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晚报》2021年11月15日 B08版
潘君明 张士诚(1321-1367),小名九四,泰州白驹场(今属大丰)人,以驾船贩盐为业,因不满当地富豪凌辱,率领众人劫杀富豪。元至正十三年(1353),他与弟弟士德、士信等组织苦役、盐丁万余人起义,占据高邮、泰州、兴化后,称诚王,国号周,改元天佑。他在高邮击败元丞相脱脱率领的大军后,由南通渡江至常熟。至正十六年二月攻占平江(今苏州),后在此建都,称吴王。 张士诚在苏州虽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一年时间,但他关爱百姓,在苏州百姓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日晚,苏州人有烧“狗屎香”的习俗,“狗屎香”即谐音“九思香”也。在苏州的地名上,也留下了多处标志。 南园、北园,这是苏州城内一南一北最大的两块园地。南园原为园林,荒废后由农民耕种,为种植之园。相传朱元璋欲一统天下,要张士诚归顺,张士诚断然拒绝后,朱元璋就派出大将徐达等带领数十万大军,将苏州城团团围住,等待城内粮尽草绝,叫张士诚不战自降。但张士诚很聪明,他灵机一动,开辟了南园、北园两块园地,既种蔬菜,又植稻谷,这样一来,城内蔬菜有余,粮食丰足,百姓都能吃饱。而且,在相门内造起了粮仓,将剩余的粮食存于仓库。自那以后,苏州的南园、北园一直种菜种稻。所以,南园和北园之名,与张士诚密切相关。 八宝街,位于定慧寺巷东端南侧。因何称“八宝街”呢?传说在朱元璋攻打苏州城时,张士诚考虑到破城在即,就将宫中收藏的宝物,主要有八种,装了九缸十八甏,挑选了几十名心腹卫士,在黑夜里运出埋藏于此,当时无人知晓。后来在清朝,太平天国的队伍进占苏州后,有人向太平军告密,太平军将埋藏的“八宝”挖了出来。此处原是荒地,杂草丛生。但人们认为,此处藏过“八宝”,是一块宝地,即在此搭棚造屋居住,逐渐形成小巷,即起名为 “八宝街”。 九思弄,位于阊门外臭马路(今清洁路)中段西侧。其时,这一带十分荒凉,是一片宽阔的场地。张士诚将此处辟为射箭场,训练士兵,自己也在这里跑马射箭。张士诚死后,一些逃荒者便在这里搭棚居住,逐步形成小弄,当地百姓就取张士诚小名“九四”,用谐音叫作“九思弄”。 桐芳巷,位于临顿路北端东侧,东出园林路,西出临顿路。相传,张士诚称王后,挑选良家美女入宫,充当内使。湖州送来的两名美女,一叫香桐,一叫芳惠,张士诚十分中意,即选为妃子,专门造了两座楼阁,金屋藏娇,并在此饮酒作乐。民国《吴县志卷二十二·舆地考古迹》:“香桐、芳蕙二阁,张王得美人择其最姝丽者贮之,今桐芳巷在东北隅。”朱元璋的军队破城后,楼阁被烧毁。此后,百姓在那里建造房屋,形成小巷,取“香桐”“芳惠”之名,得名桐芳巷。1992年10月至1996年8月拆除旧房,改造成桐芳苑住宅小区。 皇府基,位于五卅路北端西侧。这一带原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城中的宫城,亦称“子城”。子城范围很大,东至公园路,西至锦帆路,南至十梓街,北至第二横河(即干将河),房屋鳞次栉比,规模甚大,气势雄伟。四面有城墙,墙外有环城河围绕,南有第三横河,北有第二横河,东面公园路、西面锦帆路(此两处原有河道),进城必须经过桥梁。战国末期,楚考烈王封春申君黄歇于吴,黄歇就在宫城内执政办公。司马迁南游时来到苏州,看到宫城建筑之壮丽,赞叹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朱元璋围攻苏州后,张士诚与朱军交战,自知敌不过朱元璋,在灭亡前夕,他放了一把火,将宫城焚烧殆尽,成为一片废墟,里人称为“王府基”。后有居民在此建房,逐步形成小巷,巷名就称为“王府基”,由于谐音关系,也称“皇废基”或“王废基”。 帝赐莲桥,位于十全街西端北侧,跨越城内第三横河东段南侧的支河(十全河)。这个桥名十分雅致,称帝赐莲桥,意为皇帝赐造的桥。可它的俗名真俗,叫“狗屎莲桥”,甚至干脆叫“狗屎桥”。为什么有这种桥名?相传,朱元璋攻打苏州城时,张士诚的老娘有病,一天比一天严重。张士诚是个孝子,天天要去看望老娘,老娘也知道朱元璋大兵围城,儿子忙于军务,还天天来看望她,老娘不忍心儿子受累,就找了一条白带,悬梁自尽了。张士知道后非常伤心,因在非常时期,丧事一切从简。办完以后,为纪念老娘,就在老娘的住地附近建了一座石桥,算是为老娘做的善事,望老娘早日超生。桥造好以后,名字还未取上,朱元璋大军已经攻破城门,冲进来了。百姓认为,桥应该有个名称,张士诚是吴王,相当于皇帝,这座桥是他主张造的,那就叫“帝赐桥”吧。当时已是朱元璋的天下,怎么能称帝呢,要换一个名称,叫“九思桥”。但“九思”是张士诚的小名,官府知道了也不好,于是就说成 “狗屎桥”“狗屎莲桥”,实则是“九思桥”和“帝赐莲桥”的谐音。直到现在,当地百姓还有这样叫的。 士诚路,即张士诚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东起津梁街,西至南施街。其处有张士诚墓,原在斜塘乡盛墩村,墓地面积3亩许,坟高1米,坟前立“张吴王墓”碑。坟西有张王庙。史载元至正二十七年七月,朱元璋率军攻占平江,张士诚被俘,押至金陵(今南京),自缢身亡,时年四十七岁。朱元璋为笼络人心,命具棺木归葬于苏州今址。园区开发后,此处形成道路,即命“士诚路”。 张家港,位于张家港市金港镇。张家港的得名,与张士诚有关。相传张诚王打下姑苏城之后,队伍一天天壮大起来,江南大片土地都在他的管辖之下,但是,金陵朱元璋实力也不小,成了他的眼中钉,一定要除去这个心腹之患。张诚王想找一个屯兵的地方,养精蓄锐,伺机夺取金陵城。一次,张士诚路过官港,发现这官港口小肚皮大,出口是巫子门,地势十分险要,于是,张士诚就把江南的水、陆、粮三军集中到这里,张士诚喜在心上,随即口占一诗云: “虎嘴阅三军,江南独称王。军屯巫子门,粮满张家港。”吟罢,对官员说:“这里是张家的天下、张家的港。”从此,这里就叫 “张家港”,民间至今还有“诚王口封张家港”的传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