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藕的第208篇涂鸦 藕记 长假最后一晚完成的涂鸦,三天后才推送,好像为了实践拖延。其实是因为人生有太多计划外。 但是,我想有时,这一刻已相当于未来,等同于永恒。 在不久前的某次官方指定举行的线(min)下 (zhu) 群(sheng)聊(huo)活(hui)动中,同事们纷纷努力挖掘自己存在的问题,说着说着就出现了两大阵营:大约三分之一是喜欢把工作赶在前头的急性子,剩下的几乎全部自我诊断为程度不一的拖延症患者。 这一结论陡然激起了我对拖延症探究的好奇。 跑去知乎上以拖延为关键词一查,关于拖延的讨论不计其数。再去各个付费知识APP上搜索各种电子书和讲书,也是海内海外上至各路砖家下到白领主妇各种探讨支招浩如烟海不绝于耳。窥此一斑便可知拖延症已成为席卷全人类的普遍问题。 腾讯医典里赫然有完整的词条定义,水草手动抄写如下: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把自己作为对照组的水草,扒开每天营营役役貌似勤勉的日常,分明看到一颗潜藏着的太多时候看到险阻都想绕道的心。 正如此刻,到了差不多每周例行涂鸦一篇给公号更文的时候了,却蹉跎到长假最后一晚,然后一轮洗澡更衣,又是煮水泡茶修绿植,放下手机前几个常用APP打开一溜儿各刷一会儿,接着再一轮各种理由卧室厨房洗手间进进出出好不忙碌,直至晚上十点,臀部才算正式挨到电脑前的椅子。要说这件要做的事情还是自己选择决定坚持的,还不是一样把百分之九十的能量都耗费在启动阶段,迟迟没进入所谓创作状态。 可是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拿自己当白鼠剖析,尝试找找罹患这种流行的不治之症的原因。 场景一,踩着点抵达会场(以及迟到)。 出门前感觉自己对时间已作精心计算绝对把握合理。两点半的会,步行到会场预计耗时五分钟,两点二十五分出发就行,那么再往前推五分钟准备绰绰有余。然鹅,架不住临走的时候突然来个电话,走出去想起忘带门禁卡,路遇同事说起会议着装有什么什么要求,明明放在桌角预备好的会议材料拿起来发现怎么少了一页,咦手上拿的怎么是刚刚在看书划重点的铅笔钢笔呢哪去了……开会前的时段妥妥就是事故多发现场。 话说水草是这样的心理。一般说来,只要是参会人多的会议都可以悄咪咪溜进去找个不起眼的角落。反正自己不是C位迟到也不怕耽误了谁。当然,一旦可能影响到与会其他人员甚或发动活动的起始,那守时度就一定会UP几个档次。排除万难也不是做不到提前到场,甚至预先踩点也在所不辞。 场景二,越想做好的事情越没谱。 想整个架构浩大气势恢宏的作品。得搜集资料吧,得好好消化吧,得考虑布局吧,得有个整段时间才能开工吧,得反复推敲精心删改吧,这么大个工程,要给足自己时间才能弄个像样的东西出来。于是渐渐感觉泰山压顶,给自己设置的目标令自己先犯了怵。大而美的作品灵感并没有及时闪现,倒是把自己nen得焦虑感噌噌而来。理所当然把仿佛更紧迫一点的事一件件提到眼前,躲进一堆琐事里忙碌正好押后大工程启动时间。最后那个设想完美的东西就成了雕塑一般的存在,在心中的某个地标性场所杵着。甚或假装火山已经休眠。 场景三,发誓十一点半前必须熄灯临了握紧手机日理万机。 这个就不用细说从头了。反正就是一万次下定决心,一万零一次怒己不争。何等珍贵的睡前时间,一天里唯一属于自己或放空或驰骋的时候,还有八个学习打卡没打完,想看的电影1.5倍速才看了三分之一,床头看一半的书摞起到已经随时要倾覆,脸上面膜已经多日没顾上敷……万千挂碍不忍阖上看这五光十色世界的双眼,以致于常常忙得堪比双十一零点的阿里巴巴公司,累到自己人仰马翻还坚持匍匐着也要支撑。次日太阳照常升起,起床困难如故,入夜月黑风高故态也照常复萌。 在看到圆桌派第四季关于拖延的讨论,学富五车的梁道长神来一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拖延的实质是逃避死亡,对死亡恐惧的扩散或投射。 那一刻,忽然有一道乍现的灵光,瞬间自右上方刷地斜刺照亮我幽暗的脑回路。 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软弱。软弱到不敢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软弱到自我暗示在各种会议里接近隐身登录,软弱到在自己与未来之间自屏蔽建高墙。用拖延来昭示,我不是不能变得更耀眼更优秀,只是还没准备好开始。 这个长假,我忽然就慢下来了。 不想看的书暂时就放那一堆,不太想去的聚会就诚恳地找个真实但其实又不那么相关的理由推却,不再一边走路一边分秒必争看手机,旅行的时候开始主动要求拍照,日常一天至少泡上两杯绿茶饮下,笃悠悠认真真做了几顿据反映味道很一般的饭。尽管回顾过去的每一天,仿佛都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发生,但我还是把每一天的三餐和去过的地方都一一记录下来。没错都是琐碎而庸常的日子,可是我要试试把用这种最寻常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方式把属于我的时间刻度拉长一点,再长一点。潜入到时间里,试验某种更为极致的拖延会不会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 那么多声嘶力竭要治疗人类拖延症的声音,无非敦促我们立即起身,刻不容缓付诸行动,以便最大限度抵达足够的高度。 可是最近我却特别想,学习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时心系一个人,一心只存一种念。 就像孩童一样单纯地醉心于眼前微不足道的事情,所有心念都在这一分钟里深潜。 因为此刻,才是自己可以手握的幸福。 图片来自电影《第六感生死缘》 从开始哭着嫉妒,变成了笑着羡慕, 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所有赠予十月的礼物和祝福 都放在记忆深处 ![]() |
|
来自: 新用户8487KTB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