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之谜:女首领唐赛儿起义失败后逃亡何处?

 书鸿生 2021-11-21

洪武末年,山东青州一带连年灾荒,引发百姓挨冷受饿,苦不堪言,这还罢了,不久又发生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山东是燕军与建文军的主战场。天灾人祸一时袭来,遂令黎民百姓是雪上加霜,饿殍遍野,很多人都被迫流亡他乡。

成祖朱棣登基后,又忙于迁都北京,为兴建新都,朝廷下诏开通运河输送石木、粮草,同时征调山东十万民工赴北京当劳力,如此一来,齐鲁大地更加荒芜,劳苦大众难以度日,被徭役赋税压得都喘不过气来,便聚集在一位女英雄的周围,预谋揭竿起义,这位女英雄便是鼎鼎大名的明初女侠——唐赛儿!

唐赛儿,女,又名唐三姐,山东滨州蒲台县人,自幼习武,原是青州人林三的妻子,父亲被抓去北京服劳役,生死不明,老母重病不久身亡,丈夫随乡亲闯入官府要粮被杀。一系列的打击令她是忍无可忍,便决心向官府展开报复。

据说她于乡山崖隙间曾得一石匣,内藏兵书宝剑,经过仔细研习后,唐赛儿便以宣传白莲教的名义,自称“佛母”,能预知过去未来,并长期穿梭于益都、诸城、即墨等州县,联络人民群众,暗地招兵买马。

永乐十八年二月,唐赛儿见时机成熟,终于聚众于益都卸石棚寨起义,四方百姓纷纷响应!愤怒的义军率先攻克山东重镇青州,夺取了大量兵器,同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胜利后人马快速返回山寨。

青州卫指挥使高凤闻讯大惊,匆忙带兵前来围剿,反遭埋伏在山谷中的义军团团包围。等到天黑后,唐赛儿突然发动攻击,杀得官兵措手不及,死伤一千余人,连高凤也被射杀于乱军中。捷报传出,青州以东接连发动起义,陆续又兴起几十支大小义军,他们以唐赛儿为大首领,彼此呼应,打得各州县官军叫苦连天。

警报后来传入紫禁城,成祖朱棣不禁大为震动,他先派出使臣昼夜赶往卸石棚寨招安,却遭到唐赛儿的严词拒绝。无奈之下,朱棣便派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刘忠为副总兵,率五千官兵前去镇压,明军团团包围了卸石棚寨,打算困住义军,待其疲惫后再加以攻击。

唐赛儿了解柳升,知他曾南征交趾,东破倭寇,北击蒙古,因功封侯,故性情狂妄自大,根本没将义军放在眼里。针对这点,唐赛儿想出一个突围的好办法,她派出几个士兵向官军诈降,并向柳升告密说:“山寨现已断粮断水,只有寨东有一条汲道,今晚唐赛儿就会率人马前往取水。”柳升果然信以为真,即刻下令移动主力军前往寨东,去断绝义军水源,活抓唐赛儿。

不料当晚三更,唐赛儿却突然率部从正门闯出,向围堵薄弱的明军大营杀来。留守营中的副指挥使刘忠匆忙应战,因夜色朦胧,不幸遭流矢射杀,官军见主将阵亡,抵挡片刻也就化作鸟兽散。唐赛儿乘机突围而出。

天亮后,柳升得报这才情知中计,匆忙率大军赶来镇压,然山川莽莽,草木凋零,义军大部早已逃得踪影全无,只捉了百余个跑不动的老弱病残。成祖朱棣闻讯,气急败坏,紧急征调正在海上抗倭的都指挥卫青所率兵马

当时,大部分义军正在猛攻安丘,未曾防备卫青率一千轻骑突然杀到,安丘城内官军也趁机杀出,义军遭逢内外夹攻,伤亡惨重,除却宾鸿几个头领逃脱,余下人等全都战死。

明初这场白莲教起义就这样失败了,但主要义军首领唐赛儿、宾鸿、董彦皋等人却从此下落不明。朱棣得报大怒,便以“纵贼为乱”之罪,把柳升下了诏狱,还将山东多数出现义军的郡县官吏以“纵寇”罪名统统处死。

为寻找唐赛儿下落,朱棣派出大量锦衣卫访查民间,并两次下令,逮捕北京、山东境内的女尼和女道士,因为他怀疑唐赛儿很可能为避难而削发出家,之后,因搜索无果,又下令逮捕全国数万名女尼和女道,全部押解进京,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唐赛儿下落就此成了一个历史之谜,后来,山东百姓为纪念她,便将卸石棚寨更名为“唐三寨”,据说山顶至今还留有当年义军用过的石臼、石磨以及寨墙等遗迹。

网图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