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神奇的一百零八塔

 名言诗句 2021-11-21

一百零八塔

依山次递渐如峰,

形制高低各不同。

面向黄河从未语,

千年犹在显神功。

游一百零八塔

一幅图画挂山川,

三角等腰直向天。

自古渊源虽不晓,

至今光耀在人前。

(此片为李新泉拍摄)

宁夏有一处一百零八塔,我之前闻所未闻,在随团旅行前又没做好功课,就匆匆踏上了西行的夕阳红专列。直到2019年10月18日上午,我们乘车来到了宁夏青铜峡,才首次与一百零八塔谋面,其神奇与壮观令人惊叹。

下了旅游大巴车,还需要行走一段路。在匆匆的脚步中,首先跳入眼帘的是一座上有诸多塔型宏伟的三门洞石牌坊,“一百零八塔”五个大字金光耀眼,这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百零八塔”景区。

赶路中,大家也没有忘记拍照留念。

路右边是一座高山,山坡上有好多古建筑。一组红檐瓦顶、白墙红边的建筑是“紫云观”。“紫云观”与山坡上的一组建筑连通。

那半山坡上的建筑又与山顶上一组建筑相通。山尖则有一处高高的微波塔,这里古老建筑与现今元素融进了一张画面,才让人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一直是走在现实中,而不是一次历史的穿越。因为随团旅行,只有一个小时游览时间,我们无暇近前欣赏那些古老建筑,而是急于赶路,只为早点见到一百零八塔。

前行不远,一组粉红色廊柱的建筑“塔林博览馆”很是亮眼。博览馆有石栏围起,台阶宽阔,博览馆与绿树和高山交相辉映,十分壮观。

不久一百零八塔就展现在眼前。

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宁夏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可能是建于西夏时期的喇嘛式实心塔群。因塔数总计为一百零八座,俗称一百零八塔。

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这样集中的塔群,可谓神奇与壮观。

塔前有一处石栏杆围起的圆形水池,一百零八塔的石碑就矗立在水池前面,因石碑、水池与塔是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在此拍照,可取塔群全景。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乍一看,这一百零八塔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当沿两侧拾级而上,近距离观赏时,古塔的造型各有特色。自上而下,形制有四种:

第一层的1座和第十二层的全部19座共计20座塔,其基座呈十字折角形,塔身为覆钵形。覆钵式佛塔又称喇嘛塔,为藏传佛教所常用,流行于元代。覆钵之名来源于圆形的塔身,形如倒扣的钵盂,俗称"塔肚"。竖立与“塔肚”之上的多层相轮呈圆锥形,俗称“塔脖”,相轮之上为“塔刹”。还记得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吗?那座白塔,就是典型的覆钵式塔。

第二层至第六层全部23座塔,基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呈葫芦型。

须弥一词是什么意思呢?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具体形式是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为叠涩,即线条,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后来代指建筑装饰的底座,比如影壁、屏风等家具底座。

第七层全部9座塔,塔基均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呈圆筒状;

第八层至第十一层全部56座塔,塔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为折腹式。

当我们登上塔群最顶端时,见到了一座独自矗立的高塔,这是塔群中最大的一座塔,高 5米,塔基呈方型,为过洞式喇嘛塔,面东壁有龛门。

其余的107座塔大小相当,高度在2.5米与 3米之间,均为实心喇嘛塔。

塔座平面有八角或亚字形的须弥座,上建塔身,刹顶施相轮伞盖宝珠。

塔身多使用半块残砖,而基座多使用整砖。一百零八塔的砖结构塔身仅有最外面一层,里面包裹着的是土坯塔,土坯塔正中心都有一根木质立柱。在1987年开始维修时,塔内的土坯塔已经全部损毁。部分砖塔外面抹有白灰泥,有的在损毁后里面露出三层白灰皮,不同层的白灰皮上有用朱砂等颜料画出的不同图案,其中有些残塔的最外层所绘的是 "用朱砂彩绘的莲瓣花纹图"。

在加固维修前清理塔群坍塌堆积物时,考古人员在001号、009号、017号、041号、085号塔的堆积中,发掘出砖雕佛像8尊、彩绘泥塑像4尊、彩绘泥塑卧象1尊、泥塔模103件、陶塔刹顶3件和建筑残件瓦当、龙首等遗物。

原有柱木与砖石相轮宝顶残毁,修复时为了坚固更换为金属宝顶。

塔群最高处还有一处庙宇。

据说,佛教把人生烦恼归结为108种,为清除烦恼,规定贯珠108颗,念佛诵经108遍,晓钟108响。建筑108塔意为消除烦恼。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和好运。数一个塔即除一种烦恼,如能一口气数清所有的塔,则可尽除人生烦恼。不少游人至此都要数塔。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并不可信。其实,人们消除烦恼主要的还要靠自身心态,外力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居高望远,景色非凡。山下是一处偌大的广场,广场上有几方造型美观的池塘,右边山坡上还有金色的塔林,估计是近年所建。

从正面俯瞰,一百零八塔下边圆形广场中间有一处圆形水池,两侧有诸多树木散落其间,广场被池塘所簇拥。

远处那宽宽的黄色河流便是青铜峡水库。

近处可见排列整齐、造型各异的塔尖。

广场中间通向水库方向也有一处大石牌坊,这处石牌坊与水库边的草地相邻,越过一片草地,就可去水库边。

近观,附近还有一处石牌坊上书“塔林博物馆”。

一百零八塔、下面广场上的圆形水池、中间的方形栏杆围起的香炉、以及远处通道连接的大牌坊,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两边的水池及建筑均对称,如一巨幅画卷。

塔下还有一块黑色的一百零八塔石碑。

塔下面墙上有关于一百零八塔的简介,讲述了塔群的历史渊源。

一块石碑是《一百零八塔宣言》。这是参加共闪108塔大型公益摄影创作活动的108位摄影家、于2010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前夕汇聚在108塔之下、通过摄影手段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体现摄影人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感的宣言。

还有一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于1988年8月立的《重修一百零八塔纪略》。

回望这依山傍水、整齐壮观的古老塔群,人们不禁要问,这塔群究竟因何而建?据资料介绍,关于一百零八塔的建造有很多种传说,有传说是北宋百姓为纪念当年穆桂英点将所建;有传说是明初当地百姓为纪念在此战死的108名将士所立;有传说这里是108座和尚的骨灰塔,也有说这只是尊仰《金刚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建造的,究竟如何尚无定论。

其实,这里除了一百零八塔外,塔林下原建有2座小喇嘛塔,2塔皆由塔基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此外塔下还有一座古寺遗址。

一百零八塔的建造时间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一直有两种论断,一说建于宋朝至清朝之间,另一说建于元朝。在明朝和清朝的文献中,一百零八塔已有明确的记载。但从历次修缮出土的西夏文帛画、彩塑和彩绘图案、题记等遗迹推测,该塔可能是西夏的遗构。元、明、清各代曾多次修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古老塔群还险些遭到迁移。1958年,修建青铜峡水库时,因构筑拦河坝将淹没塔区下河滩地,塔林下的古寺遗址和2座塔全部被拆除,并准备将108座喇嘛塔全部迁移,但在已经被拆除的2座塔当中发掘出了带有西夏文的千佛图帛画和佛经残页,整体迁移计划才取消,古塔才得以在原址上熠熠生辉。

一百零八塔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之所以近千年后我们还能见到她如此壮观的遗存,都得益于历代不断修葺和保护。任何古迹都不可复制,都是中华瑰宝,若要永久留存,让更多游客欣赏,让华夏文明得以传承,保护二字,至关重要。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灿烂文明,永放光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