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部就班是魔咒,但打破未必能自由---观影《将来的事》

 新用户8487KTBg 2021-11-20

这是藕的第74篇涂鸦

藕记:

早上出门,穿得略单薄,春寒料峭中用微微僵硬的手指按动手机拍下早晨明朗的天空和干净的街道,把闪闪发光的图片发在朋友圈。这么好的阳光里走一遭,想对全世界微笑。即使是一株飘摇的水草,也会有怀着这样的心情自由摆动的时候呢。


        整个黄昏在看《将来的事》。一部法国新锐女导演米娅 汉森-洛夫执导的作品,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貌似是去年的电影,南周公号曾经安利。

没有堪称跌宕的剧情,整部电影的节奏一直是有控制的在推进。一名中学哲学女教师娜塔莉,拥有四平八稳的家庭和工作,和自己颇为自得的“满满的知性生活”。然而中年届至,看来和谐的生活忽然暗流频涌。先是独居的母亲不断因为心理上的问题状况百出,不停需要娜塔莉赶去解决。然后结婚二十多年的丈夫被女儿发现出轨后,选择主动跟娜塔莉坦承一切并分手。儿女成年后各自独立生活,母亲去世,娜塔莉用心筹备的出书计划搁浅,与视自己亦师亦友的爱徒之间发生了隔阂。糟糕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到来。娜塔莉一直撑起的平静外表下实则很多东西在一一破碎。

颠覆的发生不会得到提前通知,只有努力安顿好自己,把生活重新拼凑得看起来完整,此外并无其他选择,这是人生必修的功课。除了极为个别受到上天眷顾不会遭遇挫折的幸运儿,其他人,或迟或早,总要完成。

当丈夫向刚刚回到家的娜塔莉和盘托出自己有了别的女人,并且要搬去与后者同住的时候,疲惫地坐在沙发上的娜塔莉愣在当场,最后颓然说了一句话:“我以为你会永远爱我。我真是太傻。”

即使身为一名优秀的哲学老师,终日在阅读、讨论和思考哲学问题,亦未必对自己的生活有真正的彻悟。娜塔莉同样要经历对自己的质疑,然后克制着孤独、不安、怀疑,在失去原有的平衡之后,被迫开始重新建立生活秩序。理性而淡定的娜塔莉,在变故到来的时候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陷入焦躁并一次又一次独自哭泣。

在母亲的葬礼上,娜塔莉读了帕斯卡尔《思想录》中的一段,在电影中慢慢变成旁白。这段话是点睛之笔。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并且使我困惑的。我瞻望四方,我到处都只看到幽晦不明。大自然提供给我的,无往而不是怀疑与不安的题材。如果我看不到有任何东西可以标志一位神明,我就会做出反面的结论;如果我到处都看到一位创造主的标志,我就会在信仰的怀抱里心安理得。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可否定的太多而可肯定的又太少,于是我就陷入一种可悲泣的状态;并且我曾千百次地希望过,如果有一个上帝维系着大自然,那么大自然就会毫不含混地标志出他来;而如果大自然所做出的关于他的标志是骗人的,那么大自然就会把它们彻底勾销;大自然要么是说出一切,要么是一言不发,从而好让我看出我应该追随哪一方。反之,在我目前所处的状态,我却茫然于我是什么以及我应该做什么,所以我就既不认识我的状况,也不认识我的责任。我全心全意要想认识真正的美好在哪里,以便追随它;为了永恒的缘故,没有任何代价对我是过高的。”


世事总是如此,在人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一次突袭,然后让人不容置辩地独自面对残酷,学习接受和破茧成长。鲜有人可以例外。

以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东西,随时都会消失不见。以为早就成竹在胸的思想瞬间变得晦暗不明。什么才是能真正拥有的东西?

娜塔莉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丰富的,才能在这些曲折之后依然坚强和独立。浓浓的法国电影内敛的气息里,有我喜欢的悠远回味。比起许多美国电影,它不是简单用力的撕裂然后让人感知剧烈的疼痛,而是随着划过皮肤的尖锐沁入人心的钝痛,然后留在心上淡淡萦绕许久不去。

 

当生活不够如意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暗自期待获得一次重启的机会。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选择在节日、生日、纪念日等日子里许下愿望,故意要赋予它们不同寻常的意义。在那背后可能蕴含着更多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改变的祈望。

当生活遭遇突如其来的变化时,我们同样不甘心束手就擒,总要起身殊死抵抗,尽量换回一点安全,赢回一点未来。

也许不如,把每一次变化当做是命运赐予我们的重启机会。能留的留,该给的给。让自己试试,能否真真正正的获得梦想中的自由。

当然,这说来容易。其实很难、很难、很难。

纵然马不停蹄地追逐会又累又怕纠结犹豫,还是叮嘱自己要尽量勇敢,可好?

 Moon and stars puor their healing light on you

图片来自于影片

周末早上costa 里的姑娘温柔又好看,水草偷偷摄

找回手写一封信的心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