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着英雄的足印走进天桥沟

 名言诗句 2021-11-21

民族英雄杨靖宇(新声韵)

一腔热血密林间,

英勇杀敌未等闲。

信念如歌惊大地,

精神激荡永流传。

玻璃天桥

银龙飞过两山间,

人悬高空不羡仙。

织女牛郎如有意,

随时相会诉情缘。

几年前,天桥沟的名字便在脑海中打下印记,2019年4月21日如愿走进天桥沟,不仅尽览她的风光,而且让我惊喜的是,这里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由此说来,这也是一次红色之旅。

天桥沟森林公园,坐落于辽宁省宽甸县西北边缘,与本溪县桓仁县毗连,素有“一山看三县”之美誉。

走进景区一侧有一方碧绿的池塘,微波荡漾,倒影成景。

前行不远,高大魁梧手持双枪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汉白玉塑像便映入眼帘。

身后的三间草房是四平乡政府复制遗址。

据在附近的《抗联遗址开发纪实》中介绍:天桥沟是红色革命圣地,是东北抗日名将杨靖宇创建的红色抗日游击根据地,是辽宁省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四平乡政府所在地。后来,人们在景区开发中,把四平乡政府遗址从居民区中完整复制在景区内,杨靖宇将军原来灰色大理石塑像被汉白玉塑像所取代。新材质雕像更加威武庄严。最重要的是将杨靖宇将军塑像从大山里“请出”,与四平乡政府旧址合为一处,使天桥沟的抗联历史更加厚重和集中。

另据《抗联密营遗址碑文》介绍,公元1934年7月,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来此,修建密营,创立游击根据地。风餐露宿,辗转游击,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历时四载,谱写了中华民族抗战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

其实抗联密营是在距此地七公里处的深山之中,现已根据史实恢复原貌。

杨靖宇塑像后的三间草屋内是杨靖宇将军图片实物展。有旧火枪、靰鞡、水壶、马蹬等军用和生活物品。想当年杨靖宇将军就是使用这样的火枪,穿着这样的靰鞡与日寇浴血奋战,其艰难困苦难以想像。

在杨靖宇将军照片前,我重温了英雄的事迹:杨靖宇(1905年-1940年),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和确山起义。曾五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1940年2月23日,在反日军“讨伐”战斗中,杨靖宇率部与敌人周旋于林海雪原之中,他只身与日伪军苦战5昼夜后,在吉林濛江三道葳子壮烈牺牲。灭绝人性的敌人剖开他腹部,见胃里除了尚未消化的树皮、草根、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大为震惊。

 看到这里,我泪眼婆娑: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用草根和树皮裹腹还坚持与敌人浴血奋战。这是一个怎样的信念?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我理解,他是心怀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念,是一种为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奉献精神。

展柜中《杨靖宇的故事》、《杨靖宇传》和《抗日名将 民族英雄》等几部书籍记载了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看着立于展馆正中的一九八六年一月彭真的题词:“民族英雄杨靖宇”,再看看照片上杨靖宇勇敢坚毅的目光,一种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便油然而生。

再看展馆附近的由杨靖宇将军词,韩仁和曲的《西征胜利歌》“同志快来,高高举起,胜利的红旗。拼着热血,势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似乎可见当年杨靖宇将军一呼百应,率领抗联战士浩浩荡荡西征的激昂场面。这,就是抗战将领,这,就是民族英雄。

出了杨靖宇展览馆,我们踏着英雄的足印向山中行进时,看到那悬崖峭壁和崇山峻岭,似乎处处都与杨靖宇将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脑海中总会呈现出当年杨清宇将军率领抗联战士在这深山峡谷中与日寇周旋并打击日寇的壮烈场景。

可以告慰先烈的是,这里已不再是抗战的战场,而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我们深深感谢这些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的环境和美好的生活。

当春风刚刚扑面而来的时节,人们就纷至踏来,观赏祖国的大好风光。

天桥沟森林公园分四个景区,两条线路。我们走的是栈道畅游线路,通过玻璃天桥赏莲花峰景区。

远远的两山之间有一条银龙隐约可见,这应该就是玻璃栈道,即玻璃天桥。

这里崇山峻岭,山峰灵秀。两座盆景般的山峰为山坡又增添了一抹锦绣。

一处天桥沟石碑特别醒目,再次告诉人们这里已经来到了天桥沟。

过了右侧横跨于小溪上的一座拱形鹊桥,便来到小溪对岸的栈道上行走。

 山脚下,树林边,栈道蜿蜒递升,小溪流水潺潺,脚步轻松,心情悠然。

经过玻璃天桥入口,便是拾级攀援。

八方游客如潮水般接踵擦肩,有时想拍张照都难得空间,脚步不能停下,只有一路向前。

从这里方才见到玻璃天桥的真容,像白龙,似银链,将两处高山接连。“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竟然在这深山里再现。

只见玻璃天桥的另一端,竟然就立于石头堆上,特别惊险。

人们在陡峭的台阶上攀登,美女还没忘回眸一笑,留下这美丽的瞬间。

桥上人潮涌动,工作人员不得不间歇放行,来确保游客的安全。

当你上了玻璃天桥,其实已身在半空间。可游客却丝毫没有惧怕,个个笑得都很甜。

(此片为渔歌拍摄)

就在桥中间,竟然出现玻璃破碎的情景,同时听到玻璃咔嚓咔嚓的响声,身在其中一定会害怕。但不必惊慌,这图案是人工做的,那声音是播放的音弦。

摄影师你辛苦了,给你也来一张照片。

透过天桥地面山水均在脚下呈现。

与玻璃天桥相会,美女伴随着优美的身姿笑得如此甘甜。

远处的天桥峰几个大字十分抢眼,清晰可见。

游客穿红戴绿,硬是把玻璃天桥打扮得五彩斑斓。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席地而坐,感受一下身在高空的刺激与惊险。

(此处为红叶先生拍摄)

居桥而立,远处风光尽收眼底,山谷中一条小河川流不息,山间小路四通八达,伸向遥远。

过了天桥,回望来时路,百余米的玻璃天桥,在两边斜拉线的辅助下,竟然如此壮观。

关于天桥还有一段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相传很久以前,从山东等地闯关东过来几户老乡在沟口外安家。有一天几个淘气的小伙伴爬上天桥峰玩耍,正兴起之时,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他们便躲到一块巨石下避雨,一会儿雨过天晴,面前架起了一座彩虹天桥通向对面盆景一样的山峰,看到有一位小伙子走来,沿着彩虹桥向对面飘然而去,对面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掩面相迎。事后经大人们确认,这天正是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从此,人们就称对面的无名山峰为仙女峰。那时的天桥只是一种虚幻。

如今故事成为了现实,两山之间架起了玻璃天桥,人们可以自由往来,尽情分享牛郎织女相聚的幸福与美满。

(此片为大海拍摄)

在玻璃天桥北头继续前行,可以有两个选择,一继续登山,二乘坐玻璃滑道下山,我们毅然选择继续登山。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其实面对陡峭的台阶,游客都得借助于两边的栏杆。

这时,我又想起了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与战士们,就是在这样的悬崖峭壁间,常常与敌人开展激战。先烈用热血换来的山间,如今是多么幽静和安然。

映山红花生在山崖边,粉色耀眼,我佩服她的生命力,更佩服她把春天装扮。

我登上了天台,顾名思义,这是站在了山峰高端。

放眼四处,山峦起伏,沟壑相连。苍松翠柏,枝叶相牵。

终于登上了天桥峰,这又是一处至高点。

据介绍,天桥峰海拔713.2米,危崖千丈,依山顺势,崖壁相连,巍峨绵绵,直抵莲花峰,雄伟壮观。我国著名园林师胡启来先生赞为“北国擎天柱,沈辽第一峰”。因峰岩陡峭,如斧劈削,高及云天,形如连天之桥,故叫“天桥峰”。

天桥峰上有一处山石相连,别有洞天。

似一只海豚出水的山石从石块中独立出来,光滑圆润,活灵活现。

大山里静静的小路,伸向山的另一边。

在山坡见到一处奇迹:蟒松。只见横卧的松树干上长满了均匀的鳞片,这是一个人为的命名,但的确是一个特别形象的自然景观。

(此片为渔歌拍摄)

看这处直冲云天的台阶,就像一处天梯样的惊险,但还是有人奋力攀援。

“积跬步以至千里”,我们还登上了那高高的插国旗的高峰。开始时心中纳闷,为什么国旗会插在这里?难道是祝贺登上高峰的胜利?后来,我猛然意识到,这一定与抗日英雄杨靖宇抗战有关,抗战胜利了,新中国建立了,国旗就一定要插遍祖国地北天南。

时间关系,我们没有登上莲花峰,只能望峰兴叹。

在野餐之后,集体决定下山。我们选择了常人没走过的山路,踏着一尺多深的枯叶、腐土,一跐一滑,你扶我扯,拉树拽草的前行,极其艰难。

忽见山间一条玉龙顺势而下,那是玻璃滑道的容颜。

滑道中的游客一个接一个地从山上下来,个个绽放着笑脸。

在散乱的花岗岩石中,竟然有小花盛开,这小花的生命力值得赞赏,我也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的路,方才见到野花的娇艳。

她们是春的使者,她们绽放着生命的火。

这时仰望玻璃天桥,正好在上边,桥上的游客熙熙攘攘,可我们见到的全是游客的脚板,这也是一种稀有的景观。

突然一处小瀑布闪现在眼前,大家争相拍照留念。

这挂小瀑布边的岩石上有三个字“红枫潭”,看四周萦绕的树枝,想金秋时节,这里一定是红枫满山。正是群山英魂铸,枫叶热血染。

这旁边就是一处小广场,人头攒动,歌舞连连。意想不到的是又有一位朋友来到我身边,相见甚欢。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在这热烈的场景中,我们共同观看游客自发地文艺表演。

这里也是游客休息餐饮的场所,山边还有一座名为“汉中离”的小亭子供游客休闲。

路边的聚仙亭里,聚集的全是八方游客,好像他们如今也变成了神仙。

潺潺流水的小溪中,巨石上,有众多游客在戏水或是午餐,一片宁静祥和的场面。

凝望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感到这里深藏的动植物特别丰富。据介绍,这里是长白山和华北两大植物系的过度带,拥有木本植物50余科,170多种,草本植物987种;鸟类有鸳鸯等126种;野生动物有黑熊、野猪、水獭、狗獾等26种,可以说天桥沟是天然的植物家园、鸟类王国、动物世界,还有我国稀有的高山冷水鱼——细鳞鱼和丰富的林蛙资源。

天桥沟景色是一季一世界,四季四重天。我们早春来此,已见到生机盎然,待到金秋时节,还要来赏红叶满天。

踏着杨靖宇等英雄的足迹赏景,总有一种感恩情怀在心间,没有先烈艰苦卓绝的奋战,怎能有美好幸福的今天?一面思想受教育,一面可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一举两得,尽在天桥沟森林公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