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成语故事:马革裹尸

 书鸿生 2021-11-21

文接“不修边幅”成语故事,继续讲述东汉开国名将马援的传奇一生。

前面说到,西凉诸侯隗嚣在马援的相劝下,答应归降洛阳刘秀,并让马援护送自己的儿子隗恂先往洛阳充当人质,一行人到达后,被暂时安顿下来。或因当时战事吃紧,或因马援初来乍到,刘秀一时不敢大用降将,所以几个月下来,马援和随行人员一直被闲置,后来有些待烦了,马援便上书刘秀,请求带兵前往上林苑屯田,光武帝刘秀答应了。

偏偏这时,从凉州传来一个惊天变故!原来自从马援走后,另一员心腹大将王元多次怂恿隗嚣攻占陇西,独自称王,问鼎天下!隗嚣竟被说动,决意反抗汉朝。刘秀听说后找来马援询问,马援十分惊讶,多次写信给隗嚣,劝他认清天下大势,还是顺从光武帝为好。

那隗嚣见马援仍劝自己投降,认定他是背叛了自己,气得撕毁书信,公开叫板与大汉为敌。

这下刘秀被激怒了,他召集文武商议讨伐隗嚣策略,马援为表示忠心,上书刘秀,献上分化瓦解隗嚣之计,刘秀看完大喜,派给马援五千人马,伺机游说凉州大将高峻、任禹等人,颇见成效。

公元32年,刘秀起大军亲征隗嚣,当行至漆县时,前方山路险峻,人马不敢继续前行,君臣等人正犹豫徘徊时,马援从后面飞马赶到,他叫人取些米来,便在刘秀及众将面前,把米堆成凉州一带的山川地势,还标明人马往来进退的路线,说得十分明白,刘秀捋须大笑着说:“如此看来,敌人已在吾军掌握之中也!”于是下令大举进军,经过几番鏖战,最终汉军大获全胜,基本肃清隗嚣的主力部队。

此战马援居功至首,光武帝刘秀赐他一个县的封赏,却被马援谦虚的拒绝了,他说:“当初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南越,那么大功劳也就得到几百户赏赐,我这点功劳实在不值一提,还请陛下继续让我建功立业!

公元33年,马援以大夫身份作为副将驻军长安,抵御羌族的侵扰,战绩斐然,两年后官升陇西太守,多次率军大破羌敌,并上书刘秀,请求固守破羌后的城堡,开导水利,鼓励边民发展农牧业生产。经过六年恩威并施的治理,陇右一带从此安定,公元41年,马援被召回朝廷,官升虎贲中郎将。

公元42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等人造反,声势浩大,刘秀以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征讨,汉军长途跋涉赶到浪泊,一阵大杀大砍,打败叛军,敌众四散奔逃,次年,马援军肃清叛贼,并亲自斩杀二征,传首洛阳,朝廷加封马援为新息侯,厚加封赏,马援不为一己,全都拿出犒赏三军,一时欢声雷动。

公元48年,南方武陵蛮人暴乱,汉廷派武威将军刘尚率军平叛,不想汉军轻敌冒进,遭遇埋伏全军覆没。刘秀闻讯大惊失色,这一年马援62岁,听说后主动请命南征,可刘秀念他年岁已高,戎马倥偬,难免有失,一时犹豫不决。马援看出刘秀的顾虑,便在刘秀面前飞身上马,手持兵刃来回驰骋,其神情矍铄,目光如电,刘秀见他须发飘飘,神采飞扬,豪气未减当年,不由笑道:“这老头真是精神!”于是,下旨派马援统率大军远征武陵。

出征前,很多亲友为马援送行,马援手捋长髯笑对众人曰:“我受汉廷厚恩,无以为报,就怕年龄紧迫,时日不多而老死家中,大丈夫理应效死疆场,以马革包裹着尸体归来,那才算千古幸事,今日老夫喜获出征机会,便死也甘心了,哈哈哈哈!”说完,率军扬长而去,兵马于第二年到达临乡时,蛮兵来攻,马援亲自带兵迎头痛击,杀得蛮兵大败,一战便斩首二千余人,马援挥鞭继续进攻,人马便逐渐深入蛮人腹地。

时为公元49年三月间,蛮兵窜入竹林深处,凭高拒险,紧守关隘不出,汉军水土不服,很多人都得了暑疫而丧命,马援竟也被传染,但依然拖着沉重的病体往前方探查敌情,手下士兵,多被感动的痛哭流涕。然而,马援终因年老体衰,很快一病不起,竟死于军中,最终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豪情壮志!

成语:马革裹尸,指战死沙场的将士,经常用马皮包裹着尸体,转送回故乡。形容英勇作战,献身沙场,尽忠报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