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含英咀华】苏轼诗文偶记 | 随笔 潭子

 文化佳园 2021-11-20

       提要 此是作者的读书笔记,散论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创作思想的几个特点:"诗须有为而作"、文"如行云流水"、推崇"简古"、"淡泊"之诗风、讲究艺术家的道德修养。

   一、"诗须有为而作"

  宋代大文豪苏轼十分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内容,给今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苏轼是宋欧阳修古文运动的直接继承者,代表了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北宋古文运动是针对当时充斥文坛的唯美主义文风而发起的,矛头直指当时的西昆诗文派。西昆体是北宋的贵族文学大都是贵族文人间的相互酬唱、掩饰太平和讲究形式美的空洞无物之作。在西昆诗文中,见不到反映现实的影子,这引起了北宋具有正义感的文人的不满。北宋之初,便有石介、柳开等人起来反对,提倡文以载道,并以韩愈为师。到欧阳修时,古文运动对西昆体的讨伐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苏轼拜欧阳修为师,直接继承并发展了欧阳修的文学思想。苏轼与欧阳修一样,十分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提出"诗须有为而作"。苏轼的"有为而作"同儒学传统的"文以载道"的观点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传统的"文以载道"的"道"是指封建的伦理道德,而苏轼主张的"有为而作"的"有为"却不是,纵观苏轼的诗文,苏轼所说的"有为"可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其一,是指文学作品要抒发作家对生活的感受,要表现真情真意。苏轼在《南行前集序》中写道:

  自闻家君的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有作文之意。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奕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而山川之秀丽,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有所不能自已而作",就是反映作家感触于"山川"、"风俗"、"遗迹"等外界事物,感情勃发,不得不诉诸诗文倾吐,而不是"为文而文",无病呻吟。正因为苏轼诗文是真情真意的流露,所以感人至深,使读者了然其赤子般坦荡胸襟、手足般真挚情谊、乡里般款宽厚意。

  其二,指文学作品要反映现实生活,有补于国。苏轼在《凫绛先生诗文序》一文,借其父苏洵的话说得很清楚:"先生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这里可以看出苏轼之"有为而作"是指反映社会现实,要揭露社会的流弊,辅察时政,以引起疗治,即"可以疗饥,可以伐病"。他弟弟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对苏轼"有为而作"的观点表述得更具体明确:"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很明显,苏轼一再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可以说,苏轼这一文学主张是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为事而作"的进步文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这一进步文学思想的指导下,苏轼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反映现实,写下了如《吴中田妇叹》、《荔枝叹》   、《和子由蚕市》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批评时政的诗文。

   二、文"如行云流水"

  苏轼在《谢民师书》中,借评谢民师的诗赋杂文,指出:"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在《文说》中又同样说: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作文"如行云流水",让感情放纵奔流,畅所欲言。这就是说,作家创作要充分发挥主体精神,要努力探求与作品内容相统一的形式的和谐美,写人状物的形神兼备的整体美。要使作品成为充满生气的"行云"、"活水",而不是呆板暗淡的"滞水"、"死水"。苏轼是文学家,也是书画家,他在一些书画创作言论中,也常以"活水"来表达他的创作思想。<在书蒲永升画后》一文,他总结画家蒲永升画"活水"的经验有二:一是蒲涌升继承了"二孙"(指唐画家孙位和五代后蜀画家孙知微)的画技,能"随物赋形",写出流水的各种生动活泼的形态,达到"形似";二是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写出"活水",达到"神似"。"性与画会",即作家的主观情志、个性与画中景物融为一体,达到形神兼备,晴景交融的境界。因此可见,苏轼提出作文"如行云流水",并不仅是文章写得流畅、感情充沛的问题。而是写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作品。一个艺术家要达到这一境界是不容易的,这是作家长期生活实践与艰苦艺术探索的结果,是艺术家主体精神积极发挥的必然。苏轼在另一篇论画的文章《  偃竹记》这样描述画家画竹的艺术创作规律: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鲷腹蛇鲋,以至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华竹必先有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造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矣。

  画家画竹"必先有成竹于胸",然后"振笔直遂",一挥而就,画出"活竹"来,而不是"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的画"死竹"。作家作文要达到"如行云流水",就要求作家对所写的对象(人物或事物),作长期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掌握其外形特点及内容神韵的全貌,达到"成竹在胸",才能创造生动精美、形婶兼备的艺术形象。

  三,推崇"简古"、"淡泊"的风格

  谁都知晓,苏轼是以豪放旷达的风格而著称文坛的。然而,苏轼本人却推崇"简古"、"淡泊"的风格,并且到晚年他的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

  《书黄子思诗集后》有一段论及诗的风格,苏轼说: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伦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递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禾农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予子所及也。

  苏轼认为韦应物、柳宗元的"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风格是最上乘的境界。所谓"发纤浓于简古",是指在简朴的形式中能体现出诗人娴熟高超的艺术技巧;所谓"寄至味于淡泊",是在表面平淡的语境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情感。推崇"简古"、"淡泊"的风格也就是推崇形式朴实、语言平易而含义深远的诗风。苏轼不仅极力赞叹韦应物、柳宗元之诗,还以陶渊明为师,集中写了《和陶诗》一百二十首,以表明自己对"简古"、"淡泊"的诗风的向往。其弟苏辙在《追和陶渊明诗引》中引苏轼的话表示他对陶渊明的倾倒:"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而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这里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同是一个意思,都是表述一种表面平实朴素,而内含无穷深意的风格美。陶渊明在苏轼心目中是这一风格体现的最高典范。

  苏轼晚年为什么倾向简古、淡泊的诗风?这是与他的政治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不无关系。苏轼因对王安石新法的实施有分歧,又与保守派的意见不尽相符,所以在新旧两派的夹缝中生存,屡遭贬谪,半生颠沛,从对建功立业的热切争取到对现实人生的冷静思考,苏轼晚年正处于这种生活的状况之中,陶渊明的人生遭遇与不同流合污、不屈于权贵的品行,正好成为苏轼心目中的偶像。因此"独好渊明之诗",其实是"好其为人"。其次,苏轼倾向"简古"、"淡泊"的风格,也与他艺术上的日臻成熟、对自己提出更高远极至的艺术追求分不开。

   四、"文章如金玉"艺术家要讲道德修养

  一代文豪苏轼重视文学艺术家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他要求作家要加强学习,向古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他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淳秀才失解西归》、"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柳氏二外生求笔迹》)。他主张多问世,对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多作分析思考。他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送掺寥师》)这里好象参杂有佛家的禅悟之说,但也包含了要求作家静观默察、细心思考现实生活的创作思想。苏轼在《稼说》一文中提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读书作文原则,可见他对作者要求之严格。

  苏轼也要求文学艺术家在开展文学批评时要讲"文德",反对"文霸"。在《答张文潜书》中,对当时文坛"专横"的文风表示极度的不满:

  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其源盖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好使人同已。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则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这段话,因王安石是苏轼的政敌说起来未免有偏激之处。但略去此不计,苏轼的见解是对的。若果在文坛上搞"一言堂",强行推行一种观点、一种风格,压制其他观点、其他风格的发表,则只会造成文学艺术的衰败,即"弥望则皆黄茅白苇"之荒凉,这是不利于文学艺术发展的"文霸"作风。苏轼不仅反对文坛上的"棒杀",也反对"捧杀"。宋人毛滂将自己的诗文送苏轼求他代为推荐,以求仕途通达。苏轼在复信《答毛滂书》中,先给毛滂的诗文适当的评价并表示代为推荐,既而指出:"世间唯名实不可欺。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以苏轼之声望,提挈一后进似是易于反掌,但是苏轼坚守文章道德,不盲目吹捧,而是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苏轼关于"文章如金玉"、"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的见解,即一个作家作品的艺术品位的高下,不是由少数权威的个人好恶来决定的,而是由广大读者鉴定的原则,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高贵品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