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石家庄拆违创纪录,复活“真定王都”之魂!

 lsqsyzy 2021-11-21
图片

点击播放 收听语音

图片

一起来做聪明人,欢迎关注杨涛有料。

今天文章的标题,估计很多人看了都有点懵,《石家庄拆违创纪录,复活“真定王都”之魂》,这感觉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怎么能捏到一起说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老石家庄人都知道,在石黄高速以南、北二环以北、体育大街与建华大街两侧,有一片占地面积约5925亩的东垣古城区域,涉及东古城、西古城、南高营、北高营4个村。

图片

那片虽然属于长安区,但是在二环外,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都是庄稼地呢。

从90年代开始,随着市区经济的外扩,当地部分村民就开始在自家耕地上进行违法建设了,主要是一些库房、小门脸、汽修店、废品收购站等。

虽然时不时的也会整治一下,但是在利益趋势下,村子里的私搭乱建日渐增多,违建情况愈演愈烈。

图片

拆违前↑↑↑

环境卫生脏乱差就不用说了,安全消防隐患尤为突出。一般人开车进去跟着导航都出不来,各种小巷岔路纵横交错,仿若迷宫。

今年10月份,长安区拉网摸排了一下,东垣古城违建区域约3255亩,各类违建1650处,建筑面积约61.6万平方米。

市里对于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工作始终采取“零容忍”态度,而且是层层压实责任。于是,石家庄城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拆违行动打响了,合法建筑予以保留,不合法建筑坚决拆除到位。

图片

拆违后↑↑↑

截止11月20日,东垣古城约61.6万平方米的违建全部拆除完毕,比原计划提前了12天,从而也创造了全市违建拆除集中攻坚面积最大、处数最多、用时最短等多项纪录。

消息一出,在石家庄历史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很多网友感叹,我们整整盼了11年的东垣古城遗址公园终于见到希望了。

也有多年研究东垣古城的学者感慨道,石家庄历史文脉的“根”保住了。

有人可能要说了,石家庄本没有历史和文化,是沾了滹沱河北岸正定古城的光,才显得有点历史和文化。

这么说有些道理,毕竟正定古城的历史遗存太丰富、太厚重了。但是,真要算正定古城的历史根脉,却是在长安区的东、西古城村。

图片

东垣古城遗址于1956年被发现,属于战国至汉代遗址,2008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理由是:东垣古城遗址作为战国中山国的重要城邑,特别是作为汉代真定国都,对研究石家庄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那位说了,真定不就是正定吗?正定不是在滹沱河北岸吗?怎么真定的国都会在长安区的东、西古城村呢?

咱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滹沱河浩浩荡荡,孕育了早期的人类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滹沱河流域因地理和自然条件优裕,成为诸侯之间争夺的要地。

公元前300多年,中山国为了防御赵国的军事进攻,在滹沱河南岸建立了东垣邑,扼守太行出口,衔燕赵、控中原,逐渐发展为滹沱河流域第一座较为繁华的中心城市。

图片

后来赵武灵王灭了中山国,改东垣邑为东邑。

再后来秦统一六国,把东邑改为东垣县,并在此设置恒山郡,东垣县作为恒山郡的治所,也就是政府所在地。

西汉初年,赵王在恒山郡叛乱,汉高祖刘邦派兵征伐,大败赵军,擒了赵歇,将恒山郡的治所移至元氏,也就是今天的元氏县古城村。

可到了汉高祖十一年,夏阳侯陈豨又叛乱了,据守东垣,刘邦再率大军平叛,并改东垣为真定,寓意“真正安定”。

图片

汉武帝元鼎四年在此建立真定国,有多位真定王被封此处。

现在的东垣古城区域内就发现过真定王的公署遗址,出土了很多大型建筑构件,甚至还有铸钱作坊的遗址。

今天文章标题的后半句叫“复活'真定王都’之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东汉建武十三年,真定王国被降为侯国,重又隶属常山郡。

位说,不是恒山郡么,怎么改叫常山郡啦?

对,因为汉文帝叫刘恒,恒山郡犯了皇帝的名讳,所以改叫常山郡啦。

图片

三国曹魏时期,常山郡的治所又迁回真定,令真定再度成为一方重镇。

东晋末、北魏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常山郡城,也就是登上了真定的城墙,“北望安乐磊,嘉其美名,遂移郡理之”。

安乐磊就是现在的正定古城,拓跋珪觉得安乐磊这个名字挺好听,于是就把常山郡迁到了滹沱河北岸的安乐磊。

图片

到了隋朝,真定县也迁了过去。至此,有着千年历史的东垣古城逐渐荒废,明清时期就改叫古城村了。

由此我们也能考证出,秦汉的南越王赵佗、三国名将赵云,他们都是常山郡真定县人,其实都来自滹沱河南岸的东垣古城。

一直到20世纪初,两条铁路的交汇再次把城市的中心交还给滹沱河南岸,让石家庄快速发展起来。

在同一片历史厚重的土地上,在滹沱河两岸,从东垣古城到元氏,再到真定国,再到常山郡城,再到正定古城,再到石家庄市,学者们普遍认为,他们在文化渊源上是一脉相承。

图片

我们说一座城市有没有历史,一般是指这个地方有没有发生过人类社会的重大活动。而在我们脚下就枭雄豪杰开基创业的历史舞台,是孕育无数风流人物的文化摇篮。

他们的文治武功、人格魅力,已经成为这座古城的文化符号,永久镌刻在茫茫大地上,融入每个人的血脉当中。

图片

即便时间跨越千年,我们依然想寻找机会与他们对话。这个机会就是保护和修建东垣古城遗址公园。

按说有如此重大意义的遗址公园应该早就建好了。

事实上早在11年前,2010年7月,石家庄就审议通过了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总面积3.96平方公里,投资概算11.2亿元。

图片

可时至今日,无论是考古专家、历史学者、旅游达人、热心市民,大家在寻找东垣古城遗址的过程中无不扼腕叹息。

我把一张图放在文稿里,大家看看就知道了,东垣古城遗址现在就是个小土包,在当地村民口中叫“疙瘩”,在文物保护名单里叫“24号墓”。

图片

周围杂早丛生、垃圾遍地,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只有破败不堪的茅屋前立着一块文物保护标志牌。如果不看标志牌上的文字,打死你也不敢相信那是个古城遗址。

当地村民都知道有个顺口溜,叫“古城有一丢、正定有一修”,隐喻正定就是从这迁过去的。但是你让他们找一找这个古城遗址,很多人都找不到,因为遗址周围是3255亩的违章建筑群。

图片

为什么规划好的东垣古城遗址公园11年都建不起来,而且本应受到保护的文物却一直遭受毁坏,无人过问呢?

我们或许能在2008年4月出版的一份石家庄日报上找到答案,那篇文章的标题叫《东垣古城或将石家庄历史提早2000年》,其中写道: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体育大街北延以及当地房地产开发等问题,对加快东垣古城保护与尽快建立遗址公园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当时“有很多局部建筑还保存得相当完好”。

规划专家刘秉良表示,“东垣古城遗址作为省会独有的历史文化符号,在城市道路建设及房地产开发面前正在遭到破坏,其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图片

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应该暂停古城圈里面的开发建设项目,控制村民建设无限扩展。二是要注重道路建设,道路建设要规划合理。三是从文物保护角度上来说,要建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四是要加大村民、市民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要让他们了解文物对城市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东垣古城遗址的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与房地产开发及道路建设,还有村民的私搭乱建,产生了尖锐对立。

万幸的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已经把东垣古城区域发展与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要长安区成立东垣古城规划建设专班,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古城遗址保护的相关要求,尽快制定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这意味着东垣古城区域创纪录的集中拆违行动只是第一步。

市文旅局的领导也表示,将委托国内高标准、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对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建设进行深度设计。

遗址公园内会建设遗址博物馆、遗址考古成果展示区、公众考古体验基地等项目,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网上曝出的遗址公园规划图和区域控规图,我都放在文稿里了。

图片

图片

非常期待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建成的那一天,我们能触景生情地跟古人来一次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我想古人也会告诫我们:不要再说石家庄没历史、没文化了,石家庄和正定也不要再互相打“地图炮”了,共同建设现代化、国家化美丽省会城市,才对得起东垣古城“城市原点、真定王都、恒山郡治、传奇热土”的历史地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