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部9.9分的神作,在寻找消失的「李子柒」

 普象工业设计 2021-11-21

李子柒停更129天。

男版李子柒彭传明火了,但…然后呢?

上百个、上千个「李子柒」隐匿在各地不起眼的角落。

他们被称为手艺人。

▲彭传明

没有流量、没有团队、没有平台曝光…

那些平凡的手艺人,那些古老而濒危的手艺,无人知晓。

只有一部不入流的纪录片,拍下它们的存在和消亡:

《寻找手艺》。

一部曾被13家电视台拒播的“野生”纪录片。


幕后团队是3个毫无经验的“臭皮匠”。

导演是半路出家,摄影师是司机,录音师是拉来“凑数”的。

连所有的设备也都是二手残次品。

偏偏,如此不专业的配置,却在0宣传的情况下,一度火爆全网。

连续3部创下9.9分的高分纪录。

▲播出平台B站


01
野生纪录片

首先,打个预防针。

你对一部纪录片的正常期待,在这部片子里,都不会得到实现。

媲美旅行宣传片的空境,没有。


因为团队的业余,镜头“穿帮”已经是家常便饭。

导演的光头和拍摄的设备,经常一不小心”就进入镜头里。


播音腔一般字正腔圆的旁白,没有。

由于团队人手紧缺,旁白一职是由导演即兴客串的。

至于效果…你懂的。


结尾提升立意、升华价值观的金牌文案,也没有。

“山沟沟”、“叮叮当当响”…口语化的台词随口就来。

甚至不称职的旁白君,会一时兴起就念上自己写给女儿的诗。


但…抛开粗糙的外表,我们又能看到什么?

或许,就是海报上写的那句:一趟真诚的温暖之旅。


没有技巧、没有滤镜、没有脚本策划…

牺牲的是纪录片的质感,换来的却是稀缺的真实感,不加修饰,不需要精心编排。


比如,第一站寻找制作桑皮纸的手艺。

到达现场,所有制作桑皮纸的作坊,已经全部废弃。

只留下窗户上已经破碎的桑皮纸,和退休的造纸艺人收藏的最后一捆桑树皮(造纸原料)


再比如,在浙江龙泉,寻找中国最有名的龙泉宝剑。

本以为会如同电影一般,找到一名为了铸造绝世好剑而闭关数十年的铸剑师。

然而,现实是龙泉宝剑已经实现了流水线作业。


放在其它纪录片里,这些“小意外”估计都难逃被删减的命运。

但在《寻找手艺》里,它们都被原样地保留下来,因为这就是赤裸的现实。

不美好、也不煽情,但是震撼人心。


退休的造纸艺人正缓缓地走下山坡。

前面是高速运转的推土机,背后是废弃的手艺作坊。

传统手艺与时代脱节的事实,就这样轻轻地摆在屏幕前。


仅仅一个镜头,一句简单交代的旁白,已经抵得过上千句煽情的文案。

这也正是这部纪录片的可爱之处,青涩却实在。

它不会抛出宏大的价值、刻意营造煽情的氛围,逼着你去思考、去流泪。

看上去似乎挺傻,但却让一切回归到“纪录”本身。



02
平凡手艺人

23个省市,88个地区。

从北京到新疆、从新疆到西藏、从西藏到云南、从贵州到湖南…

由东往西、从南往北,制作团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历时126天,寻找拍摄了199名手艺人,记录了144项传统手工艺


在西藏,煅铜大师土旦,造佛像的手艺是最厉害的。

一座玛尔巴佛像,不需要焊接,仅用一整张铜板,一锤一锤敲打而成。

整个佛像几乎看不出接缝,由内到外都是完美无瑕。

对于工匠来说,这本已是技术难度的极限。


但土旦却说,还有更难的:透过眼神表现出玛尔巴的性格,以及佛像背后的故事…

这一点,土旦做到了。

手艺不仅在于形似,关键的是注入其中的精神和底蕴。

新疆的英吉沙小刀,不足10厘米长。

从刀身到刀柄、再到装饰,却需要极具耐心的制作和调整


比如,一颗不起眼的贝壳花纹。

要先打孔留出位置,把贝壳切割成小小的菱形,焊进刀柄,再去细细打磨、抛光…

如此循环往复,一把小巧精美的英吉沙小刀诞生。


在云南,80岁的坎温老人,是当地最后一名制作油纸伞的老人。

每天坐在墙角制作油纸伞,削伞头、打磨伞骨、固定伞架…几十年如一日


用棉线固定伞架时,坎温失手了,线断了。

每一次断线,坎温就会愣一下神,茫然、焦急…他也不明白问题出在哪。


直到第8次,旁白淡淡地说着“终于成了”。

摄影机外,老人却偷偷地擦掉了眼泪。

油纸伞终于做完了,却无处可去,没有人愿意买,也没有人愿意用。

老人和油纸伞,已经落伍了。


云南「真和养号」俩姐妹,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平均一天造纸的产量只有十多张。

即便如此,仍然积压了几百张纸。

制作团队来的时候,碰巧是她们最后一次造纸。

她们说,把剩下的原料全部用完后,就不再做了。


播出后,片子火了。时隔2年,制作团队故地重游:

拍摄结束4年了,纪录片也火了,手艺人们的生活改善了吗?

很可惜,现实比想象来得更生猛。


做了一辈子油纸伞的坎温老人,已经去世。

制作油纸伞的传统手艺,跟着老人一块消失了。


神秘乐器「巴拉曼」的传人,胡大拜尔地也去世了。

第一季里胡大拜尔地教儿子吹奏巴拉曼,结果儿子半天吹不出响。


弹幕里都笑话“手艺当场失传”,结果…一语成箴。

原来,一部纪录片什么也改变不了。


4年前,编斗笠的潘家存,技术高超,能把竹子削得像纸一样薄。

在政府的撮合下,他还收了一个徒弟。

4年后,潘家存还在编斗笠,徒弟却已经跑了。


土陶艺人刘新文,做了十几年的陶器。

4年间,积压的陈货却越变越多,堆满了整个院子…

他还给自己取了个无可奈何的封号——末代传人。


如果说第一季在造梦,那么…第二季就是梦醒时分。

再古老的手艺,再坚韧的手艺人,也赢不过现实的柴米油盐。

手艺人,也是平凡的普通人。



03
傻子”导演

拍摄第一季,导演张景卖掉了北漂20年攒下的房子

拍摄第二季,张景欠下了50万债款;到了第三季,这个数字增加到100多万。


张景直言:算起来,我就没有成功过。

经济依旧窘迫,负债累累,朋友越来越少,甚至被评价为“越陷越深,无可救药”。


拍第二季时,张景问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价值?

院线上映、票房破亿…原本的期望都打了水漂,张景都想过,干脆把片子雪藏。

但最后这部片子还是在B站上免费播出。

因为有一群和张景一样傻的人,不追求价值,只求问心无愧。


手刻经文的年轻小伙。

自13岁起,就在寺庙里篆刻经文,一刻就是8年。

当被问起“刻的经文越多,赚的钱越多”时,他用一嘴不流利的普通话解释道:

“不是不是,刻的时候好好刻;

慢慢刻,对这个板子好一点嘛;

这个不好好刻的话,我们死了的时候,因为这个,害怕得很。”


你看,像张景一样傻的,原来大有人在。

当我们还在追求物质上的价值时,他们已经在精神上得到丰收。

如今,《寻找手艺》已经出到第三季。

张景说,自己不会放弃,会一直拍下去。

“作为纪录片导演,我能把一些有意义的、能体现中国人精气神的东西找到,让更多人看到,这就是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