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课件】04-7-3 大数据时代的生态学:公民科学

 生态学时空 2021-11-20
《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 
Ecology: The Economy of Managing Nature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斌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倾心打造的《生态学:管理大自然的经济学》。关注本公众号,可在第一时间获得课程的同步更新。
☟扫码可进入中国大学慕课课程☟


最朴素的风格,最真挚的DIY课程





作为大数据时代的生态学研究,公民科学方法是不可缺席的。
所以,我将这个内容也作为一节,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里的学习,我们就能在下一节课,更容易理解公民科学方法在促进生态学的大科学形成中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公民科学呢?简单地说,非专业人员参与科学研究和监任务,就可以被称是公民科学。这其实已经成为研究地球过程、生态系统,以生物多样数据收集当中的主流方法。尽管这个术语似乎是最近几年才出现,但实际上公民科学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历史记录来看,业余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整个世界了你看,果然,那个时候我们也许称之业余科学家。公民科学的例,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就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些公民科学发展的历史背吧。
在20世纪之,由业余科学爱好者完成科学研究是很常见的现象。例如,达尔文1809-1882)、华莱士、爱迪生和孟德尔,我们现在用科学巨匠来称呼他们,但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之前,并没有在科学上接受什么正式的训练,他们可以看做公民科学家的历史典范。这也难怪,“科学家”这个是1833年才出现的,所以在这之前,那些参与“科学”研究的人,可以简单地被认为就普通人。有人说,这后来呀,科学的专业化将公民排斥在外了,也许不无道。而我们现在重提公民科学,是否可以看作回归用老方法来做科学?显然不是这么简单,但我相信随着公民科学的发展,也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挑战科学必须通过“专家”来做的概念。
1995年社会学家艾伦·欧文(AlanIrwin)在他的著作《公民科学》中,用“公民科学”这个术语描述了人们如何积累知识,以便了解和应更多的环境威胁。欧在这本书中,对我们现今科学知识的不确定表达了关切,并主张替代那些形式上的知识。他认为,由“民间公众”所建立的知识,应该可看做是对传统科学知识不确定性互补。公民科学所形成的知识,可能会超出专业科学的范围,我们通常称之为民间、地或者传统知识,也就是替代形式的知识如果在科学认识与我们的观测数据存在出入时,这些替代形式的知识可能就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了。
但是,公民科学在实践中,却逐步变成了另外一种模式。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康奈尔大的瑞克邦尼(RickBonney)也采了“公民科学”这个词,但是他是指公众参的科学研究。瑞克邦尼在现在的公民科学界,那算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这当然得益于他所在的实验室,也就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的科学活动自1950年代以,他们一直在鼓公众参与鸟类学研究,邀请公众参加每周的公开研讨会,让公众报告所看到的不同鸟类,这样他们就可以收集更丰的数据。我们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个实验室的项目进常顺利,每年可以得数千万计的观测数据,他们的热心参与者还可以简单分析数据,提供更多可视数据这也是公民科学研究非常成功的案例瑞克邦尼所倡导公众参与,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这非常接近商业上的众包模式,也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公民科学的重要特征。
在利公民和众包项进行研究的案国生系统观网络起的爆芽(BudBurst项目不得不提。这个项目吸引公众在整个植物生长季进行观测,包括生、开花和结实的时间可喜的是,众模式的研越来至被认为这样究代表着来的端科学成为实。着技社交媒体化,民科学正成为代科研究中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特别是在数据获取方面。
再一个我想介绍的,就是星系动物园(Zooniverse)小组和公民科学联盟(CitizenScienceAlliance)的项目。他们在2007年启的银河系星系分类项目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后再尝试将这种众包模式用于其他研究之。也就是说,他们从本来关天文学研究的一个公民科学活动,逐扩大更多的项目,比如,老天气OldWeather),就是邀请公众协助将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所有的天气观测记录数字化,有助于重建地球大气环流;而蝙蝠侦探(Bat Detective),就是使用探测器,将蝙蝠的呼叫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音,因为破译不同的呼叫并记下来需要大量的时间,公众就被邀请来从探测器记录中识别不同种类的蝙。还有一个海底勘(SeafloorExplorer)项目邀请公众从互动网站中识别他们在海底图像中看到的物体,从每张图片中指出他们是否看到鱼、扇贝或者是其他生物,并描述海底是沙还是石头,以及他们是否还看到了其他有趣的东西。
刚才的星系动物开展的项目能按照相同模式开展,说明类似的项目是可进行对比和借鉴的,这样有助于理解项目成功的途径。现在,我们基于志愿者参与的程来对公民科学项目进行分类。参与度最少的称为“众包”,仅让志愿者从分布式传感中收集数据,或者提供计算能力。第二级项目,就包括了公民科中的著名案例,比如我们刚才介绍的星系动物园,但这需要对参与者进行一些基本的技能指导。在第三级项目中,参与者可以有更多的参与,甚至可掌控研究的方向最后呢,参与度最高的,称为“极端公民科学”,公民科学家参与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级别,公民在有些项目中是研究的主要驱动力,甚至都不需要专业科学家参与了。
所以,我们前面提到的回归呢,似乎是有可能的。下面,我们还是以生物多样性监测为例,来说明公民科学如何有助于这样的研究。大家先来看看这张表。这张表告诉我们,似乎我们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已经收集了大量数据了,但这些大量的数据集,通常只适用于少数类群或栖息地,所以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数据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IUCN红色名录中,有大量受威胁的海洋和陆生物种,但针对这些威胁可用于分析的数据却寥寥可数。
那么,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中,采用公民科学家,将可以显著扩大可能的空间和时间范。因为增加额外的人员,从范围和数量方面来讲,可以收集更多的数据。让参与者参与国家甚至全球调查,参与者同时在许多地方收集数据,这其实已经成为收集生物多样性数据和吸引公民的重要途径。
大多数以生物多样性为导向的公民科学计划,主要就是记录物种的位置和多度,比如著名的eBird(http:///content/ebird)、iNaturalist(http://www.inaturalist.org)和iSpothttp://www.ispotnature.org),这些观察结果用于监测种群趋势和地理范围的动态。实际上,GBIF中所有物种发生记录中有50%是通过公民科学项目所收集的数据(http://www.gbif.org)。大家看到这些计划中的大多数,在很大程度上都促进了合作项目,并依靠这些高参与率来减少数据误差。
由于公众自然保护的兴趣,他们参与的项目,对于在物候变迁和动物迁移方面进行尺度分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许多项,支持了大尺度的植物物候观测,收了有关植物生叶、开花和结果时间的生态数据,解决了缺乏长期物候数据的问,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总的来说,这些项目涵盖了广泛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使用网络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记录来自野外的数据。
在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中,公民科学项目还有助于发现和跟踪入侵物种,这对于发现重要害虫和外来物种的早期爆发尤为重要。比如上面这些应用程序,都是通过手机让参与者直接从野外提交物种观测,以帮助检测和绘制入侵物种的范围。
公民科学活动,当然还有助于处理那些低成本-高分辨率的视频。对于大量的数字素材任何一个研究人员或机构都无法完整地分析这些视频片段。虽我们可以借助一自动化软件,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是有些方面是人眼比图像分析算更高明一些。例如,这里展示的DigitalFishers(http:///),就可以让志愿者分析深海录像,并通过类似于深海潜水器控制面板的网络界面,来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内容。随着志愿者变得更有经验,他们被要求改进他们的描述,并获得有关深海物种的新事实而且,还让多个志愿者分析相同的视频,这样可以提高描述的一致性。对于公众来说,这提一个观察水下栖息地机会,要知道,这是很少能见到的深海物种的机会。
如果众包数字图像分析,也是可以改善现有的在线数据集的。比如,对于全球土地覆来说,这个Geo-Wiki(http://www.geo-wiki.org/)就是让志愿者通过他们对GoogleEarth图像的观察,来澄清不同土地覆盖图之间的差异。就消除了那些综合土地覆盖图的一些模糊区域,并作为更准确的基准,来为综合评估模型提供信息还有这个ForestWatchers(http://forestwatchers.net/),要求志愿者通过选择云量覆盖最少的清晰卫星图像,在卫星图像上标那些可能是森林砍的可疑区域。
最后的任务,我们还需要将公民科学与大规模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库联系起来,达到足够的严谨性,让收集的数据有效,并在所需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能有效吸引参与者。这样,在一个全球框架下,可大大降低每个参与国的项目运营成本,同时提高这些数据的价值,并提高了将地方行动与全球行动联系起来的教育效益。当然,在生物多样性公民科学活动中,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这个数据质量的问题。准确的物种鉴别,对于普通公民科学家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还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来源,例如记录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太,空间覆盖不均匀。所以,在这方面,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在线指导和测验举办一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面对面培训是最有效的,但是这通常仅限于较小的区域项目。视频教程肯定是培训参与者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这个我们大家都能理解。
如果要在国家或全球的多个项目和网络之间共享数据,公民科学项目必须采用数据的统一标准比如,这里的达尔文核心(DwC)就是生物多样性应用的常用元数据标准,已被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所采用。而DataONE呢,则提供一个分布式框架,将75个数据中心、网络和组织连接在一起,以便公开共地球的环境数据,这个站点还专门为公民科学社区编写了数据管理指南。
因为要发动大量志愿者参加活动,就有招募、激励和留住参与者方面的技巧,项目设就会涉及到一些需要权衡的问题。科研究需要收集全面、高质量的数据,如果这个流程太复杂、太耗费时间,志愿者往往就失去了参与兴趣。那么,我们就需要主动去了解志愿者的技能、期望和兴趣。但如何激励参与者呢,这似乎更重要。如果只是简单地感谢他们的参与并承认他们的作用,似乎还是不够的。之前开展的许多项目呢,那也是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提供对参者访非敏感记录的数据库提供方便,邀请作为学术论文的合作者,举行竞赛和提供奖励,让参与者与科学家见面等各外展和沟通活动,与学校合作并将这样的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这些都或多或少取得了成功,成就了一些成功的案例。而这其中,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出现,让目前的公民科学更具时代特征。我们下面着重说说说这方面的情况。
首先,网和智能手机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通过专门为这些设备开发的APP不仅可以传播培训资料,还可以轻松地进行实地数据收集。而且由于这些移动设几乎都集成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因此在收集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获这些数据的空间信息。还有一些需要专业技能的野外活动,比如物种鉴定,现在也可以通过拍照来进行在线物种鉴别了。所以,这些新技从根本上改变公民科学,让我们看到了在线公民科学项目的“新浪潮”,这有时也被称为“公民网络科学”(cyberscience)。不得不说,在当今世界中互联网、智能手机、传感器和手机游戏所提供的机遇,与其他新兴技术一起,正在建立新的方法来影响科学和决策的进行。
其次,移动设备还可以充当用于测量环境变量的传感器。例如,NoiseTube项目中,利用手内置麦克风来测量噪声水平(http://noisetube.net/);如果这些移动设备再扩展一下,还可以连接测量环境变量的传感器,传感器直接使用蓝牙或其他无线技术与智能手机连接起来。比如这个SenseBox,是一个可以DIY的传感器盒,可以让用户自己集成各测量空气质量的传感器(http://www.sensebox.de/)。随着物联网变得越来越普遍,传感器将成为日常公民生活一部分,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环境监测设备出现。
使用相机监测动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些相机陷阱,利用动作传感器或者红外探测器作为触发机关来控制相机拍摄。相机陷阱的拍摄,一般不会打扰到野生动物,无疑可以捕捉到更加精细的镜头。因为记载数据很精确,所以相机陷阱还可以用来计算一个地区的动物数量,这比单纯靠人力来数要方便得多。如今,由于数字摄影的应用,相机陷阱拍摄的照片就可以直接上传到网络服务器了,然可以由专家进行验证,以确定是什么物种。不过,这些照片很多,专家显然是不够用的。
所以,就招募公民来参与这个活动,这张图,就是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这个程序是志愿者帮助科学家在120万张照片中识别动物,这些照片是科学家在非洲安装摄像机拍摄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志愿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来连接网站,甚至目前可以做到流式传输实时图像并进评论。
如果说要鼓励大家的参与热情,在线社区肯定一个很好的模式,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公民网络科学中。因为发生在公民网络科学社区中的社会互,也非常类似其他社交网络的功能,让用户有一种强烈的参加动机。康乃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开发YardMap,据说是第一个公民科学家进行互动的社交网络。它将一个在线社区网站结合到交互式地图应用中,这个应用程序允许用户绘制他们自的园林,然后还可以记录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其中有鼓励与地图制作者进行讨论的社区元素。
而iSpotiNaturalist等在线社区,可以帮助公民科学家借鉴他人的经验来减少他们鉴定物种的错,用户可以上传他们鉴别物种的建议和照片,还包括通过在线社区确的鉴别结果,也同时探讨是否有其他可能性。这样,在数据输入阶段就进一步增了验证大大提高了数据的质量。
对于千禧一代的用户群来说,公民科学游戏化,可能是最吸引他们的例如,这个iSpot项目,就可以在参与者个人识别了更多物种,让他们进入专家”状态,这相当于一种角色扮演的游戏,当然是有门槛的,需要通过一系列测http://www.ispotnature.org/quiz/)。这样,通过将志愿者的贡献与成同某些专业徽章联系起来就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更多的办法,可以将游戏元素添加到现的应用程序中。
比如,这Biotracker应用程,是用于向爆芽项目提供物候数据的,因为采用徽章和排行榜显示,吸引了许多千禧一代的用户群,别小看了这个群体,这是一个年轻的、技术经验丰富的一代。另外,将公民科学活动变成游戏的例子,还有这TigerNation,可以让参与者来跟踪老虎的运动;而这个HappyMoths则是一个鉴别蛾类物种的游戏。
最后,我想谈一谈公民科学的价值。为了简单起见,一般分为科学、教育、社会和政策四个方面。其实,大多数公民科学项目的价值是不容易归类的因为他们可能有广泛的目的,或者是随着项目的发展超出了原来的范畴。
公民科学的科学价值取决于所收集数据的质量,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数据。低质量的鸟类监测数据如果广泛使用,反而会给种群趋势造成假象。我们前面也看到,在新技术的引领下,数据质量提高是有可能的。
关于教育这方面的价值,也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大多数公民科学项目通过收集数据让科学家受益,而公民获得的益处其很少。如果参与者只是涉及简单的活动,诸如测量或记录观察,他们可能很少有机会去学习。但一些研也表明,在适当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可以实现高价值的教育成果。
要讨论社会价值在公民科学项目中,可能有许多难于度量的社会效。一方面,有可能让社会更接近科学和自然,带来一种归属感,并有助于社会创建一种保护自然环境的工作。另一方面呢,邀请志愿者收集科学数据,可以降低科学研究的成本这可能空出更多公共资金来产生更好的价值。
公民科,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证据来支持法的遵从性并传递决策。它还可以为公民提供机会,在地方、国家和全球尺度上解决直接影响公民的环境问题,以及影响有关这些问题的决策。因为公民直接参与了一些调查活动,所以他们更容易理解一个决策的理由是什么,让政策能更好地执行下去。
总之,公民科学包括一系列公民参与科学的不同方式。利用公民的巨大潜力,参与科学研究的问题,可以为当地和特定知识做出巨大贡献,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分析并参与对环境问题的决策。新的移动技术,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给公民在远程讨生态和环境政策的机会。如果使用得当的话,这技术有可能改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这个潜力,我们下一节课再来进行介绍。同学们,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