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冻手冻脚”变身“小太阳”,只需宝宝喝1方,泡脚泡2方

 许尤佳育儿堂 2021-11-19

图片来源:稿定素材

这两天的天气有所回升,广州的温度还是比较舒适的,中午气温甚至升至20℃往上,家长可以在早上或者下午出太阳的时候带孩子出去活动锻炼一下,放松身心。

不过,相信不少家长还是会发现,给孩子穿再多衣服,甚至把孩子捂出汗,孩子的手脚却还是冰冰凉。

希望所有宝宝都手暖脚暖、不受寒、过好冬,今天我们来聊聊暖手脚的好方法。

1

孩子手脚冰凉

不一定是着凉,得分3种情况

孩子手脚冰凉,一般来说可以分3种情况讨论:

① 孩子外感风寒,导致手脚冰凉;

② 孩子无病痛,穿衣不够,引起手脚冰凉;

③ 孩子无病痛,穿衣足够,依旧长期手脚冰凉。

如果孩子因受寒着凉导致手脚冰凉,往往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明显的状况,这个时,立即把孩子带到温暖的室内,穿衣并及时驱寒——紧急情况下,你可以找一个瓶子接热水,裹在小外套里面避免烫到孩子,然后把它放在孩子的后颈大椎处。

随身携带许暖儿脐贴的家长,也可以应急给孩子贴上。

如果孩子还没到受寒的地步,但穿衣不太足够,家长可以摸一下孩子的颈背部,如果颈背部的皮肤是温暖的,就代表穿衣合适;如果孩子的后颈发凉,说明衣服穿少了;如果孩子的后颈出汗了,则说明孩子穿了过多的衣服。

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身处不同场合,给孩子灵活增减衣物,是冬天让孩子不受寒、不过暖、身体健康的关键。

曾有家长给孩子冬天穿20件衣服上了新闻,这种对孩子的身体肯定是有害的。衣物重量压迫孩子不说,过于厚实的衣物可能会让孩子过量流汗,但毛孔闭塞,因而引起发热疾病。

一般情况下,3岁以下的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就足够了,比如大人穿一件长袖,孩子多穿一件小外套或者小马甲即可。3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跟穿得跟大人一样多,不必刻意加衣。

总之,记住“三暖二凉”口诀,即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这个凉,是舒适温凉的意思。

2

孩子长期手脚冰凉

2大原因对证调理

各位明察秋毫的“侦探”家长们,在排除了前面两种孩子手脚冰凉的情况,孩子既没有病痛,也穿了足够的衣服,但仍然手脚冰冰凉,晚上睡觉怎么暖都暖不过来——那就要考虑孩子的体质问题了。

家长问:“孩子这样是不是阳虚呀?”其实,孩子完全阳虚体质,概率如同“中彩票”,其实在儿童比例中是比较少的。

具体原因,还得分3种:

①  虚寒体质明显

阳气就跟太阳一样,具有温煦人体的功能。太阳出来了,人自然就暖洋洋的,孩子的阳气充足,身体才能暖活活的。

但孩子的体质特点,本来就是“阳气<阴气”,在原本阴气就稚嫩不足的情况下,阳气比阴气更为不足,因此孩子多多少少都会表现出虚寒的体质。

但有的孩子天生体质好,身体储蓄的阳气比别人多,虚寒体质就不明显;有的孩子先天禀赋差,虚寒体质就更明显;还有的孩子,明明先天条件不错,后天错误的生活习惯、喂养方式损耗阳气,也可能会使体质越来越差,虚寒体质越来也明显,表现出气虚夹阳虚质的特质,比如:

· 面色㿠白、青白、无光泽;

· 声音低弱;

· 怕冷、容易出虚寒;

· 喜热饮、热食;

· 大便烂,小便频;

· 舌淡胖,常有齿痕。

调理的重点就要放在温阳驱寒上。日常可以适当给孩子吃一些温阳益气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桂圆、韭菜、核桃、小米等,也可以在煮饭炒菜的时候,适当多放一些葱姜蒜,或者用一些牛肉、羊肉碎给孩子煮粥喝。

推荐食疗方:姜枣茶、小儿暖冬方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姜枣茶

材料:姜片2片,去核红枣2枚,红糖适量。

做法:姜片和红枣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15分钟后可加适量红糖调味,代茶饮。每周不超过2次。

功效:驱寒暖中,补气养血。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热证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小儿暖冬方

材料:芡实8g,核桃1颗,五指毛桃10g,白术15g,百合5g,去芯莲子5颗。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40分钟即可。每周1~2次。

功效:补脾益肾。适用于胃口、睡眠不好、手足冰凉等症状的孩子。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注意:此方不宜与牛奶同食。

②  身体淤滞

“不通则冷”,哪怕孩子阳气充足,但如果流通不畅,阳气无法正常运输到手脚末梢,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与前面虚寒体质的状态不同,虽然孩子同样是手脚冰凉,但孩子并不怕冷,身体的其它部分都是温热的,稍微保暖就会出汗。

这种情况,常见于反复积食、湿气重的宝宝。如果不及时帮孩子对证调理,孩子的体质也可能会愈发虚寒。

发展严重时,有的孩子身体情况比较复杂,既有阳虚的特质,气血也是淤滞、不畅通的,反复湿滞、多病、时常咳痰等等。

因此,在发现属于孩子有积食、湿气重时,就要及时帮孩子祛积食、祛湿气,可以配合素食,将四星汤+桃苓汤一起服用,连服3天,还可以给孩子用温胆汤泡脚。

👉 四星汤+桃苓汤辨证服用方法

👉 温胆汤泡脚方法

等到孩子消化好转,前面所说的小儿暖冬方,也可以每周给孩子喝1次。

疏通气血、温煦身体的其他方法,比如在有太阳的晴朗无风日,多带孩子到户外散步、玩耍、晒太阳,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别忘了,冬季运动,以适量、收敛为主,不要太过量。

除了锻炼,小儿推拿和泡脚也是很好的方法:

  温阳儿推手法

· 补脾经:30次;

· 补肾经:50~100次;

· 揉二人上马:1分钟;

· 上捏脊:5次。

晚上孩子睡觉前,可以用温水给孩子泡泡脚,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提升阳气,每周1次。想要防寒、预防外感的,可以用“感利痛”沐足包——着凉、风寒外感初期,用这个抗感驱寒的沐足包泡脚,也能大大避免病情深入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