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之孙坚之死(三)

 新用户10734tIE 2021-11-21
这边公孙瓒和袁绍开始抢地盘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袁术转而与公孙瓒以及陶谦结盟,当然还有孙坚,与袁绍相互争霸。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大怒说:"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袁术是滴出一直是看不起庶出的袁绍)

袁术联合公孙瓒南北两路夹击曹操。公孙瓒这边刘备带着人马进攻曹操,大败。袁术这边和朝廷新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与曹操战于匡亭,大败。南北两路夹击变成了分而胜之。

(注:汉朝到了这里刺史和州牧是混用的,都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只是曹操是民选的,而金尚是朝廷任命的。曹操这个时候名义上是袁绍的人,但实际上曹操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已经算一个独立的霸主了。刘备还很弱,所以他只能是公孙瓒手下的人。孙坚是跟袁术的,但独立也只是时间问题,可惜他死的太早。)

前扬州刺史陈温病死,袁绍立袁遗为扬州刺史,虽然袁遗是袁绍袁术的堂兄,但因为是袁绍所立,袁术还是不服气啊,击破之,袁遗为兵所杀,袁遗被杀后袁术任陈瑀为扬州刺史。

袁术败于曹操后,南逃寿春,这个陈瑀居然背叛了袁术,拒绝袁术进入。袁术退回阴陵整军准备攻打陈瑀,这仗还没打陈瑀逃了。袁术又率领余部前往九江郡,并自称扬州牧

向北受阻后,192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

早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是长沙太守,路上顺手就把上司荆州牧王睿给杀了,杀朝廷命官可是大罪,可你说他心中没有朝廷,但他又不是自己占领荆州,而是不远千里北上,“匡扶汉室,讨伐董卓”中最坚决的一个。

孙坚杀了王睿后,朝廷就派了刘表为新的荆州牧。这不孙坚又打回荆州来了。

刘表年少时就知名于世,名列"八俊",作为儒者,对于儒家经典学说都很有研究,并且一直信守儒学所主张的中庸之道。因参与太学生运动而受党锢之祸牵连,被迫逃亡,党禁解除后,被大将军何进任为北军中候。孙坚杀了王睿后,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

朝廷的任命到这个时候其实也是一纸空文而已,没钱,没粮,没兵。更何况这时候的诸侯都是反对董卓的,所以刘表只能单枪匹马,隐姓埋名穿过重重障碍,到了荆州。

荆州的情况也很糟糕,根本就是一个无政府状态,苏代取代孙坚自称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自称霸,宗贼横行(以宗族、乡里关系组成的武装集团)。

刘表到荆州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计。

蒯家是荆州南郡豪族,蒯良、蒯越本身与刘表有旧交。而蔡瑁不仅是荆州名族,还是刘表的小舅子。所以刘表为荆州牧,他们是很支持的,汉朝是一个豪族社会,得到名门望族的支持非常重要。

刘表问道:众位有何对策呢?

蒯良首先提出只要当政者能够并行仁义,百姓自然会乐于归附,征兵亦不再会是问题。

但蒯越不认同蒯良的说法,而表示:"太平盛世的统治者都是重视仁义,乱世的统治者则会重视权谋。袁术为人勇有余而智谋决断不足,苏代、贝羽都是一介武夫,根本不必忧虑,宗贼的首领则大多贪婪残暴。只要把握时机,诛杀那些残暴无道的,再安抚收编他们的部众,如此一来,本州的军民和百姓,都会因为阁下的恩德而归附。那时只要占据南面的江陵,扼守北境的襄阳,那么荆州八郡就可以平定了。以后,即使袁术等人再拥兵而至,亦无能为力了!"

刘表听完后即大加赞赏说:蒯良之言,是雍季之论。蒯越之计,是臼犯之谋。并采纳了他们的计谋。此后,刘表控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七郡,未加入讨董联军。并上表推荐袁术任南阳太守,向其示好,但并没有用,这不袁术派孙坚来了。

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可黄祖哪里是孙坚的对手,孙坚很容易的击败黄祖,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渡过汉水,包围了荆州府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各郡的授军。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又与大战。黄祖又一次败走,逃到岘山之中,按说孙坚是主帅,大胜之际,在山林中追击败将这种事就不应该有孙坚什么事,但孙坚骁勇善战,身先士卒惯了,孙坚只身一人追到丛林中,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将星就此陨落,时年37岁。

大胜之军主帅被杀,这种事世间少有,孙坚的死太可惜了,孙坚如果占据了荆州哪还会有刘备什么事,以后来孙策孙权的表现,曹操能否做大也未可知,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孙坚和儿子孙策的死一样,是性格的必然。

桓阶早年当过长沙郡守的功曹史,太守孙坚推荐他为孝廉,后被朝廷任命为尚书郎。桓阶刚好因父亲去世返乡奔丧,知道消息后,因为感恩于孙坚的知遇之恩,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拜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刘表被他的义气所感动,答应孙坚的尸首、灵柩让他带走了。

但蒯良提出了不同意见,蒯良觉得应该杀了桓阶,乘胜下江东,赶尽杀绝以绝后患,然而刘表不纳其言。刘表毕竟是名士是读书人,为人还是很厚道的,说:现在天下大乱,我安抚荆州百姓还来不及呢,哪能挑起战争的事端呢。

于是侄子孙贲统率孙坚留下的余部扶送灵柩,后依附袁术。

刘表在荆州营造了一个相对中原来说比较安全的割据势力。许多士民在当时都逃离中原,而选择前往荆州避难,刘表因为偷息荆襄,不思进取,在历史上名望不高。但何尝不是一股清流,乱世中的一件大功呢。

注:雍季和臼犯,此二人都是春秋时晋文公手下的谋臣。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曾向二人问计。臼犯主张用诈谋。雍季说,诈谋虽能得逞于一时,但不是取胜的长久之术。后,晋文公用诈术取胜,但在行赏时,却把雍季排到臼犯前面。左右不解,晋文公解释说:“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臼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

上篇:三国之乱世英雄出场(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