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老街,温情如初

 萍泊远方 2021-11-21
图片

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络绎不绝的人有意无意地从杭州这些老街上走过。狭窄的巷子里,深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岁月。

图片

杭州这座历史古城,他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有着历史街巷,融汇着建筑、历史、宗教、民俗等丰富文化……街头巷尾弥漫着老小吃的独特气味,它承载着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漫步在老街上就仿佛回到了旧时光。

图片



图片

那些保留至今的老街小巷,还有着上世纪的复古风情:白色的墙面稀稀落落地长着青苔,石头材质的栏杆围墙、水泥台盆和瓦片屋顶。

图片
于广明 摄

低矮的民房、传统的店铺,在飞速发展的杭州城市化建设中,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张曦月


大概每个城市的老街都有一家理发店,每天转着蓝白红相间的圆筒迎接着来这里剪头发的人。说它是整个城市时尚的风向标,一点不为过。

图片

老街,多得是老店。它有从不歇业的修车摊,顺便还能修修鞋,有总是聚集着大爷们下象棋的茶铺,有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小商店,店门口几台游戏机几乎没得空闲。特别是每到夏日,店里的冰柜就从最里面隆重地请到门边,小小的牛奶棒冰拿在手里,怕化掉,又不舍得太快吃完。

图片


图片

杭州是一个自带散漫气息的城市。
它永远不疾不徐,不紧不慢,仿佛除了慢慢地生活,一切都是无关的。很多老杭州人习惯早起,买完菜后再去吃早饭。点一碗豆浆,来两根油条,再来一份煎饺。简单的果腹之食,却喂饱了这老街小巷里多少个的早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胡萝卜偶然_chi

粽子店的老板一刻不停地在包好的粽子上紧紧地扎上绳子。大高压锅里还冒着热气,旁边的贴盆里摆着早上刚煮好的肉粽,等待着很快成为谁的早饭。

图片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放在杭州人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葱包烩、素烧鹅,早起上班的年轻人经过打包一份,边走边吃,也是很方便的早餐。一个杭州的早晨,就从手边这一份小小的定胜糕开始了。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赵小果子

巷子口的糕团已经摆上了柜台。这里有小时候最爱吃的定胜糕、蜜糕、条头糕……热腾腾软乎乎的糕团,口感很细腻,里面的豆沙绵绵密密,十分香甜。黑芝麻馅的就像小时候外婆常在巷口买的那样,是童年记忆中的味道。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赵小果子

老街小巷子里有着专属于老杭州人的落胃,非常值得来探一探瞧一瞧。


图片

继续跟着指南君探秘杭城老街。这里,有着满满的老杭州记忆。这里,同样也在焕发着新生。
图片

| 小河直街 |
毗邻运河的宝藏处
图片
图源小红书@卡斯LV

走在青石板路上,两边是保存完整的旧民居,瓦檐勾舍错落有致,遍布青藤,连草木都是有些年头的,在运河水的滋润下格外茂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荒草

周末的时候,主街比较拥挤,幸好有许多小巷子,转进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还有许多小店值得逛,去老茶馆听听曲子也不错。

图片
图源小红书@卡斯LV

站在桥头,远眺运河,杨柳随风飘动,货船缓缓驶过,千百年来始终不变的风景,最能打动人心。
| 狮虎桥路 |
年轻人眼里的杭州“下北泽”
东起延安路北段,西至武林路中段,狮虎桥路曾经是杭州户外用品一条街的存在,现如今,这里古着、潮玩店扎堆。

图片

图源小红书@哒卡杭州

狮虎桥路虽然只有短短的284米,但它地处繁华的武林商圈,离西湖也是咫尺之间。
传统的元宵节灯会就在这条路上的灯芯巷举行,而今“钱塘灯会”也已被列入了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岁月流转,不知什么时候不少文艺小店在狮虎桥路上落了脚。
从最初的几家古着店,到后来倔强毅力的风雨书店,再到新晋打卡圣地佳怡糖水铺,狮虎桥路仿佛在慢慢焕发新生。

图片


| 孩儿巷 |
市中心咖啡一条街
历史可以追溯到700年前的陆游纪念馆,南派三叔旧居,很多在这个城市里几乎绝迹的粮油铺、炒货店、果脯店……全都在这里能找到。

图片

图片

这条你可能经过无数次、却未正视过的千年小巷,吃喝清单简直跟它的历史一样长。随便走进一家小餐馆,都是十几块钱吃到撑的节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小二月半+


而这条巷子前前后后共来了berobello、no big deal、Hey Coffee、屿宙咖啡以及风头旺到爆的新店——Outbreak Beans DOUDOU coffee……市中心的咖啡一条街是它如今的显著标签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范智西

下午茶当仁不让是咖啡配面包。这里各类清新的日式手作面包店,俘获了一票人的喜爱。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oFei

大概是有着历史的沉淀,孩儿巷的时间好像过得格外慢。杭州的人文情怀在这条300来米的巷子里被加倍放大了。


| 大井巷 |
仿佛文艺中心般的存在
吴山山脚下的大井巷是延安路沿线的尾巴,与喧哗的清河坊一墙之隔,因一口“古大井”得名。

图片

作为杭城最古老的巷子之一,百年前,胡庆余堂、张小泉、保大参号和无数茶行就开始在这经营了。现在穿行于此,还能嗅到隔壁白墙里飘出的阵阵药香。

图片

但过去几年间,短短百米的安静大井巷也变得新鲜活力起来,成为仿佛文艺中心般的存在。

图片
图源@Random

茶道气息浓郁的大井巷正在和咖啡文化相互融合着。作为杭州精品独立咖啡馆名片的资董窝玺coffee、迷你“社区美术馆”Ceremorning &Random Play都开了进来。

图片
图源@Meechum


| 惠民路 |
这条马路很小很可爱
还有一条老杭州人爱不释手、游客却鲜少知道的老街——惠民路。
从延安路拐进去,穿过华光路、定安路、后市街,延伸到中山中路、中河高架,再远一点能到河坊街甚至是西湖边,这儿地处真真正正的市中心繁华热闹地段。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阿晚 

早些时候,这条街是无数城南人的落胃地,有着十几家早餐店和小馆子。

图片

2017年惠民路拆迁,无数老店易址,坚挺下来的只剩源兴面馆和惠民面王,满足着城南人在惠民路吃碗拌川的小愿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大众点评@Laficia


| 三墩庙前街社区 |
商圈环绕的烟火老街
三墩,因境内有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三个较大的水上土墩而得名。三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有1500年,它还曾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兰里,相传这个名字源于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来此读书植兰的典故。

图片

如今随着杭州城区的不断规划和更新,三墩已不再是一个古老的小镇。许多大型综合体和街区“进驻”三墩,高楼林立,为这里带来现代的活力。
虽被商圈包围,庙前街社区却仍是记忆里那烟火气的模样,神秘而“高傲”,继续“活”出了自己的模样。

图片

从出生到离开,这家开了61年的三墩老照相馆记录着多人人生的重要时刻,也串联起两个世纪的记忆。

图片

三墩老照相馆是三墩老供销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设的,当时可是三墩镇上唯一一家照相馆,从屋子里满墙的照片,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时代的变迁。周虎全是照相馆的第二代掌门人,他十几岁便在这里当学徒,转眼便在此坚守了50年。

图片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对于生活中的物件都不再像从前那边留恋。如果你的剪刀变钝了,你会选择扔掉或是将它重新打磨?
狭小的店铺里,一位师傅正在打磨剪刀,门口的箱子里堆满了手工做的剪刀。在这家店里买的剪刀,大概可以用一辈子吧。

素材来源:周柚、行周末、人间旅行指南、滨酱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