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早年真迹问世,曾是乾隆的“秘宝”,被拍卖公司估价1个多亿

 悠闲龙夫 2021-11-22

公元1081年,这一年是北宋的元丰二年,是米芾拜访流放到黄州的苏轼的前一年,彼时他的书法已然名声在外,这位中国书法史上不世出的书者,在这一年写下了他人生当中最巨幅的一幅字。


800年过去了,这幅字几经流徙辗转,最终落到了一位要员手中,要知道目前存世的米芾真迹最大的尺幅也不过五六米长,而这卷书法足足有15米之巨,堪称米芾生平书法尺幅之最了,全卷足足有2492个字,极为罕见。

当有拍卖公司得知此作之后,便前往探求,对其进行了估值,保守估计在1个亿以上,后来此作经过了杨仁恺与杨新两位鉴定大师的鉴定,被认为此作系米芾本人真迹。


这幅字便是著名的米芾行楷《离骚经》。

稍有一点书法经验的人不难看出,此作与米芾现存的中年书迹在风格上有着诸多的差异,但若是对笔法有着深入的研习,就不难发现,其用笔中晚年有着极大程度上的相似,但就从技法一脉而言,此作也足以证明是米芾亲笔。


在这卷《离骚经》的卷首位置,还有着乾隆皇帝的题额,这幅字在《石渠宝笈》当中也有着明确的记载。

对于学习书法的朋友而言,这卷《离骚经》堪称一件海量的“字库”了,《离骚经》乃是屈原大夫的《离骚》,此卷乃是完整抄录的文章,无一字错漏缺损,并且每一个字都真气灌入,笔笔精稳扎实并且又似有欲飞之势。展现出了高超的用笔功力。


米芾在书法的学习上是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的,在天分上,他不输于当世任何一个书家,在书法的学习资源上,他的母亲乃是皇帝的乳母,自幼便宠命优渥,与皇家交好,能够尽览内府所藏历代法帖真迹,并且他还有余财,对于晋唐法帖真迹广泛搜集和珍藏,并且他练字极为勤奋,据《海岳名言》记载,他在除夕夜的时候,还在坚持临帖。


米芾是“宋四家”当中最“传统”的一个书法大师,他继承了晋唐遗脉的笔法衣钵,对于后世书坛影响极为深远,他的继承最值得当代人入门学习是因为,晋人法书墨迹在风格上趋近于平和中正,讲究在细微处求变化,而米芾在继承学习前人之后,将这些“变化”以及“用笔”技法,用一种极为夸张的风格演绎了出来,让当代学习者很容易“看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