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淡生活里的刺

 新用户8487KTBg 2021-11-20

这是藕的第104篇涂鸦

藕记:

洪流里有沉浮,多想多辛苦。

找些小确幸,掺点小清新,大概也就足够捱过这一世苦厄。


 
 
 

求不得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

多少人营营役役这一生,始终无法真正心开意解,无非因为“求不得”这三个字。

这个心念清晰现前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休息日午后,我蜷缩在沙发一角捧着手机看电影《时时刻刻》(The Hours)的一个瞬间。

电影《时时刻刻》出品于2002年,上映后斩获包括奥斯卡在内的无数提名和奖项,而我却迟至15年后才观看,并在电影进行到三十分钟从懵懂进入倾倒,一个多小时以后被深深震撼,直至终结时所有掌握的词汇如同被尽数没收。

头脑心智被搅动,乱且慌张。情绪竟然被一部电影影响数日。所谓绕梁三日,着实如是。而我,又是那种定力超差容易被外境所动的人。

三天后勉强静定些许。真要试着形容,大概仿佛飓风过境,心房深处经年难补被茅草胡乱覆盖的洞蓦然暴露,没法再捂。在一大片难堪和虚无中,兀自垂手独立,甚至来不及掩面痛哭,同时却又有一种淋漓尽致地穿透。

无法再描述得更加确切。总之,遇到击中内心的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感觉大抵相似。“怎么是你?你怎么现在才来?”上前在那人胸口用力捶一记,就势一扁嘴,委屈感动以及错失的后怕汹涌了一地。

这部女性题材电影里不多的几个流泪的场景也是隐忍而克制的,此外没有暴力杀伤、没有绝症濒死、没有奋力煽情,但却实实在在让人备感虐心。必得紧扣龈根忍住心疼,大口呼吸强锁泪腺才坚持得到1小时54分钟的最后。

被电影中很多个场景牵动心情,是多高超的镜头语言才能把观者带入这样逼真的情绪中无处逃遁。在伦敦郊区小镇火车站上弗吉尼亚在丈夫自认为的关爱中泪流满面的反问,劳拉一边无声哭泣佯装平静一边隔着卧室卫生间的门与无比满足于当下婚姻生活的丈夫对话,克劳丽莎看起来忙碌而充实地准备着声称为理查德举行的派对却又在下午独自落寞坐在卧室一角惘然若失,经受过母亲离弃的理查德决定终结生命的这一天每一段剖开五脏的内心独白。

不想多剧透。但是真的忘不了看完电影当时的锥心,连续几天有难以排遣或归拢的焦虑,象被梦魇。平日游散在心田的不安骤然聚合。想到要在写不完的文稿里boring至死,想到这样在生机断续的状态下度完余生,恨不能立即动身火速逃离,身外所有以及那些执迷都要它作甚。

 
 
 

爱自由

 
 
 

自由是干裂嘴唇寻找的一滴甘露,让人无法不拼尽全力去渴求。但电影中的三个女子毕生追寻的又很难归入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她们物质生活无虞,却仿佛误入不该进入的空间以至于精神上始终只能遗世独立。真要追根溯源,反而无法解释。她们其实都是被爱着的。丈夫的、朋友的、同居女友的、过往恋人的、孩子的。但那种如影随形的孤独却让她们无法融入常理说来足堪抚慰心灵的欢喜。在世俗的关爱中她们却始终深感被束缚被压抑被隔离在烟火人间之外。片中出现她们分别与同性长吻的镜头时,看到弹幕里纷纷解读说她们骨子里都是女同。但我却觉得这无关性向,我所感受到的是她们在这样几近贪婪的亲吻里深深吮吸,是为汲取到寻常生活里的活力。她们不是不贪恋这声色沸腾的凡尘,只是这些烟熏的情爱依然无法真正慰藉她们深入骨髓的孤寂。

度苦厄

看完几天后,尘归尘土归土水波亦渐平静。

我把自己焦灼几日的灵魂捡回来照旧丢进这具皮囊。有些东西在沉渣后倒是清澈起来。

反正,自打天地玄黄,生而为人,便只有在一呼一吸之间将这些苦味一一遍尝,哪里有什么商量。我倒是很想知道,出走异乡直至年老时得知儿子理查德坠楼自杀后回来的劳拉,在抛下丈夫和一双儿女远赴多伦多独自过度过的那些日子,真的就找到了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的解药了吗,无论那是什么。这却是电影不曾揭晓的答案。

劳拉出走,弗吉尼亚自尽,克劳丽莎眼睁睁目睹纠缠半世的男人跳下窗台。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三个女人命运各异,相同的是她们都是各自时代里不甘心随波逐流的女子,每一个人都不惜左冲右突伤痕累累去找寻形状质地都能刚好塞进内心空洞的填充物。

得自在

上班途中,抬头望天。白云悠悠,汽车咻咻。我忽然想忘了这部电影。丢下深省以后的过度焦虑,只留下黛洛维夫人要亲自去买花的记忆。

海子的诗里写道: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何不甘于庸常,只要还能嗅到花香。

图片来自于电影《时时刻刻》

如沧海深处埋藏着遗珠 

其实你好处个个也不知

就算从不够勇敢

总算坚持道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