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浔阳江的故事

 马帮图书馆 2021-11-21

(经历2021年)

(25)

车从白鹿洞书院驶出,在浩荡的鄱阳湖旁飞速而过,我们的座驾在高速公路上再次跨过九江段长江大桥,直奔我们今天下榻在浔阳江之滨的建国酒店“江景房”。

   路标提示浔阳江路,突然一首诗从嘴中边流出:

浔阳江边夜送客,秋叶荻花秋瑟瑟……

舒先生说这是白居易的叙述长诗《琵琶行》,白居易当年曾被贬职到此,这首琵琶行记述的正是此浔阳江边发生的情景,浔阳江正是这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九江简称 “浔”,古称浔阳,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历代为都、郡、州、府治地。

它在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北畔,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地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的交叉点,是东部沿海与中部的过渡地带,还是中国三大茶市与四大米市,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是“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站在宾馆窗前俯瞰浔阳江,江面波起浪涌,日夜奔流,岸边的锁江楼、塔无言的目送着船舶往来,客船、货船穿梭而过,宽阔的江面很是繁忙。

雨下得很大,中午休息过后撑着伞漫步在浔阳江畔,江边的城市文化墙上九江人用砖石刻画着九江的文化与文明。

遥想当年白居易也曾在这江边所见、所闻、所想到于今真的应了他的那句话:“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知何必曾相识。”也许是因为下雨吧,江畔的浔阳楼中并没有什么游客,检验了大数据通行绿码才放行。

这是一座几经战火和江水侵袭摧毁后于1989年春,在浔阳江畔重新修建的浔阳楼。重建后的浔阳楼占地1600平方米,楼高31米,外三层、内四层、青甍黛瓦,飞檐翘角,四面回廊,古朴庄重,具有明显的仿宋风格。

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中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 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走进浔阳楼一张巨型瓷壁画映入眼帘,我纳闷小说中讲的故事发生在水泊梁山,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的故事,竟是在此浔阳楼发生的故事?才得以让浔阳楼名噪天下

夜幕低垂,我们行走在江边的街巷中,寻找着九江美食,一个网红“螺蛳粉”的招牌映入眼帘,看似简单的螺蛳粉内容还是挺丰富的,味道真好。热乎乎的下肚还挺舒服的,江西的饭菜味道很适合我们的口味,尤其是庐山上的香肠、石鸡真的让我们没齿难忘。

明天即将离开九江匆匆而过感慨万千:九江这个城市曾经历过无数次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那些渐渐被人遗忘的故事有的藏在了古老的建筑之中,有的收录在史书里,有的却隐秘在地名中。

一条江、一座城、一湖水、有故事、有情怀、有文明弥漫在九江城的烟火气历久不散。

曾几何时这条江上航运被外国资本买办垄断,外国资本的航船在这里畅行无阻。

新中国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打破了旧时代洋人把持的海关、商行、银行与外国势力对中国江海的航运垄断,从此开创了九江民族航运的历史先河。

今天我眼中的九江一派繁忙,岸边密布着趸船、栈桥、堆场、仓库、游渡的码头吐纳着天南地北的旅客与货物。

夜色中江面点点的渔火在跳动,浔阳江波起浪涌,千年流淌,日夜不息,岸边的楼、塔依然无言的目送着来来往往的船舶,叙说着浔阳江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