的内容,会无聊;也不是在困难区,以自己现在的能力完全掌握不了,会畏惧逃避。选择拉伸区内容的方法是可以化大目标为小目标,细化步骤;也可以重新选择内容,调整难度。 精力也可以叫意志力,只有在精力充沛时才能面对困难和抵制诱惑,一个真正自控的高手不是一味冲刺的人,而是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有用过番茄钟的人应该会觉得这个学习模式不是正好可以使用这个工具吗?学一会玩一会,学就好好学,玩就痛快玩。番茄钟会让人保持25分钟专注后响起铃声提醒你可以休息5分钟,这样循环往复。 休息时最好不要刷手机、玩游戏,它们会被动使用注意力,稍不留神就被卷入其中,可以试试看看窗外,收收衣服等这些不花时间的小活动。 主动休息还意味着你要主动停下手中的活,去进行休息活动,放下时要坚决,不要等坚持太久累了再停下,就像等很渴了再喝水,那时就已经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