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扎根基层还需实现“本领自信”

 旷达致远 2021-11-22

□包骞









     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拿到选调生名额,但真正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基层——一些年轻人艰难作出选择,决定另寻他路,一部分则在“留”与“走”之间苦苦挣扎……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选择从事体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开始重新审视这份来之不易、外表光鲜的工作。

    选调政策既是党中央向基层输送优秀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除了国考、省考之外,定向选调和常规选调也成为毕业生进入体制的一条渠道。然而当青春的激情和梦想与基层复杂琐碎事务产生艰难碰撞之后,一些年轻干部开始踌躇不定,抑或另寻他路。基层选调人才逐渐流失既违背了组织选拔的初衷,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基层的发展、乡村振兴的实现,理应引起思考与重视。

    “扎”不进去,“沉”不下来是部分基层选调生的现状。人岗不适配、与兴趣爱好不符、烦琐的工作程序、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一些“扎”不进去的年轻干部陷入迷茫,“短期择业”的“跳板”思维,在工资待遇一般、提拔无望、难获自我满足感等原因加持下,“沉”不下来或是另谋出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层是年轻干部成才成长的“摇篮”,也是检验年轻干部的“练兵场”。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政府的认可度,基层工作需要年轻力量的助力,基层干部队伍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干哪一份工作,不断锤炼个人能力,不断提升干事本领,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是每个奋斗者应追寻的目标。基层事务千头万绪,晋升提拔千难万难,个人兴趣爱好与实际岗位不符……这些都不是逃避推脱的理由。本领是干出来的,兴趣爱好是培养出来的,胸怀一腔热情,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放弃“高学历、高文凭”的“自我催眠”,摒弃“过渡”“跳板”的浮躁心态,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去应对各种困难,苦干实干,增长本领,再难的事又能难到哪里去?提高个人能力,实现“本领自信”,自强才是王道!

    当然,基层选调生流失,也说明部分基层体制内单位存在人才与岗位不适配的问题。摒弃“唯学历论”思维,保证人尽其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给年轻人创造施展才干的天地……实现这些,一方面,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通过举办交流会,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园就招录岗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帮助毕业生精准定位,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必须下足“绣花功”,打好“组合拳”,创新基层干部管理制度,推进干部管理机制改革,为基层干部减负,让利益分配向基层倾斜,强化基层干部培训,努力营造放手干、加油干的干事氛围,真正实现留人在体制,留心在基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