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灸道:一位针灸医生执艾疗疾的临床笔记》
之029
▼
头痛的艾灸疗法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个词:头脑发热。其实,头脑发热在中医看来也是一种病,中医讲,头乃诸阳之会,诸阳经之脉都交汇于头部,所以头部宜清,这里的“清”,通俗来讲就是要气血通畅。气机不畅,不通则痛。
我们之所以头痛,无外乎于两种情况,一个是外感,一个是内伤。
外感就是我们说的受凉感冒,常有风寒感冒头痛与风热感冒头痛。这样的外感头痛,一般头痛较急,痛无休止。兼有恶寒、发热等症状。而内伤头痛,一般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常伴有头晕,劳累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头痛症状。当然,外伤导致头痛与脑出血急性期的头部疼痛不在此篇文章的讨论范围。
治疗头痛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无非就是调和气血,通络止痛。
常用取穴:百会、大椎、太阳、风池、合谷、中脘、太冲、阿是穴(即痛点)。
百会、太阳、风池、阿是穴,皆为头部穴位,能够很好的疏利头部气机,祛风活血。合谷与太冲相配合是中医针灸里面有名的“四关”穴,行气止痛,调和气血。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若是高血压所致的头痛,艾灸头部穴位时一定要艾灸太冲穴,以泄肝气,防止血压医源性继续过高。
偏头痛患者也越来越多,此疾病一般头痛日久且频繁,痛有定处,舌是紫暗的。偏头痛的定位在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走向上,治疗时主要是疏泄肝胆,调和气血,通络止痛。
常用取穴:率谷、阿是穴、太冲、中脘、丰隆、血海。
当偏头痛发作时以远端取穴效果较好,如艾灸或针刺太冲、足临泣、丰隆等。
来自: 行者象正 > 《艾灸》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因此,各种外感及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
各种头痛的艾灸方法
脏腑经络气血皆上会于头,故无论外感或内伤都可通过经络气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头部而致头痛。内伤头痛多因七情内伤,脏腑失调,气血不足...
拓睿教育|| 针灸背诵——针灸眩晕、头痛背诵要点
拓睿教育|| 针灸背诵——针灸眩晕、头痛背诵要点。主穴: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
头痛的辩证和治疗
西医学认为,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又称功能性头痛;继发性头痛是由于其他疾...
头晕头痛
本病的病因,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有“上气不足”、“髓海不足”,有“风火”,有“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有“无虚不作眩”等等,均属前人经验之谈。取穴:木炎穴,火菊穴,配针泻太冲、风池...
各种“头痛”症状及病因解析
?关于“头痛”的种类有很多种,所以“头痛”涉及的疾病非常广泛,其病因不同及症状表现也不相同,临床上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因此,临床上首先分清属于“外感头痛”还是“内感头痛”...
头痛
偏头痛属“内伤头痛”范畴,本病多数起病于青春期,女性多于男性,并与情志变化及劳累有密切关系。头痛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的一种自觉症状,局部疾病如颅内脑实质疾患、脑水肿、脑血管病后遗症、脑炎...
止头痛的开关 头维 翳风
中医认为,头痛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外感头痛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病史,内伤头痛常有饮食、劳倦、情志不畅、房事不节等病史,头痛...
经验分享:中医治头痛有妙招
经验分享:中医治头痛有妙招。中医学认为,头痛不外乎两大类:外感与内伤。内伤头痛有虚有实,肾虚、气虚、血虚头痛属虚,肝阳、痰浊、瘀血...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