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幕墙打胶规范

 倾情勿恋 2021-11-21

幕墙工程

9.1 一般规定

9.1.1 本章适用于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说明:9.1.1 由金属构件与各种板材组成的悬挂在主体结构上、不承担主体结构荷载与作用的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称为建筑幕墙。按建筑幕墙的面板可将其分为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混凝土幕墙及组合幕墙等。按建筑幕墙的安装形式又可将其分为散装建筑幕墙、半单元建筑幕墙、单元建筑幕墙、小单元建筑幕墙等。

9.1.2 幕墙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幕墙工程的施工图、结构计算书、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建筑设计单位对幕墙工程设计的确认文件。

幕墙工程所用各种材料、五金配件、构件及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幕墙工程所用硅酮结构胶的认定证书和抽查合格证明;进口硅酮结构胶的商检证;国家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硅酮结

1

1/33页

构胶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报告;石材用密封胶的耐污染性试验报告。

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强度检测报告。

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及平面变形性能检测报告。

打胶、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记录;双组份硅酮结构胶的混匀性试验记录及拉断试验记录。

防雷装置测试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 幕墙构件和组件的加工制作记录;幕墙安装施工记录。

9.1.3 幕墙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铝塑复合板的剥离强度。

石材的弯曲度;寒冷地区石材的耐冻融性;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 3 玻璃幕墙用结构胶的邵氏硬度、标准条件拉伸粘结强度、相容性试验;石材用结构胶的粘结强度;石材用密封胶的污染性。

9.1.4 幕墙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预埋件(或后置埋件)。

构件的连接节点。

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

幕墙防雷装置。

幕墙防火构造。

2

2/33页

9.1.5 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相同设计、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幕墙工程每5001000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 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同一单位工程的不连续的幕墙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

对于异型或有特殊要求的幕墙,检验批的划分应根据幕墙的结构、工艺特点及幕墙工程规模,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9.1.6 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个检验批每100 m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0 m2

对于异型或有特殊要求的幕墙工程,应根据幕墙的结构和工艺特点,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9.1.7 幕墙及其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幕墙构架立柱的连接金属角码与其他连接件应采用螺栓连接,并应有防松动措施。

9.1.8 隐框、半隐框幕墙所采用的结构粘结材料必须是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其性能必须符合《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的规定;硅酮结构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说明:9.1.8 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所采用的中性硅酮结

3

3/33页

构密封胶,是保证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安全性的关键材料。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有单组份之分,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靠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固化,因此,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固化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421天,双组份固化时间较短,一般为710天左右,硅酮结构密封胶在完全固化前,其粘结拉伸强度是很弱的,因此,玻璃幕墙构件在打注结构胶后,应在温度20?、湿度50,以上的干净室内养护,待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幕墙工程使用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应选用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在使用前必须对幕墙工程选用的铝合金型材、玻璃、双面胶带、硅酮耐候密封胶、塑料泡沫棒等与硅酮结构密封胶接触的材料做相容性试验和粘结剥离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打胶。

9.1.9 立柱和横梁等主要受力构件,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应经计算确定,且铝合金型材壁厚不应小于3.0mm,钢型材壁厚不应小于3.5 mm

说明:9.1.9 本条规定有双重含意,一是说幕墙的立柱和横梁等主要受力杆件,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应经计算确定,但又规定了最小壁厚,即如计算的壁厚小于规定的最小壁厚时,应取最小壁厚值,即如计算的壁厚大于规定的最小壁厚时,应取计算值,这主要是由于某些构造要求无法计算,为保证幕墙的安全可靠而采取的双控措施。

4

4/33页

9.1.10 隐框、半隐框幕墙构件中板材与金属框之间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应分别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和板材自重标准值作用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并取其较大值,且不得小于7.0 mm

说明:9.1.10 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是保证半隐框、隐框玻璃幕墙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当采用半隐框、隐框幕墙时,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一定要通过计算来确定。当计算的粘结宽度小于规定的最小值时则采用最小值,当计算值大于规定的最小值时则采用计算值。

9.1.11 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打注饱满,并应在温度

1530?、相对湿度50,以上、洁净的室内进行;不得在现场墙上打注。

9.1.12 幕墙的防火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根据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决定防火层的厚度和宽度,并应在楼板处形成防火带。

防火层应采取隔离措施。防火层的衬板应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

1.5 mm的钢板,不得采用铝板。

火层的密封材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

防火层与玻璃不应直接接触,一块玻璃不应跨两个防火

5

5/33页

分区。

9.1.13 主体结构与幕墙连接的各种预埋件,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9.1.13 幕墙工程使用的各种预埋件必须经过计算确定,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为了保证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可靠,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的数量、位置和方法进行埋设,埋设位置应正确。施工过程中如将预埋件的防腐层损坏,应按设计要求重新对其进行防腐处理。

9.1.14 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及幕墙面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9.1.15 单元幕墙连接处和吊挂处的铝合金型材的壁厚应通过计算确定,并不得小于5.0 mm

说明:9.1.15 本条所提到单元幕墙连接处和吊挂处的壁厚,是按照板块的大小、自重及材质、连接型式严格计算的,并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壁厚计算值如果大于5mm,应取计算值,如果壁厚计算值小于5 mm,应取5 mm

9.1.16 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应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预埋件的位置应准确。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6

6/33页

说明:9.1.16 幕墙构件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一般是通过预埋件实现的。预埋件的锚固钢筋是锚固作用的主要来源,混凝土对锚固钢筋的粘结力是决定性的,因此预埋件必须在混凝土浇灌前埋入,施工时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目前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放入预埋件时,未采取有效措施来固定预埋件,混凝土浇铸时往往使预埋件偏离设计位置,影响立柱的连接,甚至无法使用。因此应将预埋件可靠地固定在模板上或钢筋上。

当施工未设预埋件、预埋件漏放、预埋件偏离设计位置、设计变更、旧建筑加装幕墙时,往往要使用后置埋件。采用后置埋件(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

9.1.17 主柱应采用螺栓与角码连接,螺栓直径应经过计算,并不应小于10 mm。不同金属材料接触时应采用绝缘垫片分隔。

9.1.18 幕墙的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部位的处理应保证缝的使用功能和

饰面的完整性。

9.1.19 幕墙工程的设计应满足维护和清洁的要求。

9.2 玻璃幕墙工程

9.2.1 本节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50 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的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

7

7/33页

全玻璃幕墙及点支承玻璃幕墙工程的质量验收。

说明:9.2.1 本条所规定的玻璃幕墙适用范围,参照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的规定,建筑高度大150 m的玻璃幕墙工程目前尚无国家或行业的设计和施工标准,故不包含在本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主控项目

9.2.2 玻璃幕墙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构件和组件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材料、构件、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性能检测报告和材料的复验报告。

9.2.3 玻璃幕墙的造型和立面分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9.2.4 玻璃幕墙使用的玻璃应符合下列规定:

幕墙应使用安全玻璃,玻璃的品种、规格、颜色、光学性能及安装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幕墙玻璃的厚度不应小于6.0 mm。全玻璃幕墙肋玻璃的厚度不应小于12 mm

幕墙的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明框幕墙的中空玻璃应采用聚硫密封胶及丁基密封胶;隐框和半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应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及丁基密封胶;镀膜面应在中空玻璃的第2或第3面上。

8

8/33页

幕墙的夹层玻璃应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干法加工夹层玻璃。点支承玻璃幕墙夹层胶片(PVB)厚度不应小于0.76 mm

钢化玻璃表面不得有损伤;8.0 mm以下的钢化玻璃应进行引爆处理。 6 所有幕墙玻璃均应进行边缘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篇二:幕墙打胶工艺规程

幕墙打胶工艺规程

目的与内容

对玻璃幕墙制作与施工过程中对打胶技术与作业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幕墙质量。

本规范规定了玻璃幕墙的用胶技术、板块装配工艺、工厂及现场涂胶工艺、作业规范及其检验内容。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构成本规程的条款,规程发布时所列版本均有效,所有规范都会被修订,引用文件须按最新的条款对本规程做出必要的修订。

JGJ 102-1996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CECS 127: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T 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GB 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9

9/33页

JC/T882-2001 《幕墙玻璃用接缝用密封胶》

JC/T883-2001 《石材幕墙接缝用密封胶》

GB16776-1997 《硅硐结构密封胶》

DBJ08/CT014-2001 《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GB/T5237-2001 《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17748-1999 《铝塑复合板》

GB/T11944-2002 《中空玻璃》

GB/T11614-1999 《浮法玻璃》

GB9962-1999 《夹层玻璃》

GB/T9963-1998 《钢化玻璃》

GB19841-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17840-1999 《防弹玻璃》

GB15763.1-2001 《建筑用安全玻璃 防火玻璃》

GB/T18601-2001 《天然花岗石板材》

YS/T429.1-2001 《铝幕墙板 板基》

YS/T429.2-2001 《铝幕墙板 氟碳喷漆铝单板》

适用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北京兴安门窗装饰有限公司建筑幕墙用硅硐结构密封胶(下采用结构胶)使用工艺技术和硅硐耐候密封胶(下采用耐候胶)的施工工艺,不涉及中空玻璃合片用结构胶,引用时参照XA_CS-034-2003《中空玻璃合成指导书》,本规程属内控标准。 规程所指条款为通常作法,

10

10/33页

具体产品须根据该产品的要求或有特殊设计要求时做具体调整。

胶的类型与选用要求

4.1 本规程所列的胶指幕墙用硅硐结构密封胶和硅硐耐候密封胶。

4.2 胶必须在保质期内使用,以保证粘结质量。

4.3 胶的选用均由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上给出,并指明用胶的型号。

4.3.1 一般选用硅硐结构密封胶的有:

a) 隐框(或半隐框时使用玻璃附框)时中空玻璃合片,中空玻璃合片用胶方法按《中空玻璃合成指导书》执行;

b) 隐框(或半隐框时使用玻璃附框)时玻璃板材与玻璃附框的粘结;

c) 全玻璃幕墙肋玻璃与面玻璃的粘结(本施工工艺同耐候胶施工,按7条款执行,56条款中不含全玻璃幕墙工程的结构胶施工);d) 金属幕墙板块与附框粘结(使用较少)。

不同型式的幕墙用采用不同型号的结构胶(如中性胶、酸性胶或特种产品专用系列胶),均需设计人员指出。

4.3.2 一般选用硅硐耐候密封胶的有:

a) 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的填(  :wWW.xlTkWJ.Com  龙文  :幕墙打胶规范)缝密封;

11

11/33页

b)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填缝密封;

对不同幕墙材料填缝应采用不同型号的耐候胶,对有特殊要求(如阻燃)的建筑部位所选用的耐候胶必须具有该功能。

4.4 结构胶有双组份和单组份之分。所用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幕墙用结构胶和耐候胶必须配套使用,并与配套铝型材、泡沫填充材料、玻璃及其他直接接触材料做相容性实验,8.1条款,胶厂家必须出具产品质量保证书。

4.5 对使用的胶的品牌应有该产品的说明书,且包括该产品对幕墙设计与施工所必须的技术参数。

4.6 所有使用胶设计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规范。

结构胶对相关材料及组件的要求

5.1 玻璃、铝单板、铝复合板及石材

幕墙用玻璃原片为符合GB 11614浮法玻璃规定产品,其他玻璃类型均应符合该产品的标准。产品生产厂家出具合格证明和产品质量十年保证书。铝单板、铝复合板及石材均应满足相应产品的标准。

5.2 铝材、钢材

幕墙用铝合金型材、钢材均应按JGJ 102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和JGJ 13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产品生产厂家应提供合格证明和材质单。

5.3 泡沫填充材料

泡沫填充材料为聚乙烯材料,必须与相容性实验用材料一

12

12/33页

致。

5.4 清洗剂

5.4.1 清洗剂一般采用异丙醇(IDA)、丁醇(MEK)和二甲苯(XYLENE),可加水50%配合使用,针对具体项目须选用应按相容性实验。

5.4.2 溶剂清洗应在良好的通风场所进行,附近不应有烟、火花、电焊和火苗等引燃作业。

结构胶注施工艺过程及要求

6.1 作业环境

6.1.1 结构胶应在清洁打胶车间内作业,作业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6.1.2 作业应在10,40?,相对温度40%,80%环境下使用,并不低于30%,方可获得较佳的粘结效果,具体胶的使用还须参照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6.1.3 对产品的生产日期、合格证书、检验报告、胶缝验算、相容性试验报告核对,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1.4 使用胶前,安排好场所,玻璃垫木应平整稳定。

6.1.5 操作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防火、防爆措施,同时遵守有机溶剂使用的技术安全规定。

6.2 作业对人员的要求

6.2.1 实现玻璃幕墙单元件的粘结密封,依赖于施工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格、熟练的正确操作,打胶员应具有

13

13/33页

以下条件:a) 有高度责任心,懂得玻璃幕墙的安全可靠性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b) 熟悉施工工序,能熟练操作,能看懂工程图纸规定的粘结密封部位及配套材料状况;

c) 掌握粘结密封失败后的排故方法和技术安全的基本知识。

6.3 清洗

6.3.1 清洁是保证玻璃幕墙板材粘结力的关键工序,也是幕墙安全性、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6.3.2 用指定的溶剂清洗铝材的粘结面,除去灰尘及污物,清洗宽度为粘胶宽度的1.5倍以上。

通常非油性污染物用异丙醇50%,水50%混合溶剂;油性污染物用二甲苯。

6.3.3 用溶剂浸润一干净不脱毛布块,并不得污染溶剂,顺一个方向擦试被粘表面,在溶剂未发挥之前,立即用第二块干燥洁净的布块把被沾物表面上的溶剂擦去。布块应定期更换,不得有二次污染。

使用溶剂时,只能从容器中倒出浸润擦布,不允许反擦布浸入溶洗剂中,以免污染溶剂,更不允许在被粘表面喷洒或涂涮清洗剂,造成清洗剂在被粘表面溢流,引起油污溶解后扩散到更大范围。

6.3.4 清洗深而窄的部位时,可用干净的布缠绕在合适的

14

14/33页

工具上,按上述程序擦试。

6.3.5 每次清洗后, 50分钟内必须完成粘结密封部位的作业,否则应重新清洗。

6.3.6 清洗过的表面不得再次污染,否则应予重新清洗。

6.3.7 清洗后的检验:使用由清洗剂润湿的洁净布块擦试被检表面,要求布块上必须无任何污染。

6.4 底漆的使用

6.4.1 通过相容性实验报告确定是否需用底漆,正确使用底漆有助于原本不易粘合的表面产生强而持续的密封粘合,不用底漆时不执行6.4条款。

6.4.2 底漆应在溶剂清洗之后,注施结构胶之前使用,并严格按下述方法进行:

a) 底漆由结构胶厂家配制应用,并提供使用说明书,不同底漆操作要求和条件有所不同,操作时严格按说明书所述方法使用:b) 底漆不得施于被粘表面外的区域;

c) 必须在底漆完全干化后注施结构胶,否则会使粘合能力下降,底漆干化时间取决于环境的温、湿度条件,一般在标准条件下为20分钟左右。底漆赶干化后应立即注施结构胶。

6.5 注施结构胶

6.5.1 注胶严格按设计图纸所注尺寸进行,注胶前将清洗好的铝框贴上双面胶带或泡沫垫条,位置应符合图纸,以满足用胶设计强度及胶量。

15

15/33页

a) 双面贴的厚度应比胶缝厚度大1mm,因为放上玻璃后,胶被压缩一般按10%计算,胶条应紧贴粘结面,并随板面保持线条,在玻璃放置前不得撕掉胶条的隔离纸,以防表面污;

b) 玻璃板面放到胶条上应一次成功定位,以保证注胶后粘结牢固。

c) 双面胶带保存环境条件一般为:温度不超过21?,湿度不大于50%

6.5.2 在注胶之前,先用遮掩胶带将被粘区域外沿的水平表面盖住,以防止在刮胶时污染这些区域。

6.5.3 选用结构胶分单组份和双组份两种:

a) 单组份胶可直接从筒状(或肠状)包装中用手动或气动喷枪来注施,气动枪的应调好操作压力(一般不得超过275.8kPa),防止注胶时产生气泡。

b) 双组份胶须使用专用打胶设备,按规定比例均匀混合(按该产品说明书混合),混合均匀性用蝴蝶试验方法测试,8.2条款执行,并填写记录。

6.5.4 结构胶的注施应用应一次完整的操作来完成,合结构胶均匀连续地以圆柱状挤出注胶枪嘴。枪嘴出口直径应小于注胶接口厚度,使枪嘴伸入接口二分之一深度。枪嘴应均匀适度的移动,确保接口内已充满结构胶,以助于减小内部气泡和空穴。

16

16/33页

6.5.5 注胶完成后,应及时用刮刀将接口外多出的结构胶向内压实,使结构胶与接口的侧边接触,并保证结构胶与被粘表面的充分接触,最后沿同一方向将接口表面刮平整。

6.5.6 修整完毕,及时除去遮掩胶带。并随即在单元板块上做上标识,标识内容至少应有日期和编号。

6.6 静置与养护

6.6.1 静置养护温度在室温15,30?,相对湿度在50%上进行,否则会影响固化效果。

6.6.2 搬动时间和完全固化时间均须在保证操作条件下按产品说明书中提供的时间进行。

6.6.3 在运往工地前,须清除玻璃表面的污物,尤其是多余胶粘物。

6.6.4 现场耐候胶施工完毕,可清除玻璃表面的保护胶带。

耐候胶的施工工艺

7.1 耐候胶在工地现场进行。

7.2 胶缝的厚度和宽度均须在满足设计的条件下。

7.3 密封前应清洗注胶表面灰尘污物。充分清洁间隙缝,不应有水、油渍、涂料、铁锈、水泥砂浆、灰尘等。充分清洁粘结面,加以干燥。清洁剂可用甲苯或甲基二乙酮。

7.4 按设计图纸,有泡沫棒填充接缝时,须保证注胶厚度和防止三面胶接(一般措施:在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前,用无粘结胶带铺于缝隙的底部,将缝底与胶分开)。为避免密

17

17/33页

封胶污染玻璃或铝板,应在缝两侧贴保护胶纸。

7.5 用手动或气动胶枪均匀连接地注入缝隙,并保证充满。

7.6 用刮刀用力由上至下将胶刮平。

7.7 撕去保护胶纸。必要时可用溶剂擦拭。胶在未完全硬化前,不要沾染灰尘和划伤。7.8 注意:嵌缝胶的深度(厚度)应小于缝宽度,因为当板材发生相对位移时,胶被拉伸,胶缝越厚,边缘的拉伸变形越大,越容易开裂。

7.9 全玻璃幕墙的肋玻璃与面玻璃用结构胶粘结也按7.1,7.7施工。

结构胶使用过程中的检验及要求

8.1 相容性实验

8.1.1 在打胶之前,提交有关样品(包括所有将密封胶接触的材料)给密封胶供应商或其代理商,由他们送至试验室进行测试。

8.1.2 报送有关幕墙节点图,设计风载、玻璃板块之最长短边的数据,提交密封胶供应商或代理商,由他们送至主管部门进行图纸审阅。委托书可参考附件一。

8.1.3 在得到试验报告及图纸审阅报告后,按照报告内容进行打胶、安装。

8.1.4 施工时间来严格按密封胶供应商提供的硅硐密封胶施工工艺指南有关程序。

8.1.5 工程结束后,把有关资料送至密封胶供应商,以此

18

18/33页

申请工程项目使用质保书。提交内容一般包括:

a) 工程项目名称、所在地及幕墙的承建商名;

b) 该项目之材料测试报告;

c) 图纸审阅报告;

d) 施工记录的复印件;

e) 现场切装配框的割胶检验记录;

f) 所选用的密封胶名称、批号、出厂日期等;

g) 其他事项。

8.2 蝴蝶试验与胶杯核试验

8.2.1 蝴蝶试验:本试验是确定双组份密封胶是否以彻底混合均匀。混合不均会引起产品性能的极大变化。试验程序如下:a) 将混合后的胶挤在一张A4白纸上,胶堆约20mm直径,15mm厚,将纸折叠,折叠线通过胶堆中心;

b) 挤压胶堆至3mm,4mm厚,摊开白纸,胶堆形成8形蝴蝶状。

c) 观察胶块,如有白色斑点或白色条纹,说明结构胶没有充分混合,不能注胶,一直要到颜色均匀,充分混合,才能注胶。在整个过程都要将蝴蝶试样编号记录。

8.2.2 胶杯试验(拉断试验):是用来检查双组份密封胶与固化剂的配合比,产品生产厂家在说明书中提供配制比例,一般在使用一组时可做一次测试,以进一步得到验证。试验程序如下:

19

19/33页

a) 在一小杯中装入3/4深度的混合后胶,插入一根小棒或一根压舌板,每5分钟抽一次棒,记录每一次拔棒时间。一直到拉断为止,此时间为扯断时间。

b) 正常时间应在20,50分钟,按产品提供的说明书调整配合比例。

8.2.3 在每次注胶时,要记录本次注胶板首块板材的编号,停工时记下最后一块的编号。

8.2.4 使用单组份结构胶不执行8.2条款。

8.3 剥离试验与切开试验:

8.3.1 剥离试验按GB13477 12章规定试验,粘结破坏面不大于20%。也可随炉剥离粘结试验,即选用试验样本按施工板块同等条件下制作,用来做试验,可在厂内完成。

8.3.2 试验样板可选用300mm×400mm的铝板或玻璃板,注上截面为15mm×15mm,长200mm的胶条。

8.3.3 切开试验样品可在上述铝板或玻璃板上注上70mm×6mm截面,长150mm的胶带。

8.3.4 以上两种试件均按施工板材按同等条件下养护。也可采用施工品作试验。检验过程均作记录。

篇三:幕墙工程施工工艺及标准

幕墙工程施工工艺及标准

1、适用范围:

本节玻璃幕墙工程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50m,抗震设

20

20/33页

防裂度不大于8度的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全玻璃幕墙支承玻璃幕墙工程;石材幕墙工程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50m,抗震设防裂度不大于8度的石材幕墙安装工程;金属板幕墙工程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50m的金属幕墙工程;

2、材料要求:

按不同种类的建筑幕墙,各种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颁发的楼阁 规范中对材料的选订。

2.1玻璃幕墙材料要求

2.1.1金属:铝合金挤压型材和板材,应符合规范要求。

碳钢:型材、板材符合JISG3131,紧固件符合JISG3101

规范。

不锈钢:紧固件符合JISG4304,型材、板材应符合JISG4305规范。2.1.2密封胶:按设计确定各种密封胶,并进行鉴定。隐框、半隐框幕墙所采用的结构粘结材料必须是中性硅硐结构密封胶,其性能必须符合《建筑用硅硐结构密封胶》GB16766的规定;硅硐结构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2.1.3幕墙所用金属材料除不锈钢外,均应作防腐处理(铝合金表面的阳极氧化处理)

2.1.4幕墙上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有关质量规定,并附有出厂合格证,符合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的要求。

21

21/33页

2.1.5幕墙上使用的密封材料(如密封条、密封胶等)应均为耐水、耐溶剂、耐老化和低温弹性、低透气率的特点。

2.1.5结构硅硐密封胶应与所接触的材料间有相容性试验报告,并具有质量使用保证书。隐框、半隐框幕墙所采用的结构粘结材料必须是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其性能必须符合《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的规定;硅酮结构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2.1.6在主体结构与玻璃幕墙的构件之间,应使用耐热的硬质有机材料垫片。在立柱与横梁间的连接件,宜使用橡胶垫片。

2.1.7玻璃幕墙采用玻璃应符合下列规定:

2.1.7.1幕墙应使用安全玻璃,玻璃的品种、规格、颜色光学性能及安装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2.1.7.2幕墙玻璃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全玻幕墙玻璃的厚度不应小于12mm

2.1.7.3幕墙中的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

2.1.7.4幕墙的夹层玻璃应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干法加工合成的夹层玻璃。点支承玻璃幕墙夹层玻璃的夹层胶片(PVB)厚度不应小于0.76mm

2.1.7.5钢化玻璃表面不得有损伤;8.0mm以下的钢化玻璃应进行引爆处理。

2.1.7.6所有幕墙玻璃均应进行边缘处理。

22

22/33页

2.1.8玻璃四周橡胶条的材质、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镶嵌应平整,橡胶条长度应比边框内槽长

1.5%2.0%。橡胶条在转角处应斜面断开,并应用粘结剂粘结牢固后嵌入槽内。

2.1.9高度超过4m的全玻幕墙应吊挂在主体结构上,吊夹具应符合设计要求,玻璃与玻璃,玻璃与玻璃肋之间的缝隙,应采用硅酮结构胶填嵌严密。

2.2石材幕墙材料要求:

2.2.1石材幕墙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及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石材的弯曲强度不应小于8.0Mpa;吸水率应小于0.8%石材幕墙的铝合金挂件厚度不

应小于4.0mm,不锈钢挂件厚度不应小于3.0mm。石材要求厚度一致,无裂纹,颜色一致并且无其他质量缺陷,为降低外界对饰面的污染,所选石材一般要做防护处理。

2.2.2金属框架和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铝合金型材骨架表面必须经阳极氧化处理,型钢骨架则必须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工程焊接处必须重新做防锈处理,工程特殊部位要采用不锈钢骨架。

2.2.3锚固件:必须通过现场拉拔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2.2.4金属挂件:挂件主要有不锈钢类和铝合金类两种,挂件要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挂件种类要与骨架材料相匹配,

23

23/33页

不同类金属不宜同时使用,以免发生电化学腐蚀。

2.2.5石材幕墙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应密实、均匀厚度一致。

2.2.6防火层应采取隔离措施。防火层的衬板应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1.5mm的钢板,不得采用铝板。防火层的密封材料应用防火密封胶。防火层与玻璃不应直接接触,一块玻璃不应跨两个防火分区。

2.2.7主体结构与幕墙连接的各种预埋件,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2.8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及幕墙面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2.2.9单元幕墙连接处和吊挂处的铝合金型材的壁厚应通过计算确定,并不得小于5mm

2.2.10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应通过预埋件连接,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预埋件的位置应准确,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2.2.11立柱采用螺栓与角码连接,螺栓直径应经过计算,不应小于10mm.不同金属材料接触时采用绝缘垫片分隔。

2.3金属幕墙材料要求:

2.3.1金属幕墙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和配件,应符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24

24/33页

2.3.2金属面板的品种、规格、颜色、光泽及安装方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2.3.3金属幕墙主体结构上的预埋件、后置埋件的数量、位置及后置埋件的拉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3.4金属幕墙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密实、均匀、厚度一致。

2.3.5金属框架及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2.3.6预埋件及连接件:骨架锚固一般采用预埋件或后置埋件,后置埋件形式要符合设计要求,并在现场做拉拨试验;钢板连接件与非同质骨架连接时,中间要垫有机材质垫块,以免发生电化学腐蚀。

2.3.7隐框、半隐框幕墙构件板材与金属框之间硅硐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应分别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和板材自重标准值作用下硅硐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并取最大值,且不得小于7.0mm

2.4幕墙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2.4.1铝塑复合板的剥离强度。

2.4.2石材的弯曲强度:寒冷地区石材的耐冻融性;室内用花岗岩的放射性。

2.4.3玻璃幕墙用结构胶的邵氏硬度、标准条件拉伸粘结强度、相容性试验;石材用结构胶的粘结强度;石材用密封胶的污染性。

25

25/33页

2.5隐框、半隐框幕墙所采用的结构粘结材料必须是中性硅硐结构密封胶,其性能必须符合《建筑用硅硐结构密封胶》GB16766的规定;硅硐结构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2.6幕墙及其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幕墙构架立柱的连接金属角码与其它连接件应采用螺栓连接,并应防松动措施。

2.7立柱和横梁等主要受力构件,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应经计算确定,且铝合金型材壁厚不应小于3.0mm,钢型材壁厚不应小于3.5mm

2.8隐框、半隐框幕墙构件板材与金属框之间硅硐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应分别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和板材自重标准值作用下硅硐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并取最大值,且不得小于7.0mm

2.9硅硐结构密封胶应打注饱满,并应温度15?,30?、相对湿度50%以上、洁净的室内进行。不得在现场墙上打注。

2.10幕墙的防火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决定防火层的厚度和宽度,并应在楼板处形成防火带。

2防火层应采取隔离措施。防火层的衬板应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1.5mm的钢板,不得采用铝板。

26

26/33页

3防火层的密封材料应用防火密封胶。

4防火层与玻璃不应直接接触,一块玻璃不应跨两个防火分区。

2.11主体结构与幕墙连接的各种预埋件,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12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及幕墙面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2.13单元幕墙连接处和吊挂处的铝合金型材的壁厚应通过计算得出,并不得小于5mm

3、主要机具(工具):

3.1玻璃幕墙工程主要机具(工具):

3.1.1主要机具:电锤、电钻、电焊机、铝合金切割机、无齿锯和经纬仪等。

3.1.2主要工具:拉铆枪、板手、锤子、靠尺、线坠、手钳、方尺、合尺、壁纸刀、打胶枪等。

3.2石材幕墙工程主要机具(工具):

3.2.1 主要机具:电锤,电焊机,型材切割机,云石锯,角磨机。

3.2.2主要工具:吊篮,打胶器,壁纸刀等。

3.3金属幕墙工程主要机具(工具):

3.3.1主要机具:电焊机、型材切割机、手枪钻、自攻钻及

27

27/33页

开槽机等。

3.3.2主要工具:打胶枪、改锥、扳手、钳子、壁纸刀等。

4、作业条件:

4.1施工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应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待清楚预埋固定支座、铝合金骨架体系的划分尺寸及形式,玻璃与骨架间的连接的方法及连接要求等。

4.2施工人员在明确图纸要求后方可施工。

4.3施工时应搭好脚手架,保证脚手架的安全性,并预留施工人员的操作空间,脚手架上应设置安全网,以免在幕墙施工时发生物体坠落伤人。

4.4幕墙施工前建筑主体需经验收,且砼强度达到幕墙设计要求;幕墙施工图已绘制完善,且已经各方认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人员、机具及前期施工材料已到位,足够的作业面。

5、施工工艺:

一、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放样定位?安装立柱?安装横梁?安装玻璃?打胶?

2、操作工艺

?、根据玻璃幕墙的造型,尺寸和图纸要求,在铝合金骨架体系与建筑结构之间设置连接固定支座。放样时,应使上

28

28/33页

下支座均在一条垂直线上,避免此位置上的立柱会发生歪斜。

?、安装立住。在固定支座的两角钢间,用不锈钢对拉螺栓将立柱按安装标高要求固定好,立柱轴线的前后偏差和左右偏差分别不应大于2mm3mm。支座的角钢和铝合金立柱接触处用柔性垫片进行隔离。立柱安装调整后,应及时紧固。立柱在加长时应用配套的专用芯管连接,上下柱之间应留有空隙,空隙宽度不宜小于10m,其接头应为活动接头,从而满足立柱在热胀冷缩时发生的变形需求。

?、安装横梁。先确定各横梁在方柱上的标高位置,在此位置处用厚度不小于3mm的铝角将横梁与立柱连接起来,在横梁与立柱的接触处应设置弹性橡校垫。相邻两根横梁水平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mm。同层横梁的标高偏差,当幕墙宽度小于或等于35m时,不应大于5mm;当幕墙宽度大于35m时,不应大于7mm,同一层横梁在安装时应由下而上进行。当一层高度的横梁装好后,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后再进行固定。

?安装玻璃玻璃的安装应根据幕墙的具体种类来定。如幕墙玻璃采用镀膜玻璃时,镀膜的一面应向室内。?隐框幕墙玻璃:隐框幕墙的玻璃是用结构硅硐胶粘结在铝合金框格上,从而形成玻璃单元体。玻璃元体的加工一般在工厂内用专用打胶机来完成。这样能保证玻璃的粘结质量。在施工现

29

29/33页

场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难保证玻璃与铝合金框格的粘结质量。玻璃单元体制成后,将单元件中铝合金框格的上边挂在横梁上,再用专用固定片将铝合金框格的其余三条边钩夹在立柱和横梁上,框格每边的固定片数量不少于二片。?明框玻璃幕墙。明框幕墙的玻璃是用压板和橡皮为固定在横梁和立柱上,压板再用螺栓固定在横梁或立柱上。在固定玻璃时,压板上的连接螺栓应松紧合适,从而使压板对玻璃不致压得过紧或过松。并使压板与玻璃间的橡皮条紧闭。在横梁上设置定位垫块,垫块的搁置点离玻璃垂直边缘的距离宜为玻璃宽度的1/4,且不宜小于150mm,垫块的宽度应不大于所支撑玻璃的厚度,长度不宜小于25mm,并符合有关要求。

?半隐框幕墙。半隐墙幕墙在一个方向上隐框的,在另一方面上则为明框。它在隐框方向上的玻璃边缘用结构硅硐胶固定,在明框方向上的玻璃边缘用压板和连接螺栓固定,隐框边和明框边的具体施工方法可分别参照隐框幕墙和明框幕墙的玻璃安装方法。

?打胶:打胶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清理:玻璃幕墙的玻璃安装完后,应用中性清洁剂和水对有污染的玻璃和铝型材进行清洗。

二、石材幕墙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预埋件位置尺寸检查?安装预埋件?复测预埋件位置尺

30

30/33页

?测量放线?绘制工程翻样图?金属骨架加工?钢结构刷防锈漆?金属骨架安装?

防火保温棉?隐蔽工程验收?石材饰面板加工?石材表面防护?

石材饰面板安装?安装质量检查?灌注嵌缝硅胶?幕墙表面清洗

2、操作工艺:

?预埋件安装:

预埋件应在土建施工时埋设,幕墙施工前要根据该工程基准轴线和中线以及基准水平点对预埋件进行检查和校核,一般允许位置尺寸偏差为?20mm。如有预埋件位置超差而无法使用或漏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选用膨胀螺栓的方案,并必须报设计单位审核批准,且应在现场做拉拔试验,做好记录。

?测量放线:

?由于土建施工允许误差较大,幕墙工程施工要求精度很高,所以不能依靠土建水平基准线,必须由基准轴线和水准点重新测量,并校正复核。

?按照设计在底层确定幕墙定位线和分格线。

?经纬仪或激光垂直仪将幕墙的阳角和阴角引上,并用固定在钢支架上的钢丝线作标志控制线。?使用水平仪和标准钢卷尺等引出各层标高线。

31

31/33页

?确定好每个立面的中线。

?测量时应控制分配测量误差,不能使误差积累。

?测量放线应在风力不大于4级的情况下进行,并要采取避风措施。

?所有外立面装饰工程应统一放基准线,并注意施工配合。

?金属骨架安装

?根据施工放样图检查放线位置。

?安装固定竖框的铁件。

?先安装同立面两端的竖框,然后拉通线顺序安装中间竖框。

?将各施工水平控制线引至竖框上,并用水平尺校核。

?按照设计尺寸安装金属横梁。横梁一定要与竖框垂直。

?如有焊接时,应对下方和邻近的已完工装饰面进行成品保护。焊接时要采用对称焊,以减少因焊接产生的变形。检查焊缝质量合格后,所有焊点、焊缝均需去焊渣及防锈处理,如刷防锈漆等。

?待金属骨架完工后,应通过监理公司对隐蔽工程检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防火、保温材料安装

?必须采用合格的材料,即要求有出厂合格证。

?在每层楼板与石板幕墙之间不能有空隙,应用镀锌钢板

32

32/33页

和防火棉形成防火带。

?在北方寒冷地区,保温层最好应有防水、防潮保护层,在金属骨架内填塞固定,要求严密牢固。?幕墙保温层施工时,保温层最好应有防水、防潮保护层,以便在金属骨架内填塞固定后严密可靠。

?石材饰面板安装

33


V1.3.9客服分享收藏立即下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