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

 满鑫欣书苑 2014-04-15

头痛(headache)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如脑及眼、口鼻等头面部病变和许多全身性疾病均可出现头痛,其病因复杂,涉及面很广。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因此,各种外感及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本文主要讨论外感和内伤杂病以头痛症状为主症者,若为某一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兼症,可参照本篇治疗。
  头痛可见于西医学的高血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感染性发热、脑外伤及五官科等病中。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分外感、内伤两个方面。"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外感头痛主要是风邪所致,每多兼寒、夹湿、兼热,上犯清窍,经络阻遏,而致头痛。内伤头痛可因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所致;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阳妄动,上扰清窍;肾阴不足,脑海空虚,清窍失养;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脑失所养;恣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脑络;外伤跌扑,气血瘀滞,脑络被阻;均可导致内伤头痛。

  【辨证】
  临床上头痛总体上分为外感和内伤头痛两大类。按照头痛的部位辨证归经,前额痛为阳明头痛,侧头痛为少阳头痛,后枕痛为太阳头痛,巅顶痛为厥阴头痛。
  1.外感头痛 
  主症 头痛连及项背,发病较急,痛无休止,外感表证明显。
  兼见恶风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发热,口渴欲饮,小便黄,苔黄,脉浮紧,为风热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为风湿头痛。
  2.内伤头痛 
  主症 头痛发病较缓,多伴头晕,痛势绵绵,时止时休,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
  兼见头胀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阳上亢头痛;头痛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无力,为肾虚头痛;头部空痛兼头晕,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为血虚头痛;头痛昏蒙,脘腹痞满,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头痛;头痛迁延日久,或头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痛如椎刺,舌暗,脉细涩,为瘀血头痛。

  【治疗】
  1.基本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 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手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百会 太阳 风池 
  配穴 阳明头痛者,加印堂、攒竹、合谷、内庭 ;少阳头痛者,加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者,加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者,加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头痛者,加风门;风热头痛者,加曲池、大椎;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
  操作 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方义 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2)内伤头痛
  ①实证 
  治法 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者,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百会、头维疏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②虚证
  治法 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头痛者,加太溪、肾俞、悬钟。
  操作 百会、足三里用补法;风池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枕、额、脑、神门,毫针刺或埋针或王不留行籽压丸。对于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2)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适用于外感头痛。 
  (3)穴位注射法 选风池穴,用1%的盐酸普鲁卡因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5~1.0ml,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按语】
  1.针灸治疗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多次治疗无效或逐渐加重者,要查明原因,尤其是要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2.头痛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禁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注意休息。

 

  [紧张性头痛、偏头痛
  1.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是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压迫感、沉重感,或紧箍感,是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头痛的75%,有68%的男性和88%的女性感受过紧张性头痛,好发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女性多于男性,疼痛程度为轻、中度。本病发生可能与工作紧张、精神压力、眼过度疲劳以及姿势不正确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围绕头颈部紧箍感或压缩样疼痛,常为头部两颞侧的钝痛和束带样感觉,部分患者发生在枕部、头顶部及全头,可出现胀痛、压迫痛、麻木感,常常伴有疲劳、失眠和抑郁等。
  中医理论认为眼过度疲劳以及姿势不正确等,可导滞头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气血瘀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工作紧张、精神压力、情志失调,可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情志抑郁不舒;肝木克脾,脾失运化,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而出现失眠、疲乏无力。
  【治疗】
  治法 疏肝健脾,通络止痛。以局部颈夹脊及足厥阴、足少阳、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阳、头维、风池、颈夹脊、太冲、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可在项背部加拔火罐。

  2.偏头痛(migraine):是由于神经、血管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以一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等特点。本病与遗传有关,部分患者可在头部、脑外伤后出现,某些脑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可诱发,以年轻的成年女性居多,疼痛程度多为中、重度。头痛多为一侧,常局限于额部、颞部和枕部,疼痛开始时为激烈的搏动性疼痛,后转为持续性钝痛。任何时间可发作,但以早晨起床时为多发,症状可持续几小时到几天。典型的偏头痛有先兆症状,如眼前闪烁暗点、视野缺损、单盲或同侧偏盲。发作时头痛部位可由头的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同时可放射至颈、肩部。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与恼怒、紧张、风火痰浊有关。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恼怒急躁,肝阳上亢,风火循肝胆经脉上冲头部;或体内素有痰湿,随肝阳上冲而循经走窜,留滞于头部少阳经脉,使经络痹阻不痛,故暴痛鄹起。
  【治疗】
  治法 熄风化痰,通经止痛。以足厥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天柱、率谷、角孙。当发作时要以远端穴为主,并先刺,行较强刺激的泻法。诸穴均用泻法。

  【按语】
  1.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有非常好的疗效。
  2.目前认为偏头痛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但通过针灸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和减少发作频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