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10.13:Talking to the monks in Luang Prabang

 苗壮在路上 2021-11-21

今天下决心早起,去看和尚们清晨的化缘,这可是琅勃拉邦最著名的一景。 上了闹钟六点起床,稍事洗漱,出去到大街上已经是天色大亮。满街上都是人了,还看见很多清晨到达的 驴子,唯独不见和尚的亮黄色身影。一打听,和尚们早回寺庙了,看来虽说在我这个懒人是起得很早了, 还是很迟了。

没看到化缘的场面我也不急,反正在这里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于是跑去看早市,这个早市也是极具规模, 上次来琅勃拉邦就逛过一次,很是惊喜。早市上什么都有,大多是没见过的。琅勃拉邦是沿着湄公河的小 镇,鱼虾跟螃蟹自然是少不了,那大鱼看着有一米多长,估计有二十来斤。还有老挝人很想广东人,什么 东西都敢吃,早市上见到穿山甲、蛇、田鼠、竹虫、各种鸟。田鼠看着有几斤重,还噌噌地往竹筐上爬呢 。还见到好几种很好看的鸟,羽毛极为鲜艳,不知是买回去养着玩儿,还是吃掉,不敢想象。还有各种蔬 菜,很多是我没见过的,大概这些天已经吃过了,只是不认得罢了。早市上的吃的也多,也便宜些。买了 些水果,木瓜、柚子,在这边是很便宜的水果。

回到家里补觉,一睡就到中午。走路去镇子边上的村庄,旅行书上说是个手工村,看看有什么稀奇。镇子 边上有座桥,是跨越湄公河的唯一一座桥梁。过了桥,往村子方向走,不远处看到一处寺庙,走进去逛。 寺庙很美,黑底烫着金色的图案。有个小和尚很热情地打招呼,就跟他聊了起来。我发现只要是在学习英 文的小和尚都愿意跟游人交流,一是练习一下口语,二来也可以了解这个世界。老挝还是一个很贫穷的国 家,能够出去见识一下的机会很少,跟各个地方来的人多说说,也算是一种增长见识的途径吧。

我也喜欢跟他们聊,也同样可以多了解一下老挝这个国家的历史人文,以及佛教的一些知识。这个小和尚 叫Dong,才16岁,出家也才1年,每天上午去普西山的寺院学校读书。他们每天清晨三点半就起床了,早 课过后,大概五点半到六点就出去化缘了,怪不得我没赶上,时间差得太多了。看来明天我还要更早起。

Dong请我去他房间外的大树下喝水,另外的和尚Wong也过来一起聊天,他今年19岁,很快就可以升级为和 尚了。现在还是叫novice,升级才叫monk。跟他们聊天,他们是练口语,我是练听力,呵呵,他们的发音有时候是要猜的。不过聊聊还是长学问,关于老挝与泰国的历史渊源,老挝的宗教,wong给我讲了很多。 还讲起了老挝一个地方的人信鬼,把鬼魂敬作神冥。还有泰国北部大部分地区以前都是属于老挝的,还有 柬埔寨跟越南的一些地方,也是老挝以前的领地,现在的老挝是个很小的国家了,都被瓜分没了。我倒是 喜欢这样的小国家,安安静静,也容易治理。

再后来又来了个更大一些的和尚,名字太长实在记不住,告诉我意思就叫enjoy,这下就记住了。enjoy今 年20岁了,他们让我猜,我一下就猜到了。因为他说这个月他就可以升级为monk了,大家都是二十岁升级 ,我也耍了个小聪明。enjoy的英文就更好了,可以交流的更多,他还答应我明天过来帮我剃个头,在热 带还是弄个光头好。

晚课前,所有小和尚都跑过来听我们聊天,他们大多还没学英文,所以也就是看看热闹。这个寺院有24个 novice,两个monk。其中只有一个老和尚,54岁,也过来跟我们聊,还是很幽默的一个人。他问我最喜欢 老挝什么地方,我一下子还真答不上来。

天色快黑了,我告别了寺庙的一众和尚,说好明天再来叙。昏暗中走在乡村的土路上,每家每户都传来阵 阵饭香,院子里大多坐着一位老者,我每次对她们双手合十说一声:sabaidee!从她们慈祥的目光中我都 看到岁月累积的安详。我想,也只有在这样的偏僻国度,人们才更容易得到内心深处的平和。也许,这也 是我最喜欢老挝的地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