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汉之两千年前的爱情故事(三十二)

 新用户10734tIE 2021-11-21

汉武帝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是与秦始皇齐名的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东并朝鲜、南吞百越,使得夜郎、南越政权自秦后重新归附汉朝,其中在今海南岛设置儋耳郡、珠崖郡,疆土最南端超过今天越南胡志明市,西征大宛、北破匈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办国立学校“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还是位诗人。
前燕王藏荼家族早已家道中落,藏荼有个孙女叫藏儿,藏儿嫁给了普通人家,她的女儿王娡也嫁给普通人家并生下一女。藏儿给王娡看相,说王娡是位大贵之人,藏儿居然把出嫁的女儿强行接回家,又托了很多关系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府。

文帝死后,太子继位,而王娡也为景帝生下了他第十个儿子刘彘,被封为夫人。

景帝的薄皇后一直不得宠,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所以把庶长子刘荣立为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刚开始的时候还算得宠,慢慢也就不太得宠了。但是只要儿子立了太子,得不得宠没有关系,自然有人会来巴结。

这个人就是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名刘嫖后被称窦太主),馆陶长公主希望自己的女儿陈阿娇成为皇后,向栗姬求亲,结果被栗姬拒绝了,馆陶为了巴结皇帝弟弟,经常会送一些美女进宫夺走了栗姬的宠幸,栗姬当然是很讨厌馆陶的。

但是,长公主并没有打消女儿成为皇后的念头,当她看到刘彘聪明伶俐,王娡又得宠并贵为夫人(地位仅次于皇后),转而向王娡求亲,王娡答应了。当时景帝没有答应,因为陈阿娇比刘彘大5岁。

一日,馆陶抱着刘彘指着左右宫女百多人问刘彘想要哪个做媳妇,刘彘都说不要。最后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彘看了母亲一眼,见王娡微微点头,于是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彘一定造一座金屋子给她住。"(成语金屋藏娇就是这么来的),这样景帝也就应允了。

这之后,馆陶就经常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栗姬用巫术诅咒皇帝喜爱的妃子。赞美刘彘,慢慢的景帝也觉得刘彘德才兼备。
有一次景帝对栗姬说:"我百年以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和儿子们。"景帝此言已有托孤的意思了吧,栗姬大概没有领会这个意思,不但没有答应,并且出言不逊。景帝心里十分不满,但念在往日的感情没有发作。

前151年九月,薄皇后被废黜。王娡知道景帝怨怒栗姬,眼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暗中派人奏请立栗姬为皇后,景帝勃然大怒,废掉了太子,贬为临江王。
四个月后立刘彘立为太子,改名刘彻,立王娡为皇后。最后临江王被冤自杀,栗姬郁郁而死。(从太子位上下来的人,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继位,阿姣以太子妃的身份立为皇后 陈皇后生性骄横善妒,虽独享宠爱却始终没能生孩子。武帝对陈皇后的宠爱也慢慢衰退。

前139年刘彻去祭祀先祖,回来的时候顺道去看望出嫁的姐姐平阳公主。平阳为刘彻精心挑选的美女一个都没有看上,侯府的歌女上堂献唱时,武帝一眼便看中了其中的卫子夫。
平阳公主因此奏请将子夫送入宫中,武帝欣然答应,但也是由于陈皇后母女的淫威还在,而母亲王娡也跟他说:你初登帝位经验尚浅,要谨言慎行。时隔一年多的时间里,卫子夫竟然没有受到召幸
前138年汉武帝选择宫中年迈体弱等无用处的宫人释放出宫。卫子夫哭着请求武帝释放她出宫。武帝爱怜卫子夫,临幸了她,卫子夫因此而怀孕。汉武帝对她的宠爱也一天胜过一天。

陈皇后母女因为嫉妒卫子夫,为了报复卫子夫把她的弟弟卫青抓了起来,所幸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领一干壮士及时相救,使卫青免于一死。

武帝听说了很生气,为了报复陈皇后,把子夫一家子都加官进爵,数日之内,赐给卫家的赏金累计竟达到千金之多。

前130年,陈皇后为了诅咒卫子夫,施巫蛊之邪术被发现,而其外祖母窦太皇太后又已经去世,失势后的陈皇后被废黜,居住于长门宫中(城南郊区别宫)。陈皇后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感到恐惧,向武帝叩头请罪,武帝答应会善待阿娇,居住在长门宫与居住在皇宫并无区别。

前128年,已承宠10年的卫子夫为称帝12年之久,时龄29岁的汉武帝生下第一位皇子(前面三个公主),武帝异常欣喜,册封卫子夫为皇后。

虽然武帝答应居住在长门宫与居住在皇宫并无区别,但被囚居的悲伤哪是锦衣玉食可以化解的。于是陈阿娇化重金请司马相如写了一篇表达对武帝炙热情感的文章,希望武帝能够回心转意。这就是著名的《长门赋》,这篇赋作词藻华丽,读之感人至深,令人伤心欲绝。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只是这篇赋成为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之一,但没有挽回武帝的心。

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很值得一说。

司马相如原名叫犬子(“犬子”就是这么来的),他因为特别崇拜战国时期赵国的相国蔺相如,就自己改名为相如。

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练剑,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梁王来朝时认识个梁王身边的一些辞赋家,后来就跟着这些文人成为了梁王的门客,就在此时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梁王死后,他回到了老家(今成都)。

临邛县令王吉与他是好友,对他说: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一家豪华宾馆住下,可是王吉天天来拜访相如,相如有时托病不见,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而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有个富人卓王孙,家里是开矿炼铁的,得知县令有贵客,为了巴结县令,就请他俩到家里赴宴了。

卓王孙有位女儿卓文君,丈夫去世后返回娘家居住,久仰相如的文采,便从屏风外窥视,而相如也是知道卓文君的美貌才华,他是有备而来的,乘机弹了首《凤求凰》,以表达爱慕之情。

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要断绝父女关系。

司马相如家徒四壁,然后他们又回到到临邛,向文君同族兄弟们借了些钱,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开起了夫妻店。

卓王孙知道后,深以为耻,连大门都不敢出,他的弟兄和长辈就劝他说:你又不缺钱,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后来景帝去世武帝继位,与不爱辞赋的景帝不同,刘彻爱好文学,本身就是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为诗论家所推崇。这样相如的机会来了。

一次刘彻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为不能与作者同一时代感到遗憾。当时侍奉刘彻的太监是蜀人,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相如进京。相如说,“《子虚赋》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于是就有了《上林赋》,《上林赋》与《子虚赋》内容上衔接,且更有文采。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官。(皇帝的侍从官)

之后两地分居的相如准备纳妾,给文君写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少了一个亿,卓文君何等聪明,回了一封《怨朗诗》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两人白首偕老。

注:汉朝,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巫蛊”就是把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写在木头人身上,然后诅咒他。这是从匈奴传过来的一种邪术。


上篇:秦汉之汉初的功勋们(三十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