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燕 刘 菲 摘要:功能性胃肠疾病是近年来导致消化病谱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 性胃肠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内脏高敏感性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发病机制。辣椒素及辣椒素受 体对痛觉过敏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文就辣椒素及辣椒素受体对IBS内脏高敏感的研究进展作 一综述。 内脏高敏感与IBS 肠易激综合征(IBS)以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 变、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特征,症状持续存在或间 歇发作。IB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 为其发病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炎症、感 染、神经内分泌、遗传、饮食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胃肠动力异常和内脏感 觉异常是IBS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许多研究认为IBS患者存在内脏高敏感状态, 即内脏组织对于刺激的感受性增强,包括痛觉过敏 和痛觉异常,前者主要表现为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 性增强及感受阈值降低;后者指对正常人不引起疼 痛 的 刺 激 可 以 诱 发 IBS 患 者 疼 痛。1973 年, Ritchie[1]首次用乙状结肠充气试验证明IBS患者结 肠感觉 存 在 异 常,并 提 出 了 “内 脏 感 觉 过 敏”的 概 念。自此,出现了大量关于内脏敏感性的报道,证 实了这一异常的存在。IBS患者内脏敏感性增高不 仅表 现 在 结 肠[2],还 可 以 表 现 在 小 肠、胃 以 及 食管[3,4]。 2 伤害性感受器在内脏痛转导中的作用 内脏高敏感的表达有赖于伤害性受体。在哺 乳动物中,机体接受到伤害性化学、机械或者热刺 激的过程称为伤害性感受。存在于背根神经节和 三叉神经节,感受并传递伤害性冲动的初级感觉神 经元的外周部分则称为伤害性感受器。形态学上 是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皮肤、 肌肉、关 节 和 内 脏 器 官。80% 为 多 型 伤 害 性 感 受 器,即该感受器可感受多种刺激,如热、机械及化学 性刺激,可将这些伤害性信息传递给中枢,最终引 起痛觉和不舒服的感觉,并产生适当的保护性反 射。因此,通过研究伤害性感受器信息转导的细胞 及分子机制,可以更好的理解疼痛的产生过程。 3 辣椒素、辣椒素受体及其分型 3.1 辣椒素 辣椒素(CAP)是红辣椒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天 然的香草酰胺类植物碱。CAP 的结构是一种酰基 化的香草 酸 同 源 同 系 物 高 香 草 酸,故 辣 椒 素 受 体 (VR)又称香草酸受体,在感觉神经元的伤害性信息 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AP 能选择性地激活 一类特殊亚型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这类神经元可以 传递有害刺激信息至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应用低 剂量 CAP可刺激化学敏感和热敏感的伤害性感受 器并引起疼痛;而较高剂量或长期应用CAP可以引 起神经元脱敏,导致疼痛传递机制缺陷。机体应用 CAP可产生长期神经毒性,轻则引起细胞超微结构 的损伤,重则引起细胞退化。由于大剂量应用 CAP 时可具有镇痛效应,因此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其在疼 痛治疗方面的价值。 3.2 辣椒素受体 VR是一个配体门控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 当其与配体结合后,通道开放,阳离子(尤其是钠离 子和钙离子)从胞外进入胞内,引发一系列生物学 效应。通过 VR和电压依赖的钙离子通道引起的钙 离子内流可导致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肽类和兴奋性 氨基 酸。VR 属 于 瞬 时 感 受 器 电 位 通 道 (TRP channel)家族,故 VR1又称 TRPV1[5]。CAP 参与 激活感知痛觉的神经元活动,是通过激活无髓鞘 C 纤维上的非特异性离子通道———VR,从而产生生物 学活性。1997 年克隆的 VR 广泛分布于伤害性感 受器上,并被证明参与了 急性炎症痛觉过敏的形 成,且用基因敲除的方法也证明其是热痛觉敏感产 生所必需的。 3.3 TRPV 分型 TRPV 家 族 包 含 四 大 类:TRPV1/TRPV2、 TRPV3、TRPV4 和 TRPV5/TRPV6。 其 中 只 有 TRPV5和 TRPV6 是钙选择性通道。TRPV1~4 均为温度敏感性、多型性、非选择性钙通道。在这 些受体中,研究最多的是 TRPV1。TRPV1 由6个 跨膜蛋白(S1~S6)组成[6] ,S5和 S6之间有一孔道 区域,激活开放后,主要是大量的 Ca2+ 内流,伴有极 少量的 Mg2+ 、Na+ 、K+ 、Cs+[7] 。TRPV1广泛分布 于脊髓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VIP)和迷走神经 节的中、小神经元上,在肠道黏膜下神经丛及肌间 神经 丛 均 有 TRPV1 阳 性 神 经 元 分 布[8] 。 同 时, TRPV1在消化道肌肉、黏膜也有表达[9] ,其他一些 非神经组织也有 TRPV1的分布,如肝、肺、支气管、 膀胱 及 肥 大 细 胞、角 质 细 胞、巨 噬 细 胞 等,故 TRPV1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的伤害性感受分子,除 了参与中枢和外周水平疼痛的形成外,还参与了多 种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10,11],如激活神经纤维末端 的 VR,可调节外周血管的舒缩,影响血压;对缺血 心肌起到保护作用;参与哮喘的发生;调节胃酸的 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另外,激活 VR,可抑制皮肤 毛干的 增 殖,使 毛 囊 退 化,还 可 介 导 肿 瘤 细 胞 的 凋亡。 TRPV1是一种多型信号探测器,能够探测多 种有害的化学和热刺激,可以被香草酸化合物(如 CAP)、热刺激(>43℃)和 H+ (pH<6)等激活。在 炎性刺激物质例如神经生长因子、前列腺素、缓激 肽和脂类代谢产物存在的情况下,TRPV1 的活性 可被敏感化。 4 TRPV1/TRPV4与内脏痛觉敏感 4.1 TRPV1 高 表 达 与IBS 腹 痛、内 脏 高 敏 感 的 关系 陈晓敏等[12]对健康者和IBS患者进行电子肠 镜 检 查,并 在 直 肠、乙 状 结 肠 交 界 处 取 活 检 做 TRPV1免疫组化检查,均记录疼痛积分。结果IBS 患者结肠黏膜 TRPV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 腹痛程度呈正相关。梁杰贤等[13]对出生第8天的 小鼠给予球囊在结肠内充气刺激,每天1次,连续两 周,7周时再予球囊行结直肠扩张(CRD)刺激,并予 腹部收缩反射(AWR)评分和腹直肌肌电记录。结 果去 VR神经元组大鼠(出生第2天背部皮下注射 大量 CAP)与痛觉过敏阳性组大鼠(未去除 VR)比 较,AWR评分低且腹直肌放电活动少。 4.2 TRPV1基因多态性 张志强等[14]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 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IBS患者及健康对照 组进行 TRPV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并对突 变的纯合基因型进行直接测序,结 果 测 出 3 种 TRPV1基因型:CC 型、CT 型、TT 型。IBS 组 CC 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BS组等位基 因 C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C 基因型及等 位基因 C 的个体对IBS易感,提示 TRPV1基因多 态性可能影响个体对IBS的遗传易感性以及IBS患 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4.3 内 皮 素1 与 TRPV1 在 内 脏 痛 中 的 关 系 与 作用 内皮素1(ET1)是体内产生的具强烈缩血管 活性的物质[15] 。在人体应用时有致痛作用[16] ,小 鼠腹腔内注射后会引起扭体反应[17] ,足底注射可促 进 CAP 引 起 的 伤 害 性 反 应[18] 。有 研 究 报 道 选 用 TRPV1基因敲除小鼠及其野生型小鼠,均接受腹 腔内注射醋酸和硫酸镁,以及按剂量注射 ET1,观 察小鼠的行为,记录扭体反应的情况。发现野生小 鼠在硫酸 镁 或 醋 酸 腹 腔 内 注 射 后 均 引 起 扭 体,而 TRPV1基因敲除小鼠没有出现扭体。两 组 注 射 ET1后均出现扭体,呈剂量依赖性,但野生小鼠组 在各剂量时扭体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TRPV1基因 敲除小 鼠 组。说 明 腹 腔 注 射 ET1 能 够 引 起 内 脏 痛,其机制之一在于激活了 TRPV1[19] 。之后季文 进等[20]又在小鼠足底注射 ET1,观察注药前后逃 避时间(PWT)可知:ET1可引起 PWT 降低,在野 生小鼠组降低幅度更明显,表明 ET1引起的热痛 觉过敏部分通过 VR起作用。 4.4 TRVP4受体及相关研究 TRPV1、TRPV4均是与内脏伤害性感受相关 的受体,Cenac等[21]对 TRPV4表达进行了免疫组 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研究。在小鼠实 验中将 TRPV4对内脏伤害感受性的激活效应进行 了评估,分为肠内予 TRPV4激动剂(4αPDD)组及 TRPV4缺 陷 组 (椎 间 注 射 TRPV4 或 不 匹 配 的 siRNA,siRNA 可下调 TRPV4在感觉神经元的表 达),分别进行 CRD,记录腹部肌肉收缩情况。结果 发现,TRPV4 激动剂 4αPDD 在结肠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特异性激活了阳离子电流及钙内流, 并引起剂量依赖性内脏过敏。4αPDD 在结肠感觉 神经元可选择性激活 TRPV4,TRPV4激活导致内 脏高敏感性。以 TRPV4作为作用靶点,不匹配的椎间注射可有效减少基础内脏伤害感受性。 故推断 TRPV4受体在 TRPV4缺陷的小鼠中不产 生影响。这些都表明 TRPV4在内脏伤害性感受和 高敏感性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期 D′Aldebert等[22]通过研究IBD 患者结肠 和人肠上皮细胞株(Caco2细胞和 T84细胞)及非 炎症和炎症的小鼠结肠 TRPV4的表达情况,结果 发现在 Caco2细胞和人结肠组织上皮细胞样本内 有高浓度 TRPV4,对 Caco2细胞和 T84细胞注入 选择性 TRPV4激动剂4αPDD 会引起细胞内钙离 子浓度剂量依赖性增加及趋化因子释放。与非炎 症的对 照 组 小 鼠 相 比,有 炎 症 的 小 鼠 在 结 肠 上 TRPV4的表达呈正调节。小鼠结肠内注射4αPDD 会在3~6h后进展为结肠炎,炎症在24h内消退。 研究观察到结肠内注射4αPDD3h后结肠渗透性 增加,故推断 TRPV4在肠上皮细胞中有表达,且它 在胃肠道的激活会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趋 化因子的释放和结肠炎。 5 展望 在消化系统方面,TRPV 除了参与IBS内脏痛 觉过敏过程,同时也参与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并 可促进胃肠蠕动。国内外还有报道 TRPV 与原发 性肝细胞癌相关。TRPV 有可能成为内脏伤害性 疼痛 调 节 中 极 具 前 景 的 治 疗 靶 点。 故 对 于 TRPV1、TRPV4在大鼠内脏敏感性模型中表达差 异的研究以及 TRPV 拮抗剂对降低大鼠内脏敏感 性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目前改善内脏痛觉 过敏的药物较少,作用亦不理想,而 TRPV 在体内 分布广泛,其有望成为对炎症、内脏痛等镇痛治疗 靶点。但由于现有的CAP类物质的强烈刺激性,即 可产生长期神经毒性,轻则引起细胞超微结构的损 伤,重则导致细胞退化,故限制了这一类药物的临 床应用。因此,开发刺激性小、水溶性较强的 VR 的 激动剂和拮抗剂将成为新药研发的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