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进至江夏,刘表派五千人赶来支援黄祖。孙策率周瑜、吕范、程普、韩当、黄盖、孙权等将领同时并进,与黄祖军大战,黄祖几乎全军覆没,黄祖只身逃走,士卒溺死者达万人,孙策缴获战船六千艘。孙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吏士奋激,越渡重堑,迅疾若飞,兵激烟下,弓弩齐发,流矢雨集,可谓惊心动魄”。可见战况之激烈。 但孙策没有在江夏驻兵,只让周瑜担任名义上的江夏太守,一是因为江夏离孙策的核心区域比较远,二是因为江夏属于朝廷任命荆州牧刘表的管辖范围,受各方利益牵制吧。 孙策大败黄祖后东进豫章,驻军椒丘,对虞翻说:华歆名闻于世(华歆是名士),但绝非我的对手,战局一开必然生灵涂炭,希望他能自愿归降。虞翻领命进城,陈明利害,华歆举城投降,孙策以弟子之礼奉华歆为上宾。 孙策平定江东,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周瑜担任江夏太守兼任中护军,吕范担任桂阳太守,程普担任零陵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自己任会稽太守,以虞翻为功曹,以张昭、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士,另外还有众多武将如太史慈、孙河、徐琨、徐逸、黄盖、韩当、宋谦、贺齐、董袭、周泰、凌操、蒋钦、陈武、全柔、邓当、吕蒙等人,人才济济,事业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为孙吴立国的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大乔是孙策纳的妾) 曹操听闻孙策平定江东,叹息说:“猘儿(疯狗)难与争锋也” 于是,把亲弟的女儿许配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自己的三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推举孙权为茂才,召令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到许都做官,想以此拉拢和牵制孙策的势力。 在孙策西征刘勋、黄祖的时候,广陵太守陈登(被孙策打败的陈瑀侄子)秘密派出间谍使者,将印绶给严白虎残余势力,阴谋对付孙策,所以孙策派东吴大军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这也是孙权第一次领军,十倍于陈登守军,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示弱于敌。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吴军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失去指挥。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吴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陈登取得全面胜利。 不久,吴军(主将孙权)卷土重来,再次进攻陈登所在的匡琦城。他一面向曹操告急,在援兵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然后乘夜点燃,吴军发现后,误以为救军已到,十分惊恐。陈登见时机已到,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吴军,再次取得胜利。 于是孙策只好亲自攻打陈登,在丹徒筹备粮草的时候,孙策坐不住了。他到丹徒山中打猎去了,孙策骑的是一匹精骏宝马,他的随从被他远远抛在后面,忽然碰到三个据说是当年许贡的门客(此时离许贡去世已有四五年了),寻机为他报仇,孙策不及躲避,面颊中箭。随后赶上的骑兵将刺客杀死。 孙策喜欢打猎,喜欢纵马驰骋,喜欢单身出行不设防备,行军打仗与他的父亲孙坚像似,都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不像个统帅倒像个英勇无畏的士兵。身边的人也曾为他的安危忧心忡忡,虞翻张纮几次劝谏,要注意安全。可惜孙策太年轻,他就像一个贪玩的孩子,道理都懂就是管不住自己。甚至曹操的谋士郭嘉曾预言:在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 要说脸部受伤并不会危及生命,可惜那时候医术太差,估计是伤口感染而死。 当时曹操和袁绍正在官渡之战的决战前夕,听说孙策渡江北上进攻广陵郡,曹操的将士们都十分惊恐,惟恐孙策乘机袭取许都。如果在官渡之战偷袭曹操,曹操必败,以孙策的能力和智慧再收拾袁绍及其它各军阀绰绰有余,那么中国历史将改写。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孙策的死太可惜了,年仅26岁。 孙策的死,各说纷纭,有说是当地豪族们联合起来派刺客杀了孙策。孙策容貌俊美,且性格开朗、直率、大度,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很会用人,说话又爱开些玩笑,有幽默感,因此赢得了士人、百姓的拥戴,士民都愿意为他效忠。但是孙策对当地的富户豪族并不太友好,战争是需要钱的,对百姓好只有向富豪开刀了,连年征战已经把江东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有说是曹操的谋士郭嘉派刺客杀的,孙策的死对曹操利好,曹操打算趁江东举丧期间进行征伐,当时孙策派遣的张纮被曹操留在那里担任侍御史,张纮对他进行劝谏,认为乘人丧事而用兵,既有违传统的道义,如果攻而不胜,还会使两方结仇而丢弃往日盟好,不如借此机会厚待江东。曹操听取了他的意见,当即上表任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 |
|
来自: 新用户10734tI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