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战中医讲堂:偏头痛全攻略。

 新用户2862sdKk 2021-11-20

图片

       偏头痛是由颅内神经或血管功能失调引起的原发性头痛。一般的会有家族史,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偏头痛以一侧额部、颞部、和枕部疼痛为主,一般为剧烈的刺痛或者持续性的钝痛,可以连及牙齿和眼睛,通常还伴有恶心、呕吐、对声音和光线敏感,不痛时和常人无异。偏头痛任何时间都可以发作,一般持续几小时或者几天,为中度或者重度疼痛,并且分为先兆性和无先兆性,先兆性偏头痛一般畏光、闪光幻觉及暗点、眼涨等等。

特效偏三针
取穴:太阳穴(患侧),合谷穴(健侧),太冲穴(患侧)。
针刺方法:用长毫针(6—8厘米)由太阳穴向率谷穴方向平刺到率谷穴,再用一寸半毫针针刺合谷、太冲即可,留针半小时,十分钟行针一次。
按:本方法有效率高,治愈率高,取穴简便,尤其适用于肝郁化火型偏头痛。

一针疗法
取穴:足临泣(健侧)。
针刺方法:一寸半毫针直刺足临泣,捻转泻法行针,中病即止。
按:偏头痛又称为少阳头痛,循经取穴足临泣常有卓效,对于轻症发病时间短首选此方法,通常针入痛止。

特效放血疗法
1  肝俞穴放血
        患者俯卧位,患侧肝俞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迅速点刺,然后立刻拔罐10—15分钟到出血。顽固性偏头痛可以配合针刺患侧太阳穴和健侧太冲穴。
2  率谷穴放血
       此方法适用于情绪激动引起的偏头痛,或者因为情绪激动而头痛加剧的患者,一般一次即可止痛。在患者患侧率谷穴附近络脉搏动处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几滴即可,每日一次,中病即止。
3  耳尖放血
       头痛时耳尖放血十来滴,头痛即可缓解或者消失。此方法适合实证头痛,具有清脑明目的功效。

腹针疗法
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双侧),商曲(患侧),中脘(针上边或者旁边),石关(患侧)。
按:腹针疗法痛感小,适合怕痛的患者。

图片

传统针灸治疗偏头痛
       传统中医认为偏头痛多与情绪激动、易怒、焦虑、失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有关。或因风邪外袭,上犯脑络,气血不畅导致头痛;或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郁而化热,肝火上炎,上扰清窍;或因气血亏虚,络脉不畅;或因素体痰湿,阻滞经络,气血不通,这些原因都可以让偏头痛找上你。


1  风邪入脑:
症状:头部有拘急感,窜痛感,遇到风寒即可诱发头痛,疼痛多为跳痛或掣痛(是指疼痛并有抽掣感)。舌质红,苔白,脉弦或紧。
治则:祛风通络止痛。
取穴:主穴为百会(补),太阳,风池(泻)。配穴:风寒头痛加风门,列缺;风热头痛加曲池、大椎;风湿头痛加阴陵泉,三阴交,神庭,上星。
2  瘀血阻滞:
症状:头部刺痛,痛有定处,有外伤史的比较多。舌质暗紫,有瘀点或者瘀斑。脉弦或细、涩。女性患者经期容易加重,或者月经量少有血块。
治则:活血化瘀止痛。
取穴:主穴为百会,四神聪。配穴阿是,血海,膈腧,三阴交。
3  肝胆风热:
症状:颞部涨痛或巅顶痛或太阳穴跳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口干,恶心,呕吐,重者全头涨痛欲裂。
治则:清肝利胆,祛风止痛。
处方:主穴:太阳、风池、太冲;配穴:行间、太溪、侠溪、肝俞。
4  肝阳上亢:
症状:头涨痛,口干面赤;舌红,少苔,脉弦或细而数;眩晕耳鸣,心烦易躁,胁痛,失眠多梦。
治则:平肝潜阳,和络止痛。
处方:主穴:百会、四神聪、太冲;配穴:大陵、太溪、三阴交。
5  精血不足:
症状:头隐痛,终日不止,腰膝酸软,遇劳加重,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弱或细;倦怠乏力,心悸易惊,头晕目眩。
治则:益精养血,通络止痛。
处方:主穴:百会、四神聪、水泉;配穴:足三里、肝俞、脾俞、血海、气海。

注意:上面所有的针方仅供专业人士操作,不可一成不变,临床上可以根据症状适当加减,以增强疗效。另外头痛很常见,还有各种比如正骨、软组织等疼痛手法也有特别好的效果来解除疼痛,以后我们会一一发文供大家学习探讨。还会发一些自我调理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没有时间找专业医生治疗的朋友提供自我康复的机会。

附:偏正头风散
方药组成:红参,五灵脂,制首乌,炒刺蒺藜,制川乌,制首乌,生石膏,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各十二克,细辛,荆芥穗,防风,羌活,辛夷,苍耳子,苍术,全虫,蜈蚣,僵蚕,地龙,制南星,制白附子,明雄黄,乳香,没药各六克。
用法:打粉,一天两次,一次三克,饭后睡前用淡茶水加蜂蜜调服。
禁忌:本方不适用于热病以及脏腑内伤所致头痛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