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四大名著,最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便是《红楼梦》,一句“一把辛酸泪”足以道尽书中悲凉,也只有有此经历的人才能如此深刻与透彻。可以说贾府与曹府的命运几乎是如出一撤,他们的衰败都离不开当初的殊荣,常言道“飞得越高摔得越痛”,当年的曹府更是远在贾府之上,这从故宫档案馆的一道康熙密召就能看出。 书中说“贾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金陵贾府的富贵荣华可想而知。而当年的曹府虽然没有“白玉为床金作马”但以其当时的地位而言,即便如此也不费吹灰之力。曹府殊荣在曹寅这一代可谓是红极一时。究其根源离不开当时帝王的格外照顾,根据《清史稿》记载,曹氏最初是以王府包衣的身份在多尔衮门下行走,而曹玺因为自身能力超群,在当时被称文武双全,一跃成为王府护卫。 到了顺治时期,他将多尔衮的王府包衣进行了重新分配,而曹玺一路则被直接调往内务府,内务府直入宫城,给他提供了近水楼台的机会,使得其后来发迹成了必然。本身能力出众,精明强干的曹玺很快就被顺治相中,亲封其为二等御前侍卫。常言道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恰逢康熙出生,顺治遵循祖制要从内务府包衣之中挑选保姆。内务府包衣中的侍卫与宫女多如牛毛,优秀拔尖的也不在少数,这样的选拔与例行公事一样不足为奇,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选中的却是曹玺之妻孙氏。如此一来,曹玺与皇室的关系犹如铁板一块,瞬间成了皇族亲人,为了抬高曹玺的地位,孝庄将其从游走宫城的侍卫擢升提拔为江宁织造,一路青云直上,曹家大喜过望,然而他万万想不到的是“福兮祸所伏”,江宁织造为曹家后来的衰败埋下了种子。 江宁织造明面上只是个五品小吏,然而其实际权力让两江总督都畏惧三分,因为这个官职通常只有皇帝心腹才能担任,其所见所闻都能直达天听,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皇帝耳目。每当曹玺忙于政务之时,其子曹寅便常伴康熙左右,二人朝夕相处感情非同一般。曹玺在康熙二十三年病故,曹寅便立即补上,曹家的荣耀在曹寅的经营下达到了鼎盛,这时的曹府不是贾府所能比拟的。 同时,康熙还为抬举曹寅特意将曹寅的两个女儿指婚给郡王为妃,四下江南也只住曹府。不仅如此,康熙还特意关照曹寅的儿子曹颙、侄儿曹覜等人,还将其大舅子李煦提拔为苏州织造。就连曹寅挪用公款23万也既往不咎,不仅力保还尽力周全。 然而,曹家虽四代身居要职,但康熙对曹家的厚爱远不止此。随着清宫秘档的发现,康熙对曹寅的关照更是羡煞旁人,真可谓是事无巨细呵护备至,有学者都不禁慨叹,有这样的恩宠曹家也该知足了。其中有一封收藏在内务府档案中秘旨,上面为康熙亲笔,落款是给曹寅。 当时的曹寅身患重病,康熙得知后心急如焚,于是找来御医询问后随即备药让人连同此信立即送往,信中写道“今赐药,恐延迟,驿马星夜赶去”。并逐字斟酌写明药效、服用及叮嘱,末尾“万嘱、万嘱、万嘱”六字更是发自肺腑殷切之至。然而这却和韩信吸脓、绝缨之宴一样最要人命,面对这样的恩宠,什么后路与后代早已九霄云外,曹寅又如何不肝脑涂地,欠下百万巨款以周全康熙,由此可见曹家的衰败是必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